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十九章缺少进攻意识(2 / 2)


  两个人都不满,这样的战斗竟然不用他们参与。薛茹瞪眼睛看着蓝汛周:“你干什么?执行命令。”

  伍宇昭知道薛茹不想训斥自己,只是说蓝汛周,也就立正说道:“是,我们在城里等你。”

  薛茹说道:“没有时间了,抓紧安排,特别是补充物资,一定要拿到手,越多越好。”

  两人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时间了,日军还没有开始进攻呢,只是对外围阵地发起进攻。可他们哪知道,雷声大雨点稀,叫唤惊天动地的南京保卫战,什么与南京共存亡,却只是坚持了不到一个星期,严格意义上说就是四五天时间。薛茹真不知道唐生智用什么脸活着的。

  入夜不长时间,伍宇昭蓝汛周带着大队部的机要人员,电台和文件离开。重新整编的雪狐大队已经成为八个中队,在天王寺集合,离开主阵地,向日军方向开去。

  看着离开的雪狐大队,巫剑雄有些不解,他们的信心是哪来的?雪狐大队连三千人都不到,日军一个整编联队三千四百多人。

  身边的师参谋长王章说道:“师长,他们能胜利吗?”

  巫剑雄说道:“不清楚,薛茹年轻冲动,可谢承瑞我还是知道的,此人留法学习多年,也是陆大毕业生,还做过军校教官,不是冲动的人。竟然不反对,那就是有胜利的可能。”

  “那我们该怎么办?”王章问道。

  巫剑雄说道:“集合第343旅,跟着前进,做好接应的准备,他们失败就接应他们回来,胜利就进攻,争取歼灭鬼子。”

  王章说道:“这样不好吧?要是他们胜利,我们是不是有抢功劳的嫌疑,这些中央军还是不要惹他们,是他们自己要去送死的。”

  “放屁”巫剑雄大怒:“这是抗战,我们不会和他们一样见识。怎么说也是中国军队,现在是抗战的时候。”

  王章连忙立正:“是师长,属下错了。”

  巫剑雄叹口气,抗战时期,各路军队都放下成见,蒋委员长连中共都接受了,还有什么放不下的。粤军千里迢迢在广东过来,保护的是国家,不是某一个人。

  第343旅集合,随着雪狐大队向日军进驻的郭家集靠近。

  进攻的先头部队是第9师团第6旅团第35联队,联队长富士井末吉大佐。最为先遣部队,也是进攻主力,日军已经分兵几路同时进攻,中国军队的抵抗已经没有上海的时候坚决。什么吴福线,什么锡澄线,都没有挡住皇军的进攻。

  对于司令部的命令,各部队贯彻的非常彻底。根据派遣军司令部命令,没有粮食,就地征集,没有弹药就用刺刀,速度一定要快。

  第10军的部队在左侧,上海派遣军在右侧,向南京方向进攻,都想第一个到达南京,成就第一战功。作为先头部队的富士井末吉大佐,当然是以最快的速度进攻。

  对于前面撤退的部队是雪狐大队,他并不知道,其实也不是在追赶雪狐大队,只是快速推进而已。薛茹她们还以为是追他们呢。再说昼伏夜出,隐蔽行动,鬼子也不知道,要是知道早就派其他部队合围了。

  薛茹也有些自作多情,以为人家是咬住她们不放呢。一直追到这里,富士井末吉大佐还真冤。就是这个误会,让雪狐大队上下恨死这个第35联队。郭家集距离天王寺也就两三里地远。可以说非常近。

  如此近距离进攻部队,不能不说日军太狂妄,已经有些把中国军队轻视到底。左右没有配合的部队,孤军深入,可偏偏中国军队就是吃这一套。就没想过反攻,等着敌人进攻。

  好像不会进攻一样,对面是一个师,即使是打残的部队,也是日军两倍的兵力,竟然就是等着鬼子进攻。其实最好的防御是进攻,被动防御早晚有被攻破的时候。

  当巫剑雄接到报告,一点反应也没有,而是要去准备防御,薛茹几乎想跳起来狠狠踹他一顿。就是这样的消极防御,让日军一再得逞。

  这个情况竟然让薛茹意外的明白,为什么中国足球一直失败,就是没有进攻意识。看看球场上中国队的表现,就能知道,总是在自己的球门前防御,那是危险区,一个疏忽就会进球。不管哪国球队,都是进攻,只有中国球队,就是防守,防守再好也不过是零比零,永远不会胜利。

  想赢球吗,就必须是进攻,逼迫对方防守,才有胜利的机会,可惜这个思想已经根深蒂固,看来从民国时代起就已经这样了。难怪说中国在汉唐以后,就失去血性,中国人已经不知道什么是进攻。

  带着愤恨和失望,薛茹带领着雪狐大队向郭家集前进,距离还有上千米的时候,八个中队分成三个部分,中间四个中队,两边分别两个,向日军营地潜伏前进。

  这里是高低起伏的浅丘陵地带,利用地形,部队都是大气不喘的向前悄悄是爬行。日军部队进攻战,除了必要的大炮以外,身上就是一个基数的弹药,带着一日份的口粮,后勤辎重不多。

  郭家集不是大村子,日军一个联队占领这里,把百姓驱赶出去,基本是杀光,抢光,因为他们自己要居住,所以还没有烧光。以村子为中心布置临时防御阵地。

  虽然相信中国军队不敢进攻,但出于谨慎和步兵操典,还是在周围布下临时防御阵地。住在村子中间的富士井末吉大佐没想到,就在他准备休息,明天一早进攻的时候,两千五百多人的雪狐大队成三路进攻队形,向他的联队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