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97章 虎门影视基地和《鸦片战争》(2 / 2)

实际上,香港电影能发展起来,取决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整个华语商业电影,只有港片做的最成功。华人影视人才,想要获得一些成绩,最好的途径,就是到香港发展。

而后来中国大陆市场起来了,想要在影视行业发展,有着更大格局的大陆市场,何必要在先天格局比较小的香港市场发展呢?

归根结底,香港仅是一座城市。在国内市场发展起来之后,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一座城市的票房就跟香港的票房差不多。

更何况,国内还有数千城市可以开发,每一个城市的人口,放到世界范围内来看,通常都不算小城市。随着城市的开发和人均消费水平一年比一年高,很多原本没有开发价值的城镇,也拥有了巨大的商业开发价值。

……

林棋投资虎门影视基地的初期预算并不太高,仅有2亿元作为启动资金。

而虎门影视基地的发展,则是采取一面投资拍戏,一边建设的模式。

拍戏自然是《鸦片战争》,这部戏要么不拍,拍了肯定是大片。

导演方面的人选,林棋除了准备提名谢晋当副导演之外,还准备让李翰祥担纲导演。

李翰祥是香港电影行业纵横几十年的大导演,在五六十年代,就是叱咤影坛的金牌大导演,擅长于历史、古装、功夫电影。无论拿奖、卖座,都是拿手好戏。

当然了,到了70年代开始,李翰祥是套路有点老,被视为过气大导演,为了票房着想,不得不拍风月片。

不过,近些年来,李翰祥厚积薄发,再度拍摄《慈禧传》,整个系列分为《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同治中兴》、《变法维新》、《八国联军》等五大部分。《火烧圆明园》不仅仅是叫好,而且,在香港大卖1500万票房,在中国大陆更是轰动大江南北,全中国都知道了大明星刘晓庆。

也正是因此,林棋觉得李翰祥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导演人选,历史正剧题材,正是李翰祥的拿手好戏。而谢晋导演则是90年代的《鸦片战争》的导演,这部电影投资规模1500万美元,在90年代末的国内堪称是天价大片。当然了,《鸦片战争》虽然是史诗大片,但却限于当时国内电影票房市场的水平,全球票房规模加起来也就1000万美元,可以说,赔本陪到姥姥家了。

对比电影的轰动效果,李翰祥的《火烧圆明园》完全不逊色《鸦片战争》,而在赚钱效应上,《火烧圆明园》是碾压《鸦片战争》的。

两个导演的水平而言,都算是不错。但是,李翰祥还是更胜一筹,因为,其在驾驭历史正剧这个厚重题材的基础上,依然兼顾了商业市场,知道观众想要看什么。

而谢晋则是缺乏商业片的熏陶,所以,《鸦片战争》水平是不错,但是少了一些商业上的卖点。

在林棋找到李翰祥之后,李翰祥迅速的答应。因为,《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两部历史大片,既较好又赚钱,给李翰祥的新昆仑影业有限公司贡献了大把从钞票。但是,很快参演该片的演员遭到台湾封杀。

因为,台湾这个年代还是继续跟大陆采取冷战,并且,充分利用台湾市场作为筹码,让香港文化行业站队。只要跟大陆合作,台湾就封杀。

三流的演员和导演就算了,台湾那边的官员也不是闲着蛋疼,研究每一部港片,是不是跟大陆合拍。但是,《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太火爆了!所以,台湾方面按照这部片子的演员表进行封杀,除非是演员道歉认错,写保证书,永远不跟大陆合作。

刘晓庆不在乎,因为她的大陆人,而且,也不拿分成,只拿很少的固定片酬,所以,台湾封杀不封杀,跟她没关系。

李翰祥则是人脉广,到处打点一下,也能解禁其在台湾市场发行。

首当其冲的就是影帝梁家辉,台湾方面暗示然他道歉写保证书。但是,梁家辉脾气犟,非常有骨气的拒绝了台湾方面的拉拢。于是,自然是上了台湾市场黑名单,有梁家辉参演的片子,就不要指望能在台湾发行了。

于是,整个香港的影视行业,将梁家辉视为毒草。投资人为了不得罪台湾,再也没有人愿意投资梁家辉的电影。

实际上,既是台湾在这个年代,既是利用市场为筹码甚至可以直接封杀香港第一线大明星。

大部分的演员,没有一个敢说不!

而梁家辉是少数敢于对台湾说不的人,所以,林棋敬佩他的汉子。

新片《鸦片战争》指明要梁家辉出演,并且,电影预算1亿,梁家辉则是给1000万片酬,打破华语明星记录!

林棋也是用事实来证明,给台湾那个屁大的市场封杀,在乎个毛啊!

要知道,新创业电子公司的游戏机,也是被封杀的。

但是,一堆台湾人借着旅游机会,到香港大包小包的购买盘古主机和游戏,这也不是秘密。每年台湾的旅客从香港搬运到台湾的主机和游戏,价值不低于5亿港元!

所以,牛逼的娱乐作品,是封杀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