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零五节 种木耳(2 / 2)


但这句话在这个时代来说,有些太惊人了,既便是至亲,小婉也不会这么鲁莽。

张陵认真地答道:“我们不能,但是朝廷呢,就算改变不了所有人的生活,至少能够让沧州的百姓得到改变。”

“书呆子。”

小婉微微一笑。张陵可不是书呆子,他文武双全,懂得变通,否则也不会如此受上官的赏识。

“呵呵,我是书呆子,所以才需要贤妻指点一条明路。”张陵也不生气,双手扶着小婉的肩膀笑嘻嘻地说道。

“穷则变,变则通。你既然都想到了明‘路’,那怎么就不知道变通呢?”小婉笑道。

“你说的是――”

张陵突然想了起来:“码头?”

“当然先要将码头建起来,就跟你整顿沧州城一样,如果不是先将沧州城的环境治理好了,那些商人又怎么会来,码头同样是这个道理,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小婉说道。

“还有呢?”

张陵追问。

“桌子摆好了,客人上桌了,那就该上菜了,你现在想的是应该给客人提供菜。”小婉说道。

“菜?”

张陵沉思起来,沧州有‘菜’呢?他当然不会真的以为小婉说的是沧州铁狮子头,但他确实是没有想到过这一点。

“对。你不能指望着商人们自己整货物来,商人们将本求利,你应该想想沧州有东西可以往其它地方运。”小婉提醒道。

“金丝小枣?”

张陵灵机一动。

“没错。还有盐、海鱼、我们马上就要种植的木耳、蘑菇,玻璃大棚的菜,沧州有没有矿?可以找一找,当光修路、建码头不行,要有吸引力的话,还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东西。”小婉说道。

“可沧州现在没有太多的东西,而且你的木耳不知道时候才能够长出来,玻璃大棚的菜冬天才能够出来。”张陵依然皱眉。

“再想一下,河北可不只沧州一个地方有特产,你的目光不要只看着沧州,完全可以将沧州作为河北的一个交通枢纽。”小婉说道。

“交通枢纽?”张陵轻轻重复道。

“对。”

小婉取一张纸,在上面划了一个圈,“这是沧州,这里的码头可以到其它地方,河北各地的道路都通向沧州,只要将各地的特产都汇聚到沧州,这货物的种类自然就多了。”

“可是……从陆地也可以运这些货物。”张陵皱眉道。

“如果仅仅是河北内地,当然是陆上或内河运输最为方便。但你不要将目光局限在河北,要让大唐的其它地区也能够享受到河北的特产,走海路不仅快,而且货物的损失比较少。”

小婉将海上贸易的好处说了千千万,就差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总结了一遍,其实唐朝挺注重海上贸易的,尤其是与日本的海上贸易,在当时还是相当发达的。而在陆地上,在南北朝时期,中原已经开始与阿拉伯地区进行贸易,到了唐朝,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

大约半个多月左右,张南命人带着一个铁桶来见小婉,里面已经生满了菌丝,感觉上时间似乎有些提前,估计是没有精确控制温度的原因。

“夫人,这样行吗?”无错不跳字。张南忐忑不安地问道,在他看来,这就是‘长毛’了,表明东西坏了,担心小婉训斥。

“挺好的。”

小婉点点头:“张南,耳木准备好了吗?”无错不跳字。

“是,耳木都准备好了,庄子也收拾了。”张南回答道。

那天跟张陵说了买庄子之后,第二天就让云飞扬帮忙在外面买了一座庄子,里面原本就有几名下人,小婉又让张南招了几个人,将庄子按种植场的要求布置好。

“用高纯度的酒精消毒,然后将菌种塞在耳木的孔里,一定要按紧,按紧之后将预制的树皮盖盖上,不要露出缝隙。”小婉吩咐道。

“是,夫人,就这样吗?”无错不跳字。张南问道。

“菌种接种之后,就应该上堆发菌,将接菌的耳木按‘井’字形或‘山’字形堆垛,同样要注意温度,还有湿度,当菌丝已伸延到木材表面并产生少量耳芽时,再进行下一步。”

“是,夫人。”张南恭声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