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百七十六章 叹为观止(2 / 2)

“五哥真是太谦虚了。”

众人在鸡林州呆了将近一个月,然后坐着海军的大船来到了倭国。瀛洲的第一任总督凌敬帅人前来迎接。在迎接的队伍中还有迁移过来的奚部落含珠等人。

倭国的占领时间更长了一些,在这里大家随处都可以听到有儿童再用汉语朗朗阅读。他们的发音十分标准,几乎分不出是中原人还是倭国人。

对于倭国人的教化改造一直是程知节重点关注的,他一来没有问凌敬这里的民生情况,而是让他带着直奔学堂,看看这些倭国人教化的如何。

等视察完毕之后,程知节很是赞扬了一遍凌敬,接着才开始询问倭国人的民生收入。

瀛洲的百姓很多都已打渔为生,渔业也是瀛洲的第一大产业。就在近期他们意外的捕捉到了一条十几丈长的大鱼,说是要献给伟大的皇帝陛下。

李世民一听就来了兴趣,他带着众人来到了海岸边,果然发现这里正躺着一条十几丈长的大鱼,人站在它的面前就像冬瓜面前放了一只鸡蛋。

李世民等人哪里见过这种庞然大物,围着转了好几圈赞叹不止。

程知节问凌敬:“这只鲸鱼你们是怎么捕捉上来的?”凌敬偷偷一撇嘴道:“这家伙力大无穷,就是我们海军战舰都不敢随便靠近。那里是这些渔民捉得住的。是这家伙自己找死跑到了海滩上。”

程知节一听哈哈大笑。等他们一直都看够了,这才有人上来一点点的斩杀分解;分给在场的众人。

李世民对程知节道:“五哥,你说这是什么鱼?怎么能有这么大?会不会是海龙?”

程知节道:“海洋这么大,什么珍惜的东西没有?即便是海龙,这不也上岸来拜望你这位真龙。”

众人一听一齐大笑,李世民更是心情舒畅,笑声直上云天。

他们在瀛洲带了一段时间,然后坐船经过琉球,最终在岭南番禹着陆。在这里李靖和张出尘早就在海边列队迎接。

“三哥,才几日不见却更加的精神了。”程知节和李靖一见面就开起了玩笑。

李靖哈哈笑道:“五弟这是无官一身轻,却更加的心宽体胖了。”众人一起哈哈大笑。

李世民看着港口停满的商船,还有人不停的在装卸货物,不由感叹道:“李将军真是有变沧海为桑田的本事。以前的不毛之地,蛮夷之处;现在竟然如此繁华,连我的长安也是自愧不如。”

李靖连连摆手道:“惭愧,惭愧,这可不是我的功劳。这个地方是商船拉出来的繁华,我根本就没有做什么?估计换了任何一个人,只要用心都能做好。”

李世民不住点头道:“李将军这句话说得好!用心!很简单的两个字却是一个人生的态度,用心不容易啊!”

李靖道:“陛下谬赞了。不过说到成绩我却要带大家去看一个东西。”众人一听十分好奇,随着他进了都督府。

他拿出三袋子稻米对大家道:“陛下,各位,这是我们今年的收的稻米,大家可以看看。”

众人凑上前一看这些稻米品相一般,距离贡米的颗粒晶莹饱满相差很多。

李靖看到大家惊讶的样子笑道:“各位看这些稻米并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可是你们可知道这是我今年三次的收成。我们这里气温很高水稻可以一年三熟,经过我们的培育亩产达到三石,一年三熟,每年的亩产就是900石,大约一千斤。”

众人一听去给全都大惊失色,呼啦一下子围了过来,像是在看什么稀世珍宝。

李靖接着笑道:“用这种稻种我们逐渐在岭南试验过,虽然一年三熟很难,可是做到一年两熟是绰绰有余,在江都也能保证一年两熟。而且江南地带水利充沛。

只要咱们开发好了江南,到时候江南一熟,天下丰足;百姓就再不会饿肚子,也不会再有饥荒!”

李靖几句话说的掷地有声,铿锵有力;众人听了无不惊骇;李世民更是退后一步,突然对李靖一躬身深施了一礼道:“将军这是大功德!朕替天下苍生,拜谢将军!”

李靖赶紧闪身躲开,接着还礼道:“臣亏不担当,这都是臣应该做的,臣不敢居功。”

李世民的等人又在岭南呆了大半个月,重点对一年三熟的稻谷和来往的商船进行了考察,然后满意的离开岭南回到了长安。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