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第61节(1 / 2)





  那衡县人还说道:“林家老太爷还很是心善……”

  此次水稻两收试种成功一事,永兴帝的嘉奖为两份。一份是给予林立文的,一份则遣派了使者去往了林家村。

  使者的到来,使得林老头又惊又喜。

  因为那使者有说,此次嘉奖是因为林家将试种两年的两种粮种献出,因此是特意嘉奖给林老头他本人的。

  嘉奖的三百亩良田是屯田司所管辖下的官田里,因而屯田司也有一并派遣出官吏前来,很是恭敬的询问林老头想要那一片地。

  林老头便忙回答说哪一片都可以。

  毕竟这是圣上的嘉奖,林老头可不敢在里面挑三拣四。

  还是衡县屯田司一主事笑着提议:“若不然,老太爷您选离家较近些的吧?这样也好方便打理。”

  于是最后林家便多了三百亩离林家村不远的良田。

  等到使者与丈量田地的屯田司官吏们离去后,村民们便又一窝蜂的跑去了林家。

  林老头便笑着告诉大家,凡乡民们是拿来用试种再生稻者,他家愿意将圣上嘉赏的三百亩良田给大家免租试种一年!

  而林老头之所以这么做,一是圣旨上有鼓励林家往后还要继续好生种田的言词,二则是为着更好的帮助林立文来年在衡县推广一事。

  可不管林老头是为着什么,终究衡县的一些老百姓有在里面得了好处。于是大家便都夸林家老太爷心善,不愧是能教导出林大郎这般好儿孙的祖父。

  此刻,林立文可不知林老头会为了协助他来年推广再生稻的事,而去用永兴帝嘉奖给他的三百亩良田给乡民们免租一年了。

  在教授农事班学员们一段时日后,林立文突然在这日课堂结束后,将从景县选拔来的这些农家好手单独留了下来。

  见着他们因被单独留下一事而神色略带些不安,林立文先笑着说道:“将你们留下不是为了别的,是我这边有一些关于景县的田地情况,想与你们询问一番。”

  其实早在之前巡查时,林立文便有注意到景县的一些田地情况。景县地里位置紧挨着南县了,但是巡查时,林立文只见其县城的好些个村庄里,当地老百姓所种稻田数甚少。

  这倒不是说当地缺少水源,种不得水稻。实际上,按照林立文的巡查,这几处村庄的湖田数甚多。

  可湖田众多便会导致当地多洼田。

  洼田地势很低,于是等到涨水季节,田中会因水多排不出,容易造成水淹。

  因此即便当地并不缺水源,可依然种植不出好的水稻。且不仅如此,便是别的作物在这里也很难种植好。毕竟对比其他的农作物,水稻是需水量较大的一种了。

  所以牧州辖下一共十个县城,其中只有一个下等县,便是景县。

  景县就跟吉州辖下的周北县一样,因为气候土壤等天然原因,导致当地老百姓日子过得很是贫苦。

  甚至在景县这里,曾经还因为战乱导致当地村民们弃村逃难。后面一直到新皇朝建立后,朝廷颁发了返乡函告,并给予愿意归乡者一定的银钱与田地上的补贴,才使得这几个村子重新有了人口。

  但即便是这样,景县的人口数量一直上不去。因为与婚嫁上,景县也如过去的周北县一般。外地的女子不愿意嫁进来,而当地县城的女子皆一门心思的想外嫁别县。

  于是这便导致别的县城在经历过接近二十来年的休养后,人口数量是在逐渐的上升。但景县这几年的人口,反而在快速的下滑。

  第78章 彭县令

  在些许的紧张消散后,这些从景县而来的农家好手们也逐渐放松了下来,纷纷与林立文说起他们当地的情况。

  “我们那地种不出庄稼啊……”

  “没人肯嫁咱们村里来,村里的男丁很难娶到媳妇……”

  “你快莫说娶媳妇回来了,村里好些男丁都跑外面去了……”

  就跟林立文所查到的信息一样,景县人口下滑得格外严重。且其最大的原因便是地理位置不好。

  而时下婚姻市场上,众人判断一个村子的地理位置好不好,便是看当地能种植水稻的良田有多少。良田多者为好地方,良田少者为差地方。

  景县无可种之良田,更甚至其余作物都很难种植成活,于是它便成了时下婚姻市场上最不受欢迎的地方。

  是人总要给自己寻活路的,景县地理位置委实太差,便何止是村里男子娶不到媳妇啊!这几年许多机灵一点的男丁,都开始往外县跑。

  这些男丁是没法如女子一般嫁人,但是他们可以选择入赘。如此一来,景县的人口能不下滑的厉害么?

  听闻林立文上门拜见,崔刺史很是高兴地接待了。只是听完林立文的来意后,崔刺史也着实被惊了一把。

  只见崔刺史皱眉问道:“大郎为何突然想去景县?”

  崔刺史是不大懂农事,但作为一州主官,其辖下各县城的情况他还是知晓的。如景县因湖田众多导致当地多洼田,致使当地百姓们因种植不出作物而纷纷逃往外乡一事,崔刺史不仅清楚,还很是为其头疼。

  林立文说道:“大人,我在经过巡查与询问后发现,景县此地多湖田,百姓种植作物时便因此颇受水患之苦,最终致使当地百姓弃田而逃……但我若能想出法子解决景县湖田水患之害,相信那些离去的百姓便会自行归来。”

  就像当初皇朝新建时,那些因为战乱而逃离的老百姓们为何会愿意接受朝廷的归乡函告,重新返回景县?

  难道在前朝时,景县就无湖田水患之害了吗?

  而那些还愿意回去的老百姓,其中不乏许多已经在别处安家落户了的。说到底,都不过是为了一句故土难离。

  若非逼到绝路,没有人会愿意舍弃自己的故乡的。

  崔刺史果然心动了,只一脸凝重地问道:“大郎,你果真有法子可解景县湖田水患之害?”

  林立文便一脸诚恳地对他说道:“大人,我皇朝疆域辽阔,南北相距甚远,便使得各地气候,山川田地等均有不同……便是同一个府城,也会因所处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也正是因为这些不同,每一个地区便会有适宜当地所种植的作物与种植方式。所以,景县也应是如此。”

  还是那句话,种地也要讲究因地制宜。只要肯用心,每个地方都会找到适合它们的农业发展道路。

  就像吉州的周北,过去那般苦寒。可自打去年棉花种植成功后,那边据说已经有商者在当地开办起了纺织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