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第60节(1 / 2)





  如今换成自己,崔刺史恨不得将林立文永远留在牧州替他种田!

  于是在看完这些东西后,崔刺史再对待林立文时,便越发的和蔼可亲了:“大郎这份推广计划做得委实不错……你且先回去等着,待我将奏折写好,便一并上报与圣上。”

  “那后面便劳烦刺史大人了。”林立文忙拱手道谢。

  崔刺史在林立文走后,立即便去写了奏折。然后连同林立文的交来的统计,种植之法与计划书一并派人连着此次种植所收获的各粮食样品送去了京城。

  而接到文书的永兴帝在知晓牧州此次种植成功后,高兴到不行,并且还唤来吴大监:“去将牧州此次所试种的各种类稻谷都拿去御膳房,让他们做来与朕品尝!”

  因为此次试种,林立文的两季稻虽也有分别有收获,但粮食产量却并不很是理想。第二季种植早熟品种还算可以,虽不如第一季,但起码亩产量也破了两百斤。然高产品种那五亩地里,亩产量还不足百。

  这跟林立文的预计相差不大,毕竟高产粮种种植周期过长,到了后面入秋时温度日照跟不上,必然会对产量有所影响。

  因此林立文在推广书里特别指出,来年若想要试种两季稻,必得选以府城为界的南地县城方可。

  至于稻稻套作与稻豆套作这两种法子种植出来的效果还算不错,可林立文也在文书上说了,此二法对种植技术有一定的要求,需得将百姓们教授后方可大力推广。

  但唯有再生稻不同。

  再生稻的种植方式不难,且它不需要再度播种,是所有家中有种植水稻的老百姓都能试种得起的种植法子。

  再者再生稻的成熟期短,便是一些温度气候不足以支持两季稻生长的地方,也是能种植成功的。

  虽然说在产量上,再生稻只能达到第一季的一半。但它还有一个优点,便是再生稻的品质与其煮熟后的口感会比第一茬要好很多。

  永兴帝便是看了林立文的这段描写,才迫不及待的使唤吴大监,命他将各稻谷拿去御膳房煮来品尝。

  这一品尝,永兴帝果然忍不住赞叹道:“再生稻果真味美!”

  被再生稻口感征服的,还远不止永兴帝。

  因为永兴帝在吩咐吴大监命御膳房去煮饭时,又一时兴起,让其将煮好的各种米饭分发给后宫的众妃嫔与皇子们品尝。

  且品尝完后,永兴帝还命人在一旁询问大家对这几种米饭的口感喜好。

  于是众妃嫔与皇子皆言,其中有一小碗米饭,虽腹白小,但其光泽最好,入口后也最为味美。

  而这一种米饭正是用再生稻煮出来的。

  太后对再生稻的口感很是满意,甚至她品尝时还询问起一旁的宫人:“此米是由何地新进贡而来?”

  能让太后误认为是地方专门进贡给皇室的贡米,便可见这再生稻的口感委实很是不错了。

  等到第二日,永兴帝在朝堂上便将牧州林立文递交上来的那三份文书,派发给了众大臣观看。然后他又笑着问下面的各大臣:“林大郎这次立下此等大功,然他却曾言自己不会做官,只会种地……不知诸位爱卿觉得该对他如何嘉赏?”

  众大臣这一次则完全不同于以往,待到大家将文书看完后,一个个的都争先恐后的夸起林立文来。各个都笑着说那林大郎果然于种田一事上天赋过人,很是该重赏一番。

  崔氏一党有人提议该赏林立文许多钱财,毕竟林立文曾经还因家贫导致无银钱制作农具一事,大家还是有印象的。

  而王氏一党便接着提议,说除了赏赐林立文银钱,还可以嘉奖他们家多些田地。因此林立文在文书中也有写明,此次试种种子出自他家爷林老头之手。

  故王氏一党便言:虽是林立文吩咐其帮忙培育的,可也该记林老头一功。

  嘉奖林老头做官什么的肯定是不合适的,毕竟他年纪一大把了,再者林立文这个最大功劳者都未赏赐官职呢!所以最好的办法便是多赏赐林家些田土。让他们家人能多多去种地,也好多给朝廷培育出更好的种子来……

  “哈哈哈!确实该重赏!”永兴帝没有再看到以往的党派之争,心中便更是高兴:“既如此,这次便赏赐那林大郎白银一千两,赏赐林家上等良田三百亩!”

  众大臣则齐声道:“圣上圣明!”

  很是清楚这些大臣为何这一次对林立文的态度大为转变的永兴帝,对他们口中“圣明”这话,也就只是听听,并未往心里去。

  待到散朝后,永兴帝只换来使者,对几位他比较看重的大臣嘉赏了一份再生稻。

  毕竟这般好的稻子,也该大家一其品尝才是!

  牧州府城这边,作为试种负责者与试种协助者,林立文与崔刺史也需要品尝一下这些稻谷的口感,且还是上交给永兴帝之前去品尝的。

  于是就在林老二觉得干米饭已经足够好吃了的时候,再生稻一入口后,他便觉得自己过去所食用的那些米饭都不算什么了:“这稻孙子口感怎能这般好?”

  因着是从老植株上再次抽穗长出来的稻谷,属于稻生稻再生稻了,所以大家便又喊再生稻叫稻孙子。

  “确实比寻常米饭要来得味美些。”林杨氏与钱秀秀也觉得再生稻的味道甚好,便在一旁点着头。

  林立泽则板着一张还很是稚嫩的脸说道:“多谢大兄种出这等味美再生稻来。”

  林立文瞧着他这郑重的姿态与语气,差点没被逗笑。

  只是既是试吃,分量自然不会太多,眼下一家人能食用上一小碗尝尝味道便没了。再生稻虽不用拿来做种子,但是却是要上缴朝廷的。

  林立文现在只能这般笑着对大家说道:“等明年种植得多了,咱们便可以多食用些。”

  再生稻才刚种植出来,大家能感受到的便也只有其外观与食用的口感上的区别。但实际上,再生稻的营养是要好过第一茬稻谷的。

  只是因为其产量委实不高,且收割时需要保留一定植株进行二次抽穗生长,所以必须要人力劳作。于是,在林立文穿越之前已经没有什么人去种植了。但在这里,在还没有高产粮的杂交水稻出来之前,也没有各种机械化能去协助大家种植时,低成本成熟期短的再生稻是值得推广的。

  为了能更顺利的将再生稻在牧州推广开来,林立文的推广计划书上,便特意请求永兴帝能将今年试种的四十亩早稻作为粮种留在牧州,并按照比例,分发给牧州各县城的百姓。

  因为再生稻若想顺利长成,产量高,对前一季稻谷的成熟期也是有要求的。若是第一次稻谷成熟太晚,如高产实验田里的那十亩,虽第二茬再生稻后面也有长成,但最终亩产量却很是低下,第一季稻谷明明产量更高的粮种,种出来的第二茬再生稻却远不如早熟试验田里的亩产量。

  因为有确实的种植试验数据在,所以永兴帝对于林立文的这一提议,表示允许。随后他便派人将嘉赏与圣旨一并送至牧州。

  跟林立文所预料的一样,他果然被永兴帝留在了牧州。圣旨里还让崔刺史协助林立文,一并负责来年各县城的水稻一年两收的推广一事。

  第77章 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