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二百四十二、 训练(2 / 2)


她从箱子里拿出来的,是一支小巧玲珑的瓦尔特ppk型手枪。这是一支小型手枪。在二战期间,由德国兵工厂设计和生产。但她手里的这支枪,却是由法国manurin工厂生产的,使用的是7。65毫米白朗宁手枪子弹,弹匣容量发。这支手枪结构简单,虽然使用的是7。65毫米手枪弹,但后座力却很小,很容易掌控。手枪插在一个半截式皮套里。与其它枪套不同,这个枪套后面还有一条环形皮带。

左少卿检查了手枪和子弹,确认没有问题。她没有再多想,直接提起裤腿,将枪套后面的环形皮带扣在脚脖子上。她冷静地想到,从今天起,这一刀一枪须臾不能离开她的身体。

左少卿绝没有想到,她采取的这个安全措施,当天晚上,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保住了她的命。

下午三点四十五分,左少卿静悄悄离开自己的房间。下午四点钟,有一堂例行的培训课。她要给那些从各系统抽出来的情报人员上课,时间是两个小时。

左少卿绕过球场,穿过一片花圃,向西北角的一栋孤零零的小楼走去。那里就是美军顾问团情报处培训情报人员的地方。这里地点偏僻,不惹人注意。

左少卿走到楼前时,从口袋里掏出一条手绢,把披肩长发松松地扎在脑后。自从离开台北到了金兰湾,左少卿不再把头发盘在脑后。她努力和本地姑娘保持一样,梳着披肩长发。每天早晚,她都要用发梳把头发刷得光亮而直顺。

在这个军事基地里,也有一些本地姑娘,从事餐厅或者咖啡厅里的服务工作。可能是为了表明一种身份,她们通常会穿一件没有标记的军装,上衣或者裤子。

左少卿明白这种基地里特有的着装风格,她穿的衣服也是如此。但她不穿美军制服,而是穿政府军的军服,也只穿一件。或者是一件没有标记的军上衣,下面是本地的筒裙。或者是一条军裤,上面则穿一件有细条纹的花衬衣。再背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帆布挎包。

左少卿走进所谓的教室时,大多数来受训的军官都已经来了。他们见左少卿进来,立刻恭敬地站起来,参差不齐地说:“下午好,玛泰姆。”

他们称呼她夫人。这是一个曾经让她回不过神来的称呼。她后来才想起来,她其实是结过婚的。她的男人叫洪山奎,一个熊一般强壮的男人,去世已经快二十年了。她相信没人知道这一段早已淹没在她记忆里的旧事。他们称呼她为“玛泰姆”因此并不准确,但她不想纠正。她隐约想到,她已经三十七岁了,却仍是独身。

这样的时候,她的思绪就会雾一般地弥漫起来。站在雾中的,是那个叫做杜自远的深深刻在她心中的男人。

也许,所有的军官们都相信,这样年龄的女人,一定是结过婚的。

左少卿把自己的帆布挎包放在讲课用的桌子上,微笑着向那些身材矮小,或胖或瘦的军官们点点头,“下午好,请随意。”她轻声说。

阿本,黎元本,政府军一〇五师参谋处的上尉情报军官,笑嘻嘻地向她走过来,打开银制烟盒送到她的面前,“玛泰姆,还有几分钟,请抽一支。”

左少卿点点头,取了一支烟,就着阿本上尉的打火机点燃了烟。她尽可能放松地走到窗前,让身体倚在窗台上,吸着烟,着窗外的景色。

军官们都放松下来,重新坐下来继续聊着他们刚才的话题。

但是,左少卿第一天出现在这里,给这些军官们上课的时候,却不是这样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个南亚小国里同样根深蒂固。左少卿走进教室时没有尊敬,没有起立,情报军官们仍然坐在桌子上大声地聊着天。他们根本没想到给他们上情报课的人会是一个女人,并且还是一个中国人。他们像没有到她一样,继续大声说笑,从嘴角里流露出恶意,并用轻蔑的目光斜视着这个女人。

左少卿在门口站了一分钟。陪她来的麦肯中校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注视着她,似乎并不想纠正这种让人尴尬的局面。

左少卿回头着他,轻声说:“谢谢长官陪我来。我要开始上课了。”她把手放在门把手上,表示他可以离开了。

麦肯中校点点头,转身走了。左少卿在他身后关上双开的厚重的木板门。她后来才知道他并没有走,而是站在走廊里,听着教室里的动静。左少卿对此并不在意。她关好门后,慢慢地走到教室的另一面,一扇一扇地把那些敞开着的窗户关上。

那些军官们对此稍稍有些惊讶。他们仍然说笑着,只是从眼角那里追随着她。

左少卿回到自己的讲桌前面,不动声色地四周。之后,她抽出自己的手枪,用双手举着,向对面的白墙上瞄准。她冰冷的嘴角上渗出一丝杀气。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书 >,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更多全本txt请到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