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十三章 继续打(1 / 2)

第五十三章 继续打

.那艘“苍龙”级潜艇确实被击沉了,只不过不是被反潜直升机击沉的。:bo2打)

攻击**潜艇的是一艘为东海舰队护航的o93型攻击核潜艇,当时正好在东海舰队西北方向上。

收到周渝生下达的命令后,该潜艇立即转向迎战。

与“海龙”号不同,在搜索**潜艇时,攻击核潜艇的方法更加直接:使用大功率主动攻击声纳。

因为排水量更大,电力供应更加充足,所以攻击核潜艇能够使用直径更大的球形声纳。

对潜艇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优势。

虽然受鱼雷射管布置方式影响,o93型没有采用美式艇,而是像俄罗斯的核潜艇那样,把球形声纳安置在艇底部,从而限制了球形声纳的直径,也就限制了功率,但是与常规潜艇上的球形声纳相比,仍然大了许多。

使用主动攻击声纳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对付近距离目标时,进行直接照射。二是对付远距离目标时,利用平坦海底与海面反射声波,进行间接照射。在战术使用上,为了不被对方现,往往选择第二种使用方法。如果距离实在够近,被动声纳就能为鱼雷提供足够准确的火控数据,没有必要使用主动声纳。

因为**潜艇离东海舰队大约有八十公里,离那艘o93型也在四十公里以上,所以在使用主动声纳时,核潜艇选择了间接照射。

经过海底与海面数次反射,声波照射到**潜艇上的时候,已经很微弱了。

事实上,人耳听不到主动攻击声纳出的低频次声波,只能听到本艇上的设备共振时出的声响。

这种声响,足以让任何一名潜艇兵胆战心惊。

因为经常与美军举行联合演习,而且**海上自卫队的潜艇主要参加反潜演习,所以**潜艇兵非常熟悉主动声纳产生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这种声响告诉**潜艇兵,现他们的是一艘攻击核潜艇!

虽然从声波传来的方向,可以大致判断,那艘核潜艇在西南方向上,而不是东边,也就是说之前交战的不是核潜艇,但是这个判断不足以确定敌艇的距离,甚至无法知道敌艇正在朝哪个方向航行。

要知道,声波在海里传播四十公里,大概需要半分钟。

以攻击核潜艇的度,半分钟内能航行三公里左右。

当然,关键是,那是一艘攻击核潜艇!

**潜艇尽了最大的努力,可是在已经暴露行踪之后,以常规潜艇的度,根本无法逃出主动声纳的探测区域。

大约三十分钟后,也就是五点三十分左右,两条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终结了**潜艇兵的逃生希望。

这场战斗再次证明,在核潜艇面前,常规潜艇仍旧处于被动挨打的尴尬境地。

虽然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汪誉涵指挥的“海蛇”号创造了一个奇迹,击沉了一艘“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但是那场战斗具有特殊性,即“海蛇”号一直没有暴露,而美军潜艇过早暴露行踪。如果态势相当的话,被击沉的肯定是“海蛇”号。在同时进行的另外一场潜艇对抗战中,萨非墨指挥的“海龙”号就没占到便宜,如果不是命大,恐怕“海龙”号早已长眠海底。

当然,这场潜艇对抗战,也与弹药有关。

o93型攻击核潜艇用来攻击**潜艇的,正海军最新式的重型反潜鱼雷。

与航空动机一样,**的鱼雷技术也存在很多短板,甚至比不上航空动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得依靠从俄罗斯购买的鱼雷。

第二次朝鲜战争,让**海军认识到了鱼雷的重要性。

可以说,在全面电磁战的环境下,鱼雷是最有效的潜艇用弹药,作战效能远远过了反舰导弹。

战争结束后,利用与俄罗斯加大军事合作范围的机会,**海军开始改进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

先选择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而不是五百三十三毫米鱼雷,除了前者的库存量不太多、便于弹药更新之外,也与**的技术基础实力有关。即在技术不够的情况下,直径更大的鱼雷更容易改进。

四年不算长,也不算短。

年初的时候,新式六百五十毫米鱼雷刚刚交付海军,进行军队测试,即服役前的各项装备性能测试。

可以说,新式鱼雷刚好赶上了这场战争。

与之前的鱼雷相比,新式六百五十毫米鱼雷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了使用奥托燃料的热动力系统,使鱼雷的最大度提高到七十节,并且能以四十五节的度航行七十公里,或者以七十节的度航行四十五公里。

这个射程,绝对不算近。

虽然与最新式的k48相比,仍然稍微差了一点,但是比起其他重型鱼雷,即便是俄罗斯的同型号鱼雷,也有明显优势。

巨大的射程,赋予了更高的战术灵活性。

在攻击**潜艇时,o93型攻击核潜艇同时射了两条鱼雷,而且一快一慢,快的用来追击**潜艇,慢的则用来击沉**潜艇。

完成攻击后,o93型用高频通信声纳向邻近的反潜直升机汇报了战果。

消息立即给旗舰,周渝生在第一时间调整了潜艇的战术任务,让“海龙”号返回大隅海峡,那艘o93型攻击核潜艇则前出到冲绳岛附近,均以攻势反潜的方式,在**舰艇必经之处设伏。

既然战争已经爆,就没有必要缩手缩脚了。

周渝生把消息送到司令部的时候,指挥中心里的官兵都很兴奋,只有腾耀辉一言不的坐在司令官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