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八十七章 陡生变数(1 / 2)

第一百八十七章 陡生变数

.不能走海路,就只能从空中撤退。

美军不缺运输机,不但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战略运输机群,还拥有上千架3o这样的战术运输机。按照美军的标准,能在二十四小时之内,把一个全副武装的快反应旅送到五千公里之外。从金策到韩国,也就几百公里,就算空运一个6战师,也只需要动用一百多架7,就能在一天内全部撤走。

题是,空运更容易受到攻击。只要志愿军把握住机会,一枚携带了电磁弹头的导弹就能干掉数十架运输机。

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

皮特上校想不出来,恐怕也没人想得出来。

不管怎么说,来自空中的威胁都可以预测,而且运输机的度也不慢,至少能在导弹落下之前飞行数十公里。

需要防备的,只是志愿军的大规模电磁袭击。

想好之后,皮特上校立即进行部署。

抵抗电磁袭击的最好方式不是主动攻击,而是想方设法的消耗掉志愿军的电磁武器。

有迹象表明,志愿军的电磁武器不多了,不然在第一6战师向金策退却的时候,完全可以用一次大规模电磁袭击让第一6战师的主战装备全部瘫痪,没有了主战装备,第一6战师就算到了元山也无法担当重任。如果志愿军及时出手,已经到达咸关岭的第一6战师很有可能回不了金策。

如果能够证明志愿军已经用光了电磁武器,就能用空运的方式把第一6战师撤出来。

为此,必须采取行动。

当天晚上,联军就动了自地面战争开打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夜间空袭,接连出动了近两千架次的作战飞机,一些靠前部署的战术航空兵连续出动了四次,即便是靠后部署的作战飞机也出动了两次。

因为猛烈空袭全部集中在东北方向上,所以看上去很像在为第一6战师突围做准备。

受此影响,在第一时间里,母祁铁没有准确判断出联军的作战意图。连黄峙博都认为联军是在故意制造混乱,想让志愿军认为第一6战师将从金策突围,结果他只命令第十六集团军加强对金策的包围力度。

黄峙博并不担心第一6战师突围,从金策到元山可不是一段很短的路程。

重要的是,在此之前,黄峙博收到周渝生从清津来的消息,第一批两艘o39型潜艇已经到达清津,6雯在做了初步检测后,认为可以为五百三十三毫米重型鱼雷配备一枚小型火箭战斗部,并且为火箭安装上经过改进的小型电磁弹头,足以破坏方圆五公里内的所有电子设备。

这条消息,让黄峙博吃了颗定心丸。

只要潜艇出动,第71特混舰队将自身难保,也就不可能掩护第一6战师撤退了。一切顺利的话,美军会在丧失逃跑机会的情况下向志愿军投降。如果能够让一个6战师投降,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也是政治上的胜利。要知道,美国建国之后,在经历的所有战争中还从来没有整师投降的记录。

到了二十一日上午,联军的空袭强度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提高了。

重要的是,空袭范围不再局限于金策附近,而是延伸到了志愿军的战线后方。在清晨的第一轮轰炸中,一队美军的f15e战斗机甚至用防区外弹药轰炸了江界,一队韩军战斗机甚至向新义州起了冲击。

情况明显不对劲,如果美军只是用空袭作为掩护手段,没有理由扩大空袭范围。

黄峙博有点担心,却说不出为什么担心。

到中午的时候,从丹东赶来的李明阳终于让黄峙博知道,他为什么要担心了。

二部已经收到确切情报,大批美军运输机正在向韩国的各个机场集结,已经确定的就有上百架7c与近两百架3oj。更重要的是,这些运输机在到达韩国时,只有少数运载了作战物资与武器装备,绝大部分都是空载飞行。也就是说,它们不是在向韩国空运作战物资,而是准备运走什么东西。

虽然觉得不大可能,但是黄峙博不得不相信,联军准备从空中撤走第一6战师。

两个小时后,二部来的第二份情报证明了黄峙博的猜测。

美军正在拓展金策郊外的机场,而且临时构筑了上百个停机位,而第一6战师正在分批次向机场集中。后方,第一批运输机已经起飞,由内线提供的情报表明,这批运输机不是空载出,而是载着全副武装的韩军官兵。

显然,联军打算用韩军顶替第一6战师。

原因很简单,任何撤离行动,都需要部队断后,而留下来断后的部队,要么在完成任务后向敌人投降,要么分散突围,肯定不可能跟随撤退部队离开。美军不想做出牺牲,只能让韩军来承担最后的使命。

没过多久,在中国本土上空巡逻的预警机现了飞往金策的运输机群。

阻止这批运输机肯定来不及了,但是不等于没有办法阻止第一6战师逃跑。

第一批运输机群的规模并不大,只有大概二十架7c,搭载的韩军官兵不会过两个营。

显然,联军仍然有所忌惮,害怕志愿军手里的电磁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