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十五章一眼看穿





  徐希笑着应了一声,掀起袍子坐到了老太公的身边,略微提高音量问道:“老太公,您今儿精神头不错呀,最近身体还好吧?”

  “还行,早上还吸溜了一碗小米粥,吃了两个这么大的肉包子!”老太公笑着双手配合着比了个茶碗盖大小,才握着他的手继续说道:“上元节的事,我可从旁人口里听说了,光庆你做得不错!处事圆滑且有原则,没在东洋人面前丢了咱们津门爷们的面子,很好!”

  被老太公这样称赞,就算是徐希也觉得脸上有些发烧。

  说实话,这次上元节上有太多意外,虽然最后都解决了,但其实真要细查起来,其中破绽可是有不少的。

  现下日本人就重新找了回来,要不是父亲早有准备,只怕等日本人想通了其中关节,再找上希夷阁就不是客客气气的了。

  每每思极此处,徐希也不敢再骄傲,连忙谦声对着老太公说道:“与父亲相比,我差得还远。”

  一听这个,老太公表面上冲着徐文柏吹胡子瞪眼,话却是对着徐希说的:“他在希夷阁混了多少年了?你才插手多久?等以后你到了你父亲的年龄,肯定比他要厉害!这话是我说的,一口吐沫一个钉,回头让你爹给我打个牌匾刻上去挂你屋里,过上十年你再看,保准错不了!”

  老小孩老小孩,老太公看好的人,容不得他人说半点差,哪怕那个人也是他看好的也不行。

  面对这样固执的老太公,徐希也只得跟着赔笑,想起进来时见到的场景,伸手为老太公按摩着胳膊,忍不住问道:“刚才过来时,好像看到下人在收拾东西,老太公您这是家里有人要出远门?”

  不提这个还好,一提到这个,施老太公脸上的笑容顿时就消失不见,盯着徐希看了片刻才转开视线轻叹道:“在新京的宣统爷派内侍传话来,说是让我过去一趟。”

  话一入耳徐希便明白了老太公为何叹气,忍不住眉头就拧了起来:虽说他是天津人,也打小就在这里长大,但对大清国,对那位与日本人搅到一起去的宣统爷……是真没什么好感。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话里也就少了几分客气:“这不胡闹嘛!老太爷您今年可是八十六!不是六十八也不是二十八!虽然平日里身子骨还不错,这长途劳顿的怎么受不住啊!”

  施老太公连忙摆了摆手:“光庆不可胡言,不管如何那也是曾经的圣天子。”

  “天子也不能想一出是一出啊,更甭提还是曾经……”

  见徐希急得脸都红了,施老太公伸手轻轻的拍了拍他的手背柔声劝道:“莫急,听我把话说完。虽说是宣统爷召见,但我这把老骨子是真经不起折腾了,所以到头来还是得让你施二哥受累替我跑上这一趟。”

  施家二哥施子恒,徐希自然知道。虽然名声不及施老太公,但做为施家第三代最有才华之人,也确实是代替施老太公出行的最佳人选,可是……

  打从进屋起就一直坐在一旁未发一言的徐文柏,此时也是想到了这层,开口建议道:“老太公,现下里东三省并不太平,不若我从店里找几位达官人与二公子同行吧。”

  虽说知道希夷阁一直养着一批达官人,有他们路上护着肯定在安全上可以放心许多,但施老太公迟疑片刻还是摇头拒绝了:“不用了,与内侍同来的,是宣统爷贴身的御林军。有他们跟着,再有宣统爷现在的身份护着,一般人伤不了老二。”

  看到徐文柏还要开口,施老太公直接伸手阻止了他:“我知道你是好心,但现在这世道不稳。哪怕是与那些领事们有些关系,身边也是多些可靠的人比较好。”

  也不知是老人话多,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老太公忍不住压低嗓子重复道:“放心吧,老二不会有事的。”

  见老太公心意已决,徐文柏倒是不好再劝,只得点头应道:“学生知道了。”

  不过答应归答应,他还是决定动用家里的力量,回去就派人出去给新京里的朋友送个信,请他们多照应着点二公子。

  施老太公活了八十多岁,虽然年纪大了点,但心思却是通透的。徐文柏的心思其实他也是看得明白,却也没有刻意点破,而是看向了身边的徐希带开话题:“听说这两日一直有个日本人找你,是怎么回事?”

  早猜到永田理连续两日里到希夷阁的事,肯定会落入有心人眼中,却没想到这事都已经传到了老太公耳朵里,当下徐希赶紧把事情的起末都细细的说给了老太公听。

  半倚在锦靠上的老太公眯着眼,听徐希说完了事情的经过,细细思量片刻才睁开眼:“回头提醒德隆一句,让他把那鼻烟壶帽收紧了,别再拿到外面显摆。不然害了他一家不说,你希夷阁也逃不了干系。”

  与徐希不经意露出的意外神色不同,徐文柏只是淡淡的应了一声:“老太公放心,学生已经派人给德贝勒递了话,他心里明白个中干系,不会乱来的。”

  其实不用老太公提醒,也不用徐文柏传话:即便抛开家人与希夷阁的安全不说,鼻烟壶帽失而复得,明白其中干系的德贝勒,也不敢再随便拿着它乱显摆了。

  看到徐希有些气馁模样,施老太公拍了拍他手背,拈着胡子笑呵呵问道:“是不是觉得自己精心设的局被一眼看穿,心里不得劲?”

  虽然心中多少有些这样的想法,但对徐希来说,还有他更在意的:“我是担心如果这个局这么容易被看穿,那睚眦必报的日本人必定不会轻易罢休,只怕德贝勒和希夷阁日后就再无宁日了。”

  不得不说徐希的回答让老太公很是满意,至少眼前这个少年并不只是一昧的沉迷于机巧算计,却失了大体,有了那许多自诩智计超群之人的通病。见他能如此自省,老太公夸还来不及呢:“这个局其实不错,但别忘了这个局是你攒的,自然你看到的也比旁人多,所谓的一叶障目也不过如此。而且现下大家的注意力都在那只粉彩小碗与《墨竹图》上,对鼻烟壶帽反而没太在意,这就是你们成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