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二十五章 祥云观(2 / 2)


如传闻一般,李国公长得甚是英俊,于大宋皇族遗传的俊雅之外,另增了几分英气。他右首的国公夫人,小道士不敢细看。只粗粗一瞧,便觉得极是秀雅。

柔儿生得如此绝色,果然有其道理。

李国公细细看了番小道士,也极是满意,连连点头。他温和地说道:“可是天青子?”

“正是贫道。”小道士应道,然后恭恭敬敬地将度牒和戒牒,并龙虎山张天师的亲笔书信,用双手递了过去。

这些已经经上德道人确认过,绝无问题,所以李国公接过后,只是草草翻了一下,便递还给了小道士:“以后,便有劳你入住祥云观,为我国公府祈福禳灾,趋吉避凶!”

小道士一拱手:“自当尽力!”

初次相见,李国公和小道士并没有深聊,只是略谈了些道教的典故。

道藏三千,小道士读得虽然不多,但最常见的还是读过。并且因为山上确实无聊,能读的他都读得很熟,所以应付下两个居士,自然没问题。

再者,他口才便给,说来故事来那是娓娓动听。这些典故哪怕在坐的三人都听过,听来也觉得大是有趣。连国公夫人都忍不住抿嘴笑了几声,声音很是娇柔动听,颇有几分柔儿的风范。

相谈甚欢后,小道士便随国公爷前去恭王府。临行前,上德道人大是不舍,送了一支珍藏的紫竹箫不算,还拉着小道士的手,一再叮嘱他有空要来聚聚,小道士自是满口子答应。

骑着大黄马,小道士跟在马车之后,缓缓前行。川蜀少高头大马,他这马让国公爷都赞不绝口,对他更是高看了几分。

进了王府。恭王府占地果然极大,一路行处,小道士便看到有门脸四间,正殿六间,后殿四间,配殿那是更多,并且处处堂皇庄重,果然是皇家气象。

车马直行进后殿,这已是内院所在。再下去,便是后寝。

马车停下,李国公掀开窗帘,吩咐了几句,便有一个仆役跑过来,点头哈腰地将小道士引进别院。那儿正是祥云观所在。

祥云观的老道士得到报信,领着一个小道童,早就在那等着。这老道士姓李,府中的人都称他为“李老道”。

小道士和他见礼,以长辈之礼相见,李老道却连道“不敢”,只肯以平辈之礼论交,并一再言明,观中大小之事,一切尽凭小道士做主,他只负担所有的杂事。

小道士暗叹,这人虽然平庸,但到底活了几十年,道理还是明白的。

李老道年近五十,更有一口的方言,说起话来别人听来大是吃力,实在是不堪驱使。若非李国公念他在此多年,祥云观初建时便入住其中,当王府无主时也未曾离开,算得上是劳苦功高,他早就被赶出祥云观。

李老道也深知这点,所以一见面就把姿态摆得低低的,言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自己只是混口饭吃、混个地方住,绝不敢争什么权,夺什么利,使什么绊子。

那小道童年纪不过十一、二岁,是李老道的孙侄儿,连度牒和戒牒都没有的,更是说话都不敢大声。

不过半个时辰,恭王府的三管事就亲自领着几个男仆,将上等的棉被、道袍等一一送来。显是得了李国公的吩咐,这三管事对小道士很是恭敬,问寒问暖,无微不至。李老道见了,心中吃惊,看小道士的眼里,更是多了几分小心。

一切安排妥当后,小道士转了转。这道观是私家道院,不过一重。但重修后,建筑高大,很是不凡。连厢房都有四个,足够使用。

李老道将最好的一间厢房让了出来。那厢房宽敞,开有大窗,窗外隐见后花园一角。一眼看去,风景甚是怡人。小道士自是满意。

这道观所在,为取“静”,与别的院落都有段距离。颇有种,虽在闹市之中,却远离尘世的味道。王府中人极少来这边,不过是一个妇人,送上每日三餐。小道士耐着性子听这妇人说了好多,才确定了一件事:府中这个月来,除了昏迷了近三个月的大小姐忽然苏醒外,便无别的大事发生。

没大事发生,这就是好事。再想想那日国公爷和国公夫人的神情举止,小道士于是确信,柔儿至少没有遭逢大难。这便够了!

此地清静,放下心来的小道士便开始用功。每日里静坐练功,诵读道经。累了疲了时,便会吹箫自娱,日子过得清静自在。

这样清静了七八天后,小道士心中开始着急:

算算时间,许若雪早三天前就该抵达重庆府,现在想来正在客栈中等得焦急。自己总得想个法子出去一趟,跟她见个面。

还有,这么些天了,柔儿那里还是半点消息都没,也不知道她到底怎么样了?

不行,自己必须得想想办法。不然这样傻等下去,什么时候才是一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