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1章横渡长江(一)(2 / 2)


  因为他们得到一座空城,南京城里的人没有多少,日军的尸体倒是不少,伤员好几千人。师团参谋长,师团长,大佐阵亡,其他低级军官数不过来,哪还能庆祝胜利占领南京,他还不知道怎么交代呢。

  第6师团损失达到一半,第16师团也伤亡三分之一,加上114师团的损失,前后进攻南京,日军损失高达两个师团,三万多人,跟上海的损失一样。

  可那是三个月战斗,从向上海追击开始,到今天占领南京,才一个半月时间,部队损失竟然如此惊人,让松井石根能高兴起来吗?

  暂编军、雪狐总队,大日本皇军一定要消灭你们。根据薛岳向广德进攻,暂编军占领漂水,证明这支部队要向西进入皖南地区。

  松井石根命令第10军出动上海的第22师团,自己用还算完整的第3师团、第9师团向漂水压来,同时命令第18师团和国崎支队从三个方向,向漂水包围,想把暂编军包围消灭,否则他也无法交待。

  到达这里的宋希濂才明白,为什么薛茹要占领漂水。第一个原因是日军部队在广德一线对抗中国军队,其他部队在南京,中间就是一片空白区。漂水竟然只有日军一个中队,再有就是靖国军与于芷山伪军旅的一个团,这当然不用担心。

  第二个原因是暂编军什么也没有,必须取得补充物资,起码要吃饭。这是一两万人,还有两三千伤员,这一切迫使他们必须解决了漂水,得到补充。

  果然,伪军不抗打,第三十六师没动,只是整编了一下的三个军警团,就把漂水攻下来。

  当天夜里,暂编军进入漂水。日军第22师团刚刚做好阻击的准备,第三天时间,暂编军竟然放弃漂水,向北撤退,并没有和薛岳的部队汇合,也没有向西进攻。

  这一来打乱日军部署,对于暂编军突然向长江沿岸进攻,松井石根缺少认识,调兵阻截根本来不及。

  雪狐总队打头,三十六师紧随,五十八、五十一两个师在左右,军警团殿后,保护中间的司令部,一路向北。两天内连续突破洪蓝、新博、丹阳,于第三天夜里击败日军第38联队,占领当涂。

  这一变化,让日军华中派遣军大惊失色,出动飞机轰炸和战车阻截,周围的部队也向这里追来。对于这么快速度行动,国军从来没有过,但却十分顺利。最大的原因是日军兵力太少,又全部集中在战略要点和重要城市,农村城镇无兵可守。

  被这样一支数量大,战斗力强的部队运动作战,少量的兵力根本不起作用,也无法守住防线。进攻的部队又是让日军头痛和害怕的红丝巾部队。现在日军已没人叫什么雪狐部队,因为他们发现这种红丝巾部队越来越多。

  不是其他原因,是军警团并入雪狐,他们也就正式拥有了这一个标致。在漂水两天时间,一直使用军警团名称的部队没有了,他们成为雪狐总队第二团,第三团,而原来的两个中队变成第一团。

  为了加强指挥,向文斌成为总队副总队长,季民成为副参谋长,蓝汛周成为第一团团长,严复开为第二团长,赵同贤为三团长,同时从各部队抽出军官补充进去。

  王耀武和冯圣法还有钟彬都很积极,从各自部队抽出一批老兵和低级军官,补充进雪狐总队。

  给人最多的是王耀武,他不同意把张灵甫给薛茹,弄得张灵甫很失望。不过一方面感激师长重视,也感谢薛茹看重他。本来人最少的五十一师,人更少了。最后剩下不足两千人。

  在漂水停留不到两天时间,离开这里的时候,兵强马壮的是雪狐总队。他们第一团在前面,后面是两个团,总兵力达到了八千多人,这已达到两旅四团制的一个师的编制。

  三个团齐装满员,总队直属三个大队,一个机械化大队,大队长欧阳萨日,一个后勤大队,大队长赵武福,一个特战大队,大队长戴宗。

  这样一支越打越强的部队,最亮丽的是他们那统一的红丝巾和单独的臂章。几个师长这么大方是因为他们都明白,每个部队都有原来的番号。

  “雪狐”是三个师和一个司令部共同打造出的一支特殊部队,无论是兵员数量还是装备,达到了顶级水平。

  有他们,一路上三个师几乎没什么事干,战斗被雪狐包圆,就剩下跟着前进。

  日军一方面对华中派遣军做出调整,一方面调兵遣将,追击阻截暂编军。薛茹他们迅速击溃日军第18师团一部,占领马鞍山,控制了长江沿岸。

  此时的马鞍山并不大,还不如当涂大呢,但这里临近长江边上,是渡江的理想地点。

  薛茹把地点确定在这里也有些原因,因为这里是南京到芜湖的中间,日军兵力很少。马鞍山地形险要,有利于防守,可以阻击日军进攻。同时,这一段江水有江心洲,滩涂很多,日军的大型舰船不能顺利的进行江岸炮击,可以守住江岸阵地。

  对面和县,也因为这个原因,日军并没有进攻,此时还在国军手里。过江日军部队是从芜湖渡江后,占领滁县向东进攻,切断京浦路,被刘士毅的31军挡住。徐源泉的第2军团10军进合肥,从而控制这里,只要暂编军渡过长江就会安全。

  可是,面对滔滔江水,想用小船渡过近两万部队,也有些太困难,所以对薛茹的计划,宋希濂他们都表示怀疑。再说,渡江也不是短时间的事,没有大船,江心一带又有日军的炮艇、巡逻舰,该如何渡江呢?

  在马鞍山小镇里,几个将领都看着薛茹。宋希濂说道:“薛参谋长,薛大小姐,不是想把我们变成石达开吧?”

  薛茹笑笑:“我们可不是太平军,这里也不是大渡河,当年你们也没让红军成为石达开吧?”

  几个人都不说话了,高级将领基本上都参加过江西剿共,一路上虽然有不少胜利,但也无法阻挡神出鬼没的共军,最后还是被他们逃跑了。不过从江西出发的三十多万人到达陕北的也不过三万多人,留在江南的人数也不少。

  薛茹说道:“日军想合围这里,还得几天时间。我不管了,怎么阻击鬼子是宋军长的事,我来安排渡江的事,你们看怎么样?”

  反正大家也不知道怎么渡江,也就听薛茹的。宋希濂调兵布置防守,薛茹开始准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