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十二章端门复试(2 / 2)


但却遇上朝廷废除郡守征辟郡功曹以上的官职的权利,权归中央,连上丞相诸葛亮自己都放弃征辟开府权,普通郡守又如何敢反抗。

阎宇出仕梦想随之泡汤,想要出仕唯有郡中小吏,但小吏工作辛苦,收入微薄,又如何能养得起全家。

不过幸运的是,朝廷取消郡守征辟权同时,也下发扩大举孝廉人数诏令,每五万口之郡每年可举一人,不满五万人之郡也可见举一人为孝廉。

口不足五万的牂柯郡也获得举孝廉的机会,阎宇思虑再三后,决定入籍牂柯郡,并向马忠请求举自己为孝廉,让自己前往成都参与选试。

得愿的阎宇以自己出身荆州士人的优势,比其他益州士人更为知晓当今天子与上丞相治国所重何家思想。

唯法家尔,法家又以何为重,齐法家也!

阎宇信心满满,提笔下文,埋头于题海之中。

刘禅见复试开始,起身背手,漫步在考场之中,唯恐惊动考生。

刘禅低头看着左手侧士子的试卷,一眼望去,见是儒学科,便知晓其大概是巴蜀人士。

荆州士人多考文吏科,巴蜀士人多考儒学科。

这并非巧合,乃是刘禅与诸葛亮设计之初便想到的。

巴蜀之地多崇尚今文经学,如秦宓、杜琼、周群等老一批的巴蜀士人多习今文经学,当然少部分年轻学子不喜今文,特意远道而出蜀,向荆州、关中学习古文经文。

嗯!刘禅自己的好友谯周便是三国古文、今文经学集大成者。

而外来的老刘及荆州士人很多都是学古文经学, 如二爷关羽所治学的春秋,便是古文经学;丞相诸葛亮也是古文经学学者,包括老刘与刘禅自己也都是古文经学爱好者。

巴蜀士人不太喜欢荆州外来人也能够理解,统治阶级治理、治学理念与大部分巴蜀士人产生不匹配,两者之间无异于产生割裂。

老刘去世后,刘禅登基以来,不断地缓和这种紧张的关系。

第一、刘禅设立武担学宫,拉拢今文经学学者入驻,也同时给予巴蜀士子接触古文经学学者的机会。

第二、推出阳嘉新制,扩大举孝廉人数,让蜀地士子参加考试。

毕竟考试无异于是最好逼迫士子接受不同思想的方法,让其认同与了解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

但是为保证政策更好地实施,选试两科中。刘禅特意给巴蜀士子留条路,儒学科以今文经学为主,古文为辅,又夹着点齐法家思想,让其成为巴蜀士子首选科目。

而文吏科毫无疑问地设计成为荆州士人或少部分巴蜀士人首选科目。

刘禅站了一会,见巴蜀士子所言空洞,心中暗自摇头。便继续往前走,一路希望发掘有才之人,而看至一士子卷子时,刘禅突然止住脚步,认真查看其内容。

阎宇正准备提笔答题之时,方才发觉桉旁有一人看着自己的卷子,抬头相看,瞬间愣住,大汉天子!

阎宇一惊,脑海一片空白,不知是否需要行礼,瞬间呆滞住了。

刘禅见状,上手移动试卷,查看其姓名。

见其乃是阎宇,刘禅愕然半响,随后轻轻一笑,背手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