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4章虐杀(2 / 2)


  这是巢县集训的结果,新战术又改变了不少,也就是如今肖勇下达的命令。第一小队的枪开始瞄准那五十个鬼子,第二小队、第三小队也都在瞄准。

  肖勇举起枪,看着距离他的中队不超过一百五十米的鬼子,手里的步枪发出了清脆的响声,一个鬼子一头栽倒。

  砰砰就是五十枪,果然,如此射击,鬼子也只是倒下一半,剩下的鬼子也在第一时间卧倒,举枪还击。

  可惜,第一小队并不开枪了,而是低下头,鬼子的还击也就没意义。这时卧倒的鬼子身体一停顿,无论是趴着还是站着,没有掩体是挡不住地势略高伏击者看到的。第二小队的枪响了,一个小队的鬼子,只剩下不足十人。

  日军害怕了,他们不动,只能是被打死,站起来向后撤退,而不是站起来跑,这一点体现了日军良好的军事素质。

  反击的子弹射击也很准,但错误恰恰就在这个很准上。雪狐在哪个地方开枪,那里就有枪口硝烟,鬼子的反击也就向那里打回来。

  这是基本的常识,薛茹的战术理念就是建立在这些常识上。如果是连续射击,士兵还在这个地方开第二枪,必然遭到鬼子反击。如果此时不开枪,会出现火力中断,而鬼子也可以从容还击,变换战术动作。

  雪狐的第二次开枪并不是原来的地方,士兵打完一枪,就低下头伏下身子,根本不开枪,而开枪的是另一处阵地,另一个小队。

  雪狐在阵地排列上出现变化,三个小队一个中队,并不是集中在一起,或者排成一线,而是分作三个集团,这样,每一次开枪是一个小队。

  第三小队的枪响了,鬼子再也没有一个站起来的,第一中队每人开出一枪,是一百五十多颗子弹,一个小队的鬼子全部报销,连跑回去报告的都没有。

  后面只是距离几百米的大队长村中明树也被吓一跳,只有三次射击,每一次的射击枪声密度不大,虽然一个小队被消灭,但证明阻击人并不多,有军事作战经验的村中明树立即做出判断。

  又是一个利用常识误导的错误,既然是小股部队阻击,村中明树当然不可能下令撤退,第一反应是冲过去进攻。

  指挥刀一指,一个中队鬼子向前冲去,公路上并没有工事,他们在向两侧进攻,想掩护中间大队通过。鬼子被中间前面的阻击影响,自然忽略了两侧靠上来的兵力。

  两个中队三百多人,加上部分侦察队的,四百人以最快的速度向公路接近,两侧地形并不险要,也没有什么工事之类的东西,等日军发现两侧靠近的部队时候,他们迎来了暴雨一样的机枪扫射。雪狐是撤掉大部分机枪,但轻机枪还是保留一个小队两挺,此时两侧的机枪不是点射而是连射。

  虽然不多,十几挺机枪的连续扫射,子弹也像雨点。不是为了杀伤多少人,而主要是掩护向前冲击的部队。在强大的火力压制下,日军只能是卧倒还击,组织火力反抗。薛茹争取的就是这一点时间,一二百米的距离,也就是不足一分钟时间。

  从上坡向下冲,这点距离是非常快的,眨眼之间就冲上来。日军在公路上行军,部队是排成一条长线,无法形成密集火力,被雪狐两侧的中队冲到近前。

  正面进攻的一个中队鬼子,也遭到肖勇的阻击。鬼子正在进攻,身后遭到伏击,必然要回头注意后面,抓到机会,肖勇喊道:“机枪扫射,四四编队,冲啊!”

  第一中队也开始反冲锋,这么干净利索迅速的冲锋,让日军有些反应不过来,双方撞到一起。

  战斗在短短的时间变成白刃战。被保护在中间的村中明树大佐很奇怪,这是大白天,两侧和前面多少部队他知道,也能看清楚。对方不过四五百人,自己是两千来人,进攻青龙寨伤亡并不大。这支部队怎么是冲锋进行白刃战,他们以为一个人能杀掉四五个皇军吗?一个拼一个,支那人也不是对手。

  一开始,巨大伤亡让他惊慌,这时反而冷静下来,下令拼命战斗,消灭这些不知死活的支那军,刺刀战是皇军的强项。

  村中明树没什么特殊反应,派人通知后面的炮兵大队也参战,他要以优势兵力,全歼这支服装奇怪,看不出是什么部队的中国人。

  这时候看出来薛茹确定这里为战场的原因,公路两侧是平缓的荒地,地势有些开阔,其实对日军有利,毕竟他们人多,但那是不了解雪狐的战术。

  雪狐的四四编队来自林帅的三三战术,那就是拼刺刀的时候,三人一组,可以有效保护后背,三个对一个。

  如果是陷入四面混战,这个编队也有弱点,那就是鬼子可能人多,四面围攻,变成还是一个对一个。

  薛茹敢用四比一兵力和日军混战,那就是她的四四编队,并不是四把刺刀,而是三把刺刀,一个用手枪的士兵。

  用手枪的士兵几乎全是双枪,那就是手里两把盒子炮。他不用担心自身安全,有三个人保护,他只要盯住鬼子,用手枪支援就行。

  这时,双方掺杂到一起,最远的距离也不过三五米,而每一个战队也不管远处,只是自己的周围,哪个地方鬼子多向哪个地方靠拢。用手枪的人和鬼子也就几米远,最多不过十几米,哪有打不准的。如果开枪快的,连四周的三个士兵都没机会用刺刀,鬼子还没有靠近就被手枪击毙。

  有些还可以远距离支援别人,几个鬼子端着刺刀正向其他一组雪狐队员进攻的,后背却飞来子弹,把他们打倒。

  鬼子方面却没有这种战术,刺刀战是单兵行为,每个日军端着刺刀寻找中国军队拼杀,可他们碰上的是刺猬,根本没用,如此战术除非鬼子也用枪。

  可他们不能用,三八步枪射程三四百米,这时候开枪,那是连他们自己人一起打。再说,步枪里子弹也有限,又长又笨,不举起来是没用的,还得拉动枪栓子弹上膛,可雪狐哪给他举枪的时间?

  再说,鬼子也没那习惯。炮兵大队八百多人也投入战斗,在这个不知名的地方上演了一场屠杀式战斗,只有四五百人的雪狐,虐杀两千来日军。

  鬼子的数量急剧减少,面对这样的战术,村中明树傻眼了,直到一颗子弹击中他身边的汽车,他才明白过来,大喊:“撤退。”

  可是向哪撤?逃回青龙寨吗?想回池河,第一中队挡在前面,他也得能过去。

  愤怒,不甘又无奈,村中明树呆呆的看着战场,他也弄不明白这是哪冒出来的部队,军装这么奇怪,根本不是中国军队任意一款军装。看着战场上皇军士兵所剩无几,开始四散逃命。他悲哀的一下跪倒,抽出指挥刀向自己的腹部刺去。可是,刀刚刚刺进去,一颗子弹击中他头部,村中明树自己都不知道,这算不算剖腹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