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九章 投送力量(1 / 2)

第三十九章 投送力量

.第三十九章投送力量

因为中国海军没有严格按照“华盛顿条约”的上限打造航母战斗群,所以6战队的建设更加引人瞩目。按照“华盛顿条约”规定,所有排水量过一千吨的登6舰艇,不管是编在海军名下,还是归在6战队名下,也不管6战队是否是独立兵种、或者是军种,都得算在海军舰艇名录内。

也就是说,登6舰艇也要占用海军舰艇的总吨位。

相对而言,中国海军在登6舰队上下的功夫过了航母战斗群。

这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在内。

在海军中,登6舰队一直是短板。到第一次印度洋战争时,中国海军的登6舰艇总吨位还不到十五万吨,不到舰队的百分之二十。在美国海军中,这个比例为百分之四十五,几个欧洲国家的海军也在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之间,连俄罗斯海军都为百分之三十。由此可见,中国海军的登6力量相当薄弱。

当然,这是历史原因。

在第一次印度洋战争之前,中国海军只能算得上是“黄水海军”,即只能在靠近本土的海域活动,不具备远洋作战能力。因为没有作战方面的需求,所以中国海军也就不太重视登6舰队。

别的不说,在俄罗斯都咬紧牙关建造两栖攻击舰的时候,中国海军仍然以船坞登6舰为主,没有一艘真正意义上的两栖攻击舰。在第一次印度洋战争期间,用于攻打布莱尔港的大部分舰艇都是船坞登6舰。

此后,中国海军才开始重视两栖登6力量。

说得准确一点,是在牧浩洋担任6战队司令之后,两栖舰队才得到高度重视。

也正是如此,中国海军的两栖登6舰队是一支非常“新”的力量,大部分主力舰艇的役龄都不到五年,而且计划中组建两支两栖登6舰队的半数战舰还在建造之中,大部分都要等到二零三四年才能服役。

这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台湾岛”号与“海南岛”号两栖攻击舰。

去年年底,“台湾岛”号正式下水,“海南岛”号也在今年年初下水,舾装工作将进行到二零三三年底,预计在二零三四年六月底服役。

作为中国海军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两栖攻击舰,“台湾岛”级的技术标准非常高。

在设计的时候,牧浩洋就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战术指标:综合作战能力不低于美国海军的“硫磺岛”级两栖攻击舰(为二零一三年服役的“硫磺岛”级,在此之前,美国海军还有一级两栖攻击舰被称为“硫磺岛”级)。

高的战术标准,对应的是高的技术标准。

“台湾岛”号的标准排水量为三万八千五百吨,“海南岛”号过了三万九千吨,满载排水量都在四万六千吨以上。与其他战舰一样,“台湾岛”级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理念,标准配备下能搭载四十多架作战飞机、以及一个加强6战营的全部装备与官兵。一般情况下,舰载机为二十八架倾斜旋转翼飞机与十八架直升机,或者搭载二十二架大型直升机与十八架武装直升机。

当然,两栖攻击舰的综合作战能力,关键不是载机数量。

执行两栖登6任务时,除了搭载倾斜旋转翼飞机与直升机之外,“台湾岛”级还能搭载两艘运载能力为一百二十吨的气垫登6艇、或者四艘运载能力为五十吨的登6艇,或者八辆两栖战车。

在登6舰队中,两栖攻击舰相当于航母战斗群里的航母,为核心战舰。

以美军的登6战术为例,在登6作战行动中,两栖攻击舰除了投送作战部队之外,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在登6开始之后,出动舰载机,为上岸的6战队提供火力支援,并且协调指挥其他登6舰艇。

显然,两栖攻击舰是核心,却不是全部。

在一支登6舰队中,除了至少得有一艘两栖攻击舰之外,还应该包括两到三艘综合登6舰与两到三艘船坞登6舰。

与两栖攻击舰相比,综合登6舰重点突出了兵力投送能力。

为此,中国海军还建造了四艘“平壤”级综合登6舰,前两艘“平壤”号与“开城”号将在年底服役,后两艘“元山”号与“咸兴”号正在舾装、预计在二零三四年服役,将分别配属给两支登6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