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节(1 / 2)





  祢衡的衣领被一左一右提着,望着脑袋上一大一小两个拳头,欲哭无泪。

  越是名气大的人越是不敢杀他,但这几个身份不明的人杀他可就毫无顾忌了啊!

  祢衡到底还是怕死的。

  其实曹操除了出身让人诟病之外,平日里的名声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在他奉迎天子之后。附近不少无家可归的流民也会因为民屯这一政策而慕名跑去许都。

  反正这会儿夸他的人比骂他的人多,至于祢衡所说的“篡窃之实”更是半点影子都没有,空口白牙给人泼脏水呢。

  其实只要有心查一下祢衡的经历就会发现他这个人挺奇怪的。

  建安初年,他去颍川的时候身上怀揣着一块刻了字的板子,希望得人赏识,但祢衡却始终没有遇到自己的伯乐,以至于板子上的字都被磨得模糊不清了。

  这说明他并不是像水镜先生司马徽那样真正淡泊名利的隐士。

  但他若想当官,又为什么要把人都得罪个遍呢?

  曹初瞧了他半晌,突然道:“大将军袁绍出身显赫四世三公,坐拥四州之地,威震北方,依你之见又是如何?”

  祢衡一嗤,鼻血又流下一截:“袁绍沽名钓誉,不过承祖上荫蔽而已,实乃一草包耳。”

  曹初闻言不怒反笑,一手松开他的衣领,把拳头放下了:“别打了。”

  徐庶似乎也看出了什么,拎起祢衡的衣领把人往边上一丢。

  崔钧望着他直摇头。

  有些被他骂的人是心胸宽广不想跟他计较,但一旦真的有人要跟他计较,祢衡绝对逃不过一死。

  不管祢衡骂人到底是真的因为愤世嫉俗还是沽名钓誉,其结果都是一样的。

  不可否认祢衡的才华,但他却始终看不清一点。

  他所看轻的文臣无一不是才干出众,正是这些人给上位者上书以及帮助上位者把政令实施下去,乱世的烽火才得以一步一步安定。

  他所蔑视的武将或是豪气冲天,或是严明沉稳,这些人上阵斩敌无数乃至马革裹尸,正是平定乱世的主要角色。

  他所讥讽的袁绍平定四州,纵横北方,威震四海,折节下士,实行德政,受百姓爱戴。

  他所嘲骂的曹操早年为官时不惧权贵,天下大乱后散尽家财,征召义兵,力讨董卓,剿灭黄巾,于政治上重贤爱才,赏罚分明,尚礼重法,拨乱反正,安抚流民。身居高位却衣食节俭,不好华丽,所穿多为旧衣。

  他所羞辱的刘表名列八骏,治下爱民,开设学官,引得无数学子来投,就连许多隐士也选择去荆州避难,贾诩曾评价刘表若生在太平盛世则是三公之才,可见其成就。

  祢衡有什么资格看不起这些人呢?

  所以曹初才不想跟他多争辩了,因为半点意义都没有,还浪费力气。

  徐庶显然也看出了这一点,反手抽出绢帛,当着祢衡的面把那条绢帛烧了。

  祢衡刚想走,却被曹初叫住了。

  “等等!”曹初突然想到了袁绍请人写的骂曹操的檄文,问道,“檄文会写吗?”

  袁绍能让人写檄文骂曹操,那她也可以弄道檄文来哄曹操开心嘛。

  “打死都不写!”祢衡硬气。

  “嗯?”曹初的眼神阴森森。

  面对拳头威胁,祢衡果断还是选择提笔写檄文。

  崔钧问道:“多谢子劭相助我等。虽不知子劭来此地的缘由,但若有我帮得上忙的,子劭可千万莫要推拒。”

  毕竟这几天下来也算是朋友了嘛。

  曹初环顾四周,随即上前压低声音:“你们先回去吧,我是来江夏杀人的。”

  徐庶咦了一声,悄声道:“你一个姑娘家专程跑过来杀人?”

  曹初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对啊。”

  “附近有战乱。”王越出声劝道,“你们这些手不能提的书生还是赶紧回去吧。”

  崔钧不干了,一指佩剑:“我不是书生。”

  徐庶也不干了,握剑:“我也不是书生。”

  诸葛亮眨巴眨巴眼瞧着徐庶塞给他的佩剑,勉强挤出一句:“亮……也不是。”

  曹初睁大眼睛望着他:“……哈?”

  ……

  于是一行人去了沙羡附近。

  等了没多久,孙策果然率军来打黄祖。

  但战场不是想去就去的,至少贸然跑过去的唯一结局就是死。

  “你一个人去?”崔钧蹙眉。

  “无妨。”曹初笑道,“还有师公呢。”

  ……

  极远的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