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第59节(1 / 2)





  “好!太好了!”崔刺史拿着冯文书交上来的数据,看了又看,眼睛愣是舍不得从上面挪开。

  而因为收割完早稻后,那二十亩套作地里的稻苗和豆苗也终于露出了全貌来。

  见着它们长势良好,崔刺史便很是高兴的对林立文说道:“大郎,看来稻田一年两收试种一事将大有希望了!”

  其实要崔刺史来说,便是水稻一年两收最后试种失败,单早熟又高产这一事,林立文便算是立了大功劳了。

  谁知这时林立文却对他说道:“这一切还多亏刺史大人的全力协助。”

  崔刺史便连忙摆手:“本官并未多做什么……所以这分明是大郎你善种田。”

  毕竟自己的情况自己最为清楚,他本就不善农事……而且真要算起来的话,崔刺史这还是第一次到田地里来呢!

  可林立文却一脸的真心实意:“再善种田者,若无大人在一开始及时拨款与我,我此番试种根本无法开始。”

  “哈哈哈!”于是崔刺史被林立文的这番话哄得更高兴了,嘴上却说道:“哪里哪里!”只是他那眉宇间愉悦的神色,全然显露出他对林立文这话的满意度。

  见着对方满意,林立文脸上的笑容也更深了些。

  毕竟再厉害的技术人员,进行实验时也绝对离不了金钱。且一旦试种成功,明年永兴帝很可能要在牧州各县城进行一系列的种植推广。到那时,负责牧州各县城推广的人必然还会是林立文。他若是想明年推广一事能顺畅些,崔刺史的态度与配合就尤为重要。

  有时候一些好的利民措施,还需要好的执行者才行,所以林立文也不介意多哄着崔刺史一些。

  不就是投资爸爸嘛,还是个特别好说话的,林立文瞬间干劲十足。他便还指着另外二十亩收完早稻的水田与崔刺史一一说道:“这十亩田地马上便要翻垦,重新下底肥后进行插秧连种……而这十亩,大人您且仔细看,收割时我是特意命人保留下大半……看看这样一来,稻谷还能不能再发第二茬。”

  所以这种种植方法才会叫再生稻。

  第75章 赋税

  林立文之所以会想出种植再生稻,是因为再生稻有一个很大的优点,便是它的生长周期短。再生稻的第二茬是从植株上重新发芽生长起来的,能减少前期许多生长周期,所以它的整个成熟期一般只需要两个月。

  这样的话,若是牧州气候温度时长不足以够两季稻的生长,或者是现阶段种子稳定性不行,致使晚稻试种失败……但是林立文相信,再生稻却是无论如何都能够生长起来的。

  而那十名农家好手打从上次询问了林立文什么是再生稻后,便对这十亩实验地比别的实验地更为上心些。

  之前收割的时候,林立文与他们讲过,植株得预留三分之二,他们便生怕预留少了亦或者是多了,一个个都恨不得拿尺子去量了。因为对比起其他的种植方式,再生稻这种不需要再度播种的低成本种植,是最能戳动这年代地里刨食人的心的。

  也是他们能毫无顾虑的去学起来的。

  毕竟头一茬粮食已经收获了,剩下的那些稻草虽也有用,但却不是什么损失不起的东西。像往年将这些稻草收回来后,用到最后还有许多却进了灶膛里。

  所以他们这些人心中的想法便是,定要好好的将这再生稻的种植法子学到手。待来年他们也好在自己地里种植,然后多收上一茬粮食。

  “收割前一旬左右施肥一次,其肥为豆渣发酵……”忙碌完一整天后回了宿舍,有一农家好手一面坐在床上洗脚,一面默念着再生稻种植法子:“收割后一两日,田中覆水再施肥,其肥为豆渣发酵与草木灰……”

  旁边有人听见他这声音后,便与另一人说道:“我今日特意跑去那田里瞧了,那些割了的植株有些竟然已经开始抽穗了!”抽穗便意味着再生稻是真能重新长出谷子来。

  且说话这人虽与他们住同一宿舍,但却并不是被选去给林立文帮忙的那十名农家好手当中的。只是如今整个屯田司,怕是没有人不关注再生稻的事了。

  “我也瞧见了!”另一人道:“这才收割二三十来天吧?怎就开始抽穗了?”

  与林立文帮忙的那十名农家好手之一,此刻便在一旁补充道:“是第二十三天。”

  具体的天数一被报出来后,更使得另外一些未能负责试验田的人大为震惊:“那这般看来,岂不是再等一两个月便能成熟了?”

  “当然能!”先前那人一脸得意的说道:“大郎早先与我等就说过,再生稻生长只需两个来月。”

  果不其然,这话一出来,宿舍里面一片惊呼声。

  “天,这再生稻成熟竟然只要两个来月的时间!”

  “这一年只播种一次,便可收获两茬谷子……若非亲眼所见,我是想都不敢想。”

  ……

  一时之间,那十名被选给林立文帮忙的农家好手,便更被同伴们羡慕了。

  毕竟同样是在屯田司里面种地的人,但是跟了林立文后,这十人却能第一时间学到许多新奇又好使的种田法子。那些法子不论是哪一样,学好了都是能让他们受益不浅的。

  哪怕是那十名好手一直在那与众人说,林立文曾经对他们说过,他所有的种田法子都会想办法传授出去的……可这些人却还是每日用羡慕的眼神看着他们。

  此时,那十亩高产水稻也开始成熟。

  作为高产粮培育田,便是此刻种子性能还不算稳定,但其收获也委实让人惊喜了。

  十亩地,此刻一共收获稻谷四千一百六十斤有余!

  亩产第一次破四百斤的高产量,委实狠狠惊了一把在场的所有人。

  崔刺史欢喜到不行了,连连对着林立文夸了又夸。

  夸了好一番后,平静些许的崔刺史便开口问道:“大郎,你这般收割,可是也要试种那再生稻?”经过上次林立文细致的解说后,崔刺史瞧着地里收割时留下一大截的植株,立刻就联想到了再生稻。

  “大人,此地正是也要试种再生稻。”林立文在府城生活好歹几个月了,又仔细观察过当地的气候,觉得本地所种植的中稻也有一定希望在此种植成功再生稻。

  “甚好!”崔刺史很是高兴的还说道:“先前过来时,我瞧着早先那些田地里的作物,长势也很不错!”

  再生稻且不说了,都已经抽穗出一大片。饶是崔刺史再不懂农事,也能看出来其成功性很大了。

  至于稻稻套作与稻豆套作,以及后面再度插秧种植下来的第二季稻的那些稻田里,眼下全都是绿油油的一片,让人瞧见了心里便欢喜。

  崔刺史更知晓,林立文这次种植成功后能带给他的是什么。因此崔刺史现在是越看林立文越喜欢,语气格外和蔼可亲的对林立文说道:“大郎,后面若是还有什么需要本官协助的,你只管来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