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九十章 兵逼川蜀(2 / 2)

如果起义不能为百姓谋福祉,为何要大费周章地起义?

“你继续说。”

魏先生等着他的下文。

魏勤道:“而川蜀之地,易守难攻,如果我们攻占下来或许可以当做大本营。但问题是,我们很难攻进,又必须防范他们在背后给我们一击。”

这样看来,攻川蜀或者攻闽浙,都有利有弊。

“你把这件事告诉商大公子没有?他是如何分析利弊的?”

魏先生现在最看重商不换的意见,每次他们有重大的举措,都要先知会商不换一声,听听他的意思。

一方面,他们对商不换完全信任,尤其是他的聪明。

另一方面,他在朝中独当一面,能知道许多他们不知道的消息,可以帮助他们分析和躲避危险。

“告诉了。”

魏勤微微蹙眉,“商大公子毕竟人在京中,他要分析川蜀之地和闽浙之地的地方大员,才能给我们意见。近来我不太敢往长安传信,怕他被岳连铮抓住把柄,那我们在朝中的内应就完全折断了。”

一百个内应,都不如一个商不换有用。

“你说的对,必须保护他的安全。看来现在要往那边突进的问题,还得我们自己考虑了。”

“要快!”

魏勤急道:“商大公子一直在隐瞒我们行进的军报,让长安城中以为我们不成气候,朝廷才迟迟没有派大军来。可我预感到,随着我们占领了湘、鄂大部,这件事怕是瞒不住了!”

一旦朝廷大军压境,那就不好对付了。

魏先生点了点头,“我相信你的直觉。怪不得你近来不眠不休的,太子也是,他昨儿一夜也没睡着,一直在翻阅文书,这会儿在歇着呢。”

“什么?太子也不睡觉?”

魏勤一下子忘了着急的事,“堂叔,您是怎么回事!他才十几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他不睡觉,您这个当师傅的不劝劝啊?我让您带他来是为了咱们的队伍名正言顺,也是怕他在长安不安全,可不是来让他点灯熬夜费心受累的!”

他是起义的首领将军不假,可整个队伍的核心始终是廷哥儿,这个先帝明发诏书册立的太子。

要是把太子熬坏了,他们做这些还有什么意思?

“兄长别怪魏先生。”

廷哥儿不知何时从门外走来,面色有些憔悴,看到桌上摆着参茶随手给自己倒了一杯,和魏勤一样一饮而尽。

他的动作如此自然,看得魏先生和魏勤一愣。

廷哥儿却顾不上他们的反应,而是走到书案边上,朝沙盘上一指,“我研究了几日,如果长安再没有消息传来,我们就兵逼川蜀,往西走。”

“啊?这是为什么?”

原来廷哥儿不眠不休,也是在想这个问题么?

但不知他是如何做出这个决定的,又是倚仗着什么凭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