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2章横渡长江(二)(2 / 2)

  做事很低调的薛茹他们,也不向外发展进攻,而是一心准备渡江。不能不说薛茹的运气好,她不熟悉抗日战争每个细节,可知道大战役和大方向。这个时间正式南京被占领后,日军进行战役休整,战略调整的时间,为她赢得了准备时间。

  可这一切宋希濂他们不知道,竟然发现薛茹算计的这么准,暂编军停在马鞍山快十多天,日军竟然没有进攻,这可是奇迹。

  这些人没事又开始研究薛茹是怎么算到的。对这些疑问,随着不断汇总过来的情报,薛茹先放心了,她毕竟知道历史进程。

  可她没有解释,也没办法解释。让他们猜去吧,反正自己狐狸精的名字已经坐实。在自己面前越来越随意的宋希濂,竟然张嘴叫她小狐狸。

  薛茹也不了解宋希濂这个人,只是知道他的结局和经过,对他本人可是一点都不知道。

  薛茹接触的高级将领,就连王耀武都算上,也是很严肃的人,没想到宋希濂竟然这样。来自后世的薛茹可不是那么封建,也不是忸怩的人,都是很随意的说笑,对他的称呼也不在意。每天将领们不是很忙,只是雪狐三个团在抓紧训练。

  终于有时间了,薛茹的好些准备都开始实行,三个团进入紧张的整训中。雪狐没有多少时间,三个团的训练是一天也没放松。

  一开始王耀武和冯圣法都很感兴趣,想知道薛茹这个聪明的女孩有什么训练特点,抱着偷学的想法,跟着观看。可是几天之后,就没人再关心了,因为薛茹的训练实在没什么新意。

  在这些将领看来,不但没什么新意,还有些没用。虽然薛茹战术指挥惊奇,想法特殊,可练兵实在是太差劲,让很多将领都感到失望。

  看来薛茹只是聪明,她自己说是不知道,可萧山令和宋希濂他们都认为,薛茹系统的学习过军事。如今看到她的训练,相信薛茹能指挥打胜仗,完全是她比较聪明,出乎日军的预料,出其不意才胜利的。

  让宋希濂他们这样认为,是因为雪狐总队的训练就是三项,第一跑步,第二射击,第三拼刺刀。其他时间所干的事更加没意义,竟然是学习文化,整理内务。

  宋希濂很是可惜:“萧司令,我看是不是稳定之后请求委员长让薛茹进入陆大学习,否则白瞎了。”

  萧山令一笑:“你可是委员长的得意门生,这件事还是你办比较好。再说有薛司令,陈部长,好像不用我们操心吧?”

  宋希濂笑了:“我确实多操心了,人家后台可是比我硬。还有这样的战功,将来不会低于我们。”

  萧山令脸上带着笑容:“宋军长竟然有这个头脑,难怪这个年龄就是军长,薛茹确实值得交往。”

  宋希濂脸上是嘲讽的笑容:“彼此,彼此。萧司令也是明白人。”

  两个人再不说话,因为他们都明白,彼此都是在投资。薛茹身后有两个重要的人,一个是薛岳,一个是陈诚。薛岳战功卓著,又是广东宿将,资历也够用。这倒是其次,主要是薛茹出身第十八军,原属于第十一师的,这是谁的部队,只要是高级将领都明白。

  看看给薛茹的特权吧,几乎一直是隶属于战区指挥,真是级别够高。按着指挥级别来说,薛茹的雪狐总队是师级单位,教导总队,税警总队,哪个不是特殊的部队?雪狐竟然有自己的番号,能是一般人吗?

  薛茹直接忽略战区司令,根本不请示,也不汇报,自己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敢用枪指着战区司令,胆子之大没人能比,没有后台敢吗?

  其实一个个能升到这个位置,哪有笨蛋。王耀武和冯圣法难道是傻瓜?堂堂少将师长甘当手下,没有目的是不会干的。

  特别是七十四军俞济时,两个师留在南京,竟然不闻不问,这也太不正常了,也没听说调任他职。

  都是人精,当然看明白怎么回事,所以在溧水的时候,都把自己的人直接给薛茹。萧山令不是出身黄埔,也不是嫡系,更是狠狠的投资,三个军警团直接就给了薛茹。

  对这些其实最不明白的还是当事人薛茹,毕竟她后世只是一个小兵,还没有这么多政治心机。即使她再聪明,不到那个位置,也不会明白这些。

  其实就连第十一师参谋长姚殿书能忍下那口气,也是有原因的。要不是因为十一师是陈诚的部队,彭善和叶佩高都是罗卓英的爱将,他被薛茹羞辱威胁能就那么算了?想都不用想。

  薛茹不知道,南京失守,不管作战多英勇,但丢失首都,舆论一定要有人承担责任的。

  这些一心抗战的人,也不是没有私心。交给薛茹指挥,如果胜利,那就是都会沾光。要是失败,谁出的风头谁责任大,薛茹也就会成为替罪羊。

  她有后台,有背景,年纪幼小,职务低,也没什么了不得的,大不了撤职,所以萧山令才会听薛茹的。得罪唐生智是薛茹,转移疏散百姓最后的功劳,会是萧山令的。

  就是宋希濂能看出来,所以才说彼此彼此,让萧山令很是尴尬。

  宋希濂不想得罪谁,也就不再说这些。南京的胜利让他们都知道,这一次宝押对了。薛茹果然是军事奇才,宋希濂当然想把她弄到黄埔系中。

  就在萧山令和宋希濂说这些的时候,薛茹的安排终于接近尾声,一两天之后暂编军就会渡过长江。她松了一口气,看来是自己运气好。

  看着手里的报告一阵高兴,自己终于能把这些部队带过长江。她并不知道这些人怎么想的,还以为自己运气好,碰上好人了呢,要是知道会不会很伤心?没人知道。

  薛茹放下报告喊道:“通知戴宗来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