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百零三章 李世民来了(2 / 2)


这时长孙无垢也坐着车上来,李承乾再次跪倒给母亲请安。长孙无垢从车上下来,拉着李承乾的手不住地嘘寒问暖,眼泪连连。

李世民笑道:“观音婢,群臣都在这里站着,咱们就不要让大家久等了,还是先进城再说。”

长孙无垢舍不得孩子,拉着他上了自己的凤辇;然后李世民一声令下,大家进了建康城。

此时的建康再不比三年前,城中熙熙攘攘,比之长安也一点不差;听说陛下要来,街道的两边挤满了人,士兵们不得不手拉手维持秩序。

李世民骑着高头大马,身穿龙袍,他来了兴致不住地向旁边山呼万岁的百姓招手。

等进了节度使衙门,里面早就准备好了,各处都收拾的十分整洁,李世民在节度使大厅里招待了大家,听取了他们的汇报并对他们的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

等宴会散后,李世民让李承乾代他将众人送走,他们在李承乾的书房落座。这座书房十分宽阔,里面已经堆满了各种书籍,在书房的一角还放置着几座金灿灿的奖杯。

李世民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他走上去拿了起来,发现触手甚重,好像是黄铜打造。在杯座上刻着“李承乾在贞观8年游春诗会获得优胜奖”。

李世民哈哈笑道:“承乾,这是怎么回事,跟我说说?”李承乾脸一红道:“父皇,这也是程郡王的建议。为了让大家重视文化,增加文学风气。我们在各个节日都举行一些诗会、文会。”

“哦,这个你再信上到时与我们提起过,这么说你也参加了?”

“是,孩儿也去凑了个热闹,即兴赋诗一首,还赢了这个奖杯。”

李世民大笑道:“好啊!来念给父皇听听,也让我看看你和老师学的怎么样?”

李承乾答应一声朗声道:“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李世民眼睛一亮道:“妙啊!承乾这首诗做的确实不做,当得起这个奖杯。这首诗工巧奇特,别看生面;看似只是用物寓人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

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不错!这是不错!”

李泰一向以文采著称,现在虽然才八岁可一样经常得到父亲的夸奖,他听到父亲不住口的夸奖大哥,心中有些吃醋。他奶声奶气的操着童声道:“父皇,父皇,我也会做春天的诗,我还会做四时的诗,父皇你听着。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李世民哈哈笑道:“青雀,记忆力不错,小小年纪就把这首诗背过了,也一样值得夸奖。”

李承乾从书架上拿起一座小的铜杯交给了李泰道:“青雀好厉害,哥哥小的时候就背不过诗,没有少被父皇责备。来这个奖杯送给青雀。”

李泰拿着奖杯兴奋地满屋子乱跑,李世民偷眼看看自己的这个大儿子,怎么看怎么觉得满意。

李世民又问了一些江南和岭南的情况,李承乾全部对答如流,而且分析起来头头是道,还都能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让李世民听了不住地称赞。

这时有婢女端来不少的南方水果,李承乾连忙给父母包去了果皮,恭敬的递了上去,然后后取出几个新鲜的送个两位弟弟。

李恪和李泰一开始还吃的新鲜,不过没有两下就厌烦了,将啃了一半的香蕉放在了桌子上。

李承乾也不嫌弃,三口两口就吃了个精光。李世民一愣道:“承乾,这里还有很多新的,为什么要吃他们剩下的?”

“父皇,这些都是农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俗话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百姓们实在是太苦了,我们不应该浪费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