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复视效应


其实不用阿安说,我们也都想到了,剑身背后刻字所说的“万剑冢”,应该就在我们头顶那深不可测的黑暗中。只是这口山洞实在太过宽大,我们手中的光源不足以看清头顶的情况。直到确定洞顶不会再有铁剑坠下,我们才又走回去,想在洞壁上看有没有上去的办法。

转了一圈,徒劳无获。陈水寅推测,可能上洞顶的路径不在洞内,而在洞外。他想和文家兄弟出去看看,可任凭他怎么努力,石门还是纹丝不动。阿安猜测门外有断龙石,从里头应该打不开。先前我们在圆光术里看到的那两位先人之所以能出去,是因为他们第一时间就遇到了危险,在石门关阖之前跑了出去——也就是说,我们被困在洞里了。

于人杰用过药,精神似乎恢复了些,笑了笑道:“这样也好,至少外头那些洋毛子一时半会儿也追不上来了。”我们都摇头不语,查彩儿突然问道:“小师父,你说我们要找的人就在这山洞中,可我们都来了这么久了,怎么没见到人?你是不是在骗我们?”

阿安不动声色地道:“我只说他在神农洞中,可没说他一定在万剑冢里。”

查彩儿被他呛着,就要发作,被陈水寅匆忙拦下。文乙劝道:“彩儿妹妹先别激动,小师父要是有心害我们,也不会跟着我们冒险了,对不对?”他这话虽是冲着查彩儿说的,但我们都能听出他的言外之意。阿安只微笑看着,倒也不置一词。

我让他们先别起内讧,想想怎么上到洞顶,说不定出口就在洞顶上。于人杰低声道:“看看能不能生堆大火。”我们都反应过来,暗骂自己怎么没想到。不过我们身上虽然带有打火石,但周围除了铁剑和石雕,似乎找不到可以引燃和燃烧的东西。我们找了一圈,正准备放弃,文甲拱了拱鼻子,皱眉道:“你们有没有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有点像火油?”

我们都翕动鼻端去闻,还真闻到一股好似动物皮脂燃烧产生的怪味。大家四散开去,分别寻找气味的源头。找了不到一会儿,陈水寅和查家兄妹吆呼我们过去。我们看到,从之前查子儒取药的好似橱柜的石方底下,慢慢渗出好几股黑褐色的有些粘稠的液体。

越靠近那些流动的液体,那种刺鼻的气味就越明显。奇怪的是,这些液体不是随意流动的,而是循着某种规律,从我们脚下,往洞穴中央分股流去。如果从上空俯瞰,会发现这些液体绕着祭台,组成了一副古怪而瑰丽的黑褐色图案,只是我们现在看不出来。

“应该就是火油。”陈水寅沉声道,“查兄弟触发石方机关的时候就流出来了。”

他让我们都往后退,划燃打火石,点在火油上,就见“咻”地一下,火苗一下子蹿了出去,如导火索般,瞬间将整个地面点燃。熊熊的火光下,我们见头顶赫然悬着密密麻麻的铁剑。在我们手电光照射不到的洞壁高处,如栈道般,嵌着几阶钉入岩体的木梯。

最后一截木梯离我们约摸有二十多米高,就在那些窟龛正上方。跌落在地的石像有些已经身首异处。我们随手捡了一个,却也辨不出是何人物,只知道是早期的雕塑,人物五官比较抽象模糊,有些像秦陵中出土的陶俑。陈水寅猜测是炎黄时期的普通百姓。阿安却不以为然,认为这些石像出现在万剑冢,定然有它们的职责,应该不是寻常百姓那么简单。

陈水寅也不争辩,问我们怎么才能上到栈道上去。

查彩儿心细,招呼我们过去,指着石像跌落的空窟龛道:“你们看,这里面有眼儿。”

我和于人杰之前在洞庭湖的水下洞穴曾见过这种小孔。于人杰试着伸展了下拳脚,觉得无碍,让我们从旁掠阵,自己用铁丝去捣鼓那个小孔。铁丝长驱直入,小孔里头似乎很深。

于人杰皱了下眉,正打算拉长铁丝,我们耳边就听到“叮”地一声脆响。

我们瞬间神经绷紧,生怕又发生什么意外。等了有一会儿,洞壁又开始微微摇晃起来,头顶也不断有微尘飘落下来。文家兄弟拔腿就往石门方向跑。

于人杰冷声喝道:“快趴下!”顺势将文乙扑到了地上。我们也都第一时间趴倒在地,就听耳边“咻咻”风响,无数小指头粗细的利箭从那些窟龛中激射出来。

文甲反应不及,瞬间被扎成刺猬,连哼都没来得及哼一声,就缓缓倒了下去。

文乙面露痛苦,正要扑过去,被于人杰死死按住。

头顶乱箭射了足有四五分钟的样子,这才渐渐停歇。文乙推开于人杰,怒瞪了他一眼,似乎是责怪他触动机关,飞扑到文甲身旁,蹲下身子,看着他的尸身,欲哭无泪。于人杰讪讪地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查彩儿从旁安慰道:“小乙哥,人死不能复生,请你节哀。”

文乙眼眶通红,咬牙道:“说得轻巧,为什么死的人不是你们,偏偏是我大哥?”

查子儒见他出言不逊,就想为查彩儿出头。查彩儿拉住他,摇了摇头。

陈水寅闷声道:“文乙兄弟,我知道你心情难过,但你要明白,我八极子弟入了这行,就得随时有丧命的意识。查家既是你文家门客,这其中的情谊,相信不用我在这里多嘴。”

陈水寅这话不卑不亢,却掷地有声,文乙心中再怎么不快,也没法反驳,只闷闷地不说话。阿安见状叹息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你我不过苟且多活几日,又何必这般执念?乙子哥,你看开点。”文乙听他这么说,眉头微皱,起身看了他一眼,走到一旁去了。

查子儒一直冷眼旁观这一切,等文乙消停了,这才指着窟龛顶对我们道:“小于哥也不是没做成事儿,你们看。”我们顺势望去,见先前离我们二十多米高的栈道,不知何时竟自动降了下来,正好落在窟龛半弧形的弧顶上。借着地上经久不熄的火光,能看到栈道如同蜿蜒的蜈蚣一般,斜斜地冲洞顶伸展而去。我们稍定心神,便搭了人梯,让阿安先上去。

文乙执意带文甲的尸身离开,我们也没阻拦,帮着他把文甲抬到栈道台阶上。

我们背过身去,听见文乙边咬牙边用力拔去文甲身上的利箭。

栈道横木台阶有些古旧,脚踩在上面,木板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总让人疑心下一秒会不会踩塌。我们相互搀扶着,拾级而上,没一会儿已经爬到三十多米高的位置。这下看得真切,脚下流动的火光,分明勾勒出了一只麒麟的模样,看着既让人心惊又不由叹服。

果然和我想的一样,栈道尾端是道回廊般的盘山道,正好绕了洞顶一圈。我们站在回廊上,正好能看到洞顶上悬挂着的铁剑,密密麻麻有如剑林。神奇的是,不知道是光线太暗我们看不清悬吊的丝线还是别的原因,我们见那些铁剑竟似有磁铁吸附一般,悬浮在半空中。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朝。”阿安叹道,“如果石雕上刻字所说不假,那子午阴阳剑,绝对就在这万剑之中!藏剑之人,也深谙此道。”我们见那些古剑无论剑形、大小,几乎都一模一样,况且就算认出子午剑,也没法临空去取,心中怅然,想就此放弃。

于人杰突然道:“你们有没有觉得有点奇怪?”见我们都看着他,于人杰接着道,“这些剑虽说看起来都一样,但是真正相同的,却好像只有两三把。这是藏剑人故意这么弄的?”

我其实也有同样的感觉。这些剑虽然在做工和造型上如同一个模具上的产物,但如果仔细看,还是能分出微小的差别。剑锋、剑锷、剑茎、剑格,多少稍有不同。

奇怪的是,确实如于人杰所说,总有一两把剑,无论剑身还是剑柄,却完全一模一样。

更让我不解,甚至有些不舒服的是,尽管相邻的两把或三把剑相同,但总有一两把剑看起来有些模糊,显得很不真实。甩头定睛再看,那些剑却又切切实实地悬挂在那儿。

如此庞杂而缭乱的剑阵,想要从中找到子午剑,确实难于登天。

几个人讨论了半天,都不得要领。查彩儿说眼下找到文君要紧,这子午剑不要也罢,说完拉着陈水寅就想离开。陈水寅却站着没动,目光灼热地看着那些铁剑,转头问我们道:“你们有没有想过,这可能是复视效应带来的错觉。实际上,这上面的铁剑应该没那么多。”

于人杰没听懂他说的话,刚要问什么是复视效应,陈水寅却没打算解释,扬手让我们后退,照着他的样子做。查彩儿见他双手手指用力掰着上下眼皮,好像在做鬼脸,忍不住噗哧笑出声来。陈水寅却不以为然,让她赶紧照做。

我们见他胸有成竹的样子,也都跟着用力掰眼皮子。

这时我们就发现,先前如同剑雨般的剑阵,此时确实稀松了许多。在那些铁剑之中,分明有一把无刃的钝剑,高于其他铁剑,悬在洞顶正中央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