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十章 学霸鉴宝

第七十章 学霸鉴宝

“小伙子,谢谢你了,省得我再跟这些小鬼子磨牙。”老张笑了下,这话里的意思很明显,你这人情我接下了,有什么要求的话,我这边会尽量满足,但也别提太过分的要求,毕竟这个人情重量有限。

“小兵子,这位就是别宝斋的老板,叫他老张就行。老张,这位是孙兵,别看他年纪轻,却是个行家。”

张铁林介绍了一下,又道:“大家也别墨迹了,快把宣德炉拿出来掌掌眼。”

一听到是宣德炉,孙兵就想到了在书上看到的。――大明宣德炉的基本形制是敞口、方唇或圆唇,颈矮而细,扁鼓腹,三钝锥形实足或分裆空足,口沿上置桥形耳或了形耳或兽形耳,铭文年款多于炉外底,与宣德瓷器款近似。

当然啦!作为一个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香炉,宣德炉不可能只有一种款式,每一个朝代都会在这些基本款式中融入其它东西,最常见的就是有耳和无耳,而在收藏上,有耳宣德炉的价值要高于无耳宣德炉。

宣德炉最妙的在与其色,其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史料记载有四十多种色泽,为世人钟爱,其色的名称很多。

例如,紫带青黑似茄皮的,叫茄皮色;黑黄象藏经纸的,叫藏经色;黑白带红淡黄色的,叫褐色;如旧玉之土沁色的,叫土古色;白黄带红似棠梨之色的,叫棠梨色,还有黄红色的地、套上五彩斑点的,叫仿宋烧斑色;比珠砂还鲜红的斑,叫朱红斑;轻及猪肝色、枣红色、琥珀色、茶叶末、蟹壳青等等……明朝万历年间大鉴赏家、收藏家、画家项元汴说:“宣炉之妙,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

不过宣德炉最好的还是宣德三年那一批才能算真正的宣德炉,往后的都是纺织品。

为了牟取暴利,从明代宣德年间到民国时期,乃至当今,古玩商仿制宣德炉活动从未简单,造成市场上随处可见宣德炉,但其制作工艺与真正的宣德炉相差太大。

不过有一批宣德炉却是例外,其制作工艺几乎可以与真品媲美,权威专家也无法辨别。

因为这一批仿品就是宣德炉停止制作后,部分主管“司铸之事”的官员,召集原来铸炉工匠,依照宣德炉的图纸和工艺程序进行仿造的。也正因为这些仿品的存在,以至现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内收藏的许许多多宣德炉没有一件能被众多鉴定家公认为是真正的宣德炉,因为根本没法与这一批仿造品区分开来。

也正是这样,部分藏家产生了一种心理,既然两者几乎一模一样,且无法区分,那就当做是真品得了,反正也没人敢说是仿品。

老张抱出来的是一件无耳的栗壳色宣德炉,体型较大,直径大于二十厘米,属于大号宣德炉。

宣德炉以大小而言,径8-12厘米的炉最常见,属于小号;径15厘米左右的炉是中号,数量比小号少,但价值比小号高;而径大于20厘米的炉是大号,工艺精者稀见,价值也很高。

孙兵可以肯定这是老物件,只是这并没有办法断定这件宣德炉的年份,因为宣德炉在明清时期就有大量仿制品,于是孙兵突然想到要是有一双可以鉴宝的眼睛,该多好呀!

“小兵子,什么感觉?”张铁林之前就已经看过了,但感觉不准,只能确定这不是一件真正的宣德炉。

但收藏宣德炉并不一定要收藏真正的宣德炉,各个时期的宣德炉,只要做工足够精细,哪都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

“第一眼看去,感觉应该是清初的。”孙兵完全是根据自己对宣德炉的了解做出判断,因为不同时期的宣德炉在精度和质量上都有不同侧重点。

明炉重韵味,不管是整体或者细部的设计,都耐人寻味,整体风格是雅致、浑厚。

发展到明末清初和清早期,铜炉依然浑厚,但不及早先的雅致。时至18世纪,风格开始趋向纤弱,在造型和装饰上力求变化,有的也雅致,但总体上浑厚不足。

而这件宣德炉,给予孙兵的感觉就是厚重有余,清雅不足,没有那种耐人寻味的感觉:“不过具体的,还要再看看才能知道。”说完,拿起宣德炉仔细辨别

宣德炉一上手,孙兵马上催动真气,以天机剑鉴定,真不愧是历史百科全书啊!天机剑轻松的就完成了鉴定。回馈回来的讯息是三百六十八年。往前推算三百六十八年,正好是顺治时期,完全符合他的判断。

这让孙兵有些得意,眼力总算是有长进了。不过虽然给宣德炉断了代,但却不能依此评定宣德炉的价值。

除了真正的宣德炉有相对固定的价格,仿制品则要根据工艺、落款等方面进行判断,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而在制定价格的过程中,多少有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味道。

孙兵首先从包浆进行判断,制作宣德炉的工艺越好,包浆就越温润,宝气内蕴,制作工艺越差,包浆就越枯槁,有的甚至像油漆,时间越长越难看。而这件宣德炉的包浆显然非常不错,宝光温润,是众多放品种比较高档的。

其次就要从颜色上进行判断,旧时有五色之分,佛经纸、栗壳、茄皮、膛梨和褐色,其中以佛经纸色为第一,褐色为最差,这件宣德炉能保留栗壳色已经算是非常好的仿品了。

孙兵又试了一下重量,这也是衡量宣德炉纺织品的价值的重要因素,曾经出现过一只直径15.8厘米的宣德炉,其重量高达七斤,是该尺寸宣德炉中的超重量级选手,价值要比普通三斤重的高数倍。

而这一件宣德炉虽然是大号的,但有十来斤重,也是重量级的了,价值无疑要高出不少。

最后就要看底款,底款制作得越精细,越容易判断年份,价值就越高。这也是古玩市场上常见的规律。同样时期的东西,一眼真的物件的价值肯定要高于具有争议的藏品。而这件宣德炉的落款完全模仿真正宣德炉的落款方式,包括字体等等,所以在这方面存在劣势。

最后,孙兵一脸淡定的说道:“是顺治时期的作品,虽然落款方面比较差,但其他方面都是比较精的。”

张铁林也能看出这是老物件,又听孙兵这么一说,便有了底:“老张,开个价吧。”

“二十万!”老张跟张铁林是老熟人,(也是500年前,没准还是一家人呢?)再加上刚才张铁林能够站出来,所以就没有漫天要价。

“成交!”张铁林二话没说,马上开了一张现金支票。按照他的推论,如果这真的是顺治时期的,只要拿到拍卖行炒作一下,或者在藏友圈里炒作一番,价格应该能翻半番,甚至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