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62.北宋(三十二)(2 / 2)


当时这个小进士刚考中就改名的情况立刻戳动了朝堂众人的神经,他们也没人管朱家人什么都没说,就一个劲得叽咕叽咕,当然这些大佬还不至于想要对付芝麻那么点大的新科学子,只不过以此事做了个伐子罢了。

但这事还传到了小皇帝耳朵里面。当时的小皇帝已经坐在了朝堂之上听政,听闻有此情况,又听台谏所提之事颇有些过分,便还是给范仲淹说了情。

臣子们没想到小皇帝竟然会插话,太后又是无可无不可的态度,便将这话题掠过了,算是给小皇帝面子。

而就是这个臣子,在四年后,不知道京城朝局变化的情况下以自己萤火般微弱的官身为代价,毅然为帝王直言。

这一片赤诚之心这无疑让小皇帝对其好感度骤增。

赵祯只感觉自己这几日以来遇到的都是好事……不,似乎严格说起来,这些好事都是在他见到小堂弟之后的事。

哎哟说起小堂弟!他眼睛一亮,好久没有去见过小堂弟了,如今事已落幕,小堂弟可以恢复他自己的身份了,趁着今天事情不多,下午可以去小堂弟那边看一看,也不知道下面的人有没有轻慢小堂弟。

王丞相和包拯两人就看着皇帝的表情,从回忆中的复杂变为了一点小兴奋,随后又转为了一点点的小哀怨,二人均都不明所以,有些搞不明白皇帝到底想到了什么,

果真是帝王心术吗?陛下也多少有了些作为帝王的高深莫测了呢。

宋朝的皇帝出宫相对于别的朝代还是比较容易的,一来宋朝的京城内负责守卫都是皇帝的亲兵,数量众多且忠心度高,故而安全系数非常的高。

二来也是此时尚且没有后世那么大的集权制度,皇帝的敌人也没有那么多,更何况在宋朝暗杀这种情况是为人所不齿的。

士大夫之间,哪怕平日里面斗得你死我活,也很少会做这种事。

这倒不是因为他们的道德素养高,而是因为一旦如此行事,岂不是就无意间承认了文人们在某种程度上不如武将能用吗?

正因为不能用文来解决问题,便去求武之道,这与他们一贯的思维全然不符,在大宋,被攻讦那也不过是技不如人,但是暗杀?呵呵,一辈子看不起你,连眼角角的目光都不想分给你这种人!

正是因为这种相对于宽松的社会环境以及良好的治安,才造成了小皇帝能够只带零碎几个人前往夏安然家的自由。

小皇帝这一次带的人正是白锦羲,在近一个余月来的各项活动中,皇城司的表现让他非常的满意,令皇城司的知事随行左右也是表达皇帝对皇城司亲近的一种方式。

二人自宫城内乘坐一辆朴素的小马车走向了街道,对于汴京城的人们来说,看到这种从皇城里面出发的小马车,并不会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注意。

尤其是这一辆车还是大宋“出租车”的打扮。

北宋的皇室跟民众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亲近的,主要是距离太近了,如果皇帝真的出现在他们面前,没准他们还敢招呼皇帝来光顾自己的小摊位呢,

而如果皇帝当真光顾了,那么等他今天一走,明天这个摊位之前就要多一块小牌子,上书:官家品鉴几个字,很快就会有旁的汴京游客会来打卡写小作文,自此在汴京城,这家小铺子便可打响名气,

实不相瞒,如今汴京城的几座老字号基本走的都是这个路子。

大宋朝的皇室就是大宋最大的形象代言人,不仅仅是大宋,在大辽也是如此。

汴京城引领着这个时代世界的潮流走向,而大宋的皇室们毫无疑问就是这一股潮流指向的指向标。

故而为了避免皇室给民众们带来负面的影响,宋朝对于皇子、皇女的教导是十分严格的,尤其是前有唐皇室的教训,宋皇室严打奢靡之风,唯恐上行下效。

举个例子,点翠之美众人皆知,点翠技能亦是在清代发展至巅峰。

但是在宋代,点翠不是时尚,是犯禁。当年宋初之时,太-祖见到永庆公主一日穿了用点翠工艺的衣裙,便对公主说让以后不要用了,公主初时不以为然,太-祖便对她说“汝生长富贵,当念惜福岂可造此恶业之端。”

在北宋至南宋,直至宋末,点翠都是被官方不推荐的饰品,宋高宗时期这一记忆还被直接禁止。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宋朝对点翠的禁止是一种极其温和的方式,也就是严格要求皇室人,高度要求官员妻妾,平和对待民间百姓,以不提倡的方式,来温和得制止此奢靡之风的发展,对此宋代的看法是——宫中禁之甚急久当民俗自化,不必过为刑禁也。

即使说,只要国家的上层人士不用这个,民间自然就不会再用这个,几即便用了也只是不入流的小批量生产。这的确没错,点翠这项工艺在宋朝虽有发展,却并未达到明清的高度。

见微便可知著,宋朝将士大夫读书人捧上了高位,同时对于其道德要求也是极其严格,宋皇室更是当时各方面的代言人,无论是时尚、道德、自律,件件都是领先。

于这方面,宋朝是属于少数的要求别人之前会先要求自己能够做到的朝代。

故而,宋皇室也是各大皇室中相对更为节俭的皇室……参考小皇帝工作多年只能买一套房子就能看出啦。

从皇宫到小皇帝为夏安然购置的宅邸大约需要半个时辰的时间,赵祯在这期间放空了大脑,在脑中排演了一下等一会儿要跟夏安然说的话。

他准备用一种随意轻松、又慎重的态度告诉他的小堂弟这一个好消息——他可以认回他的父亲了,前头的所有障碍都由他的堂哥为他搞定啦!

虽然可能暂时还无法出现于众人面前,但是封号和俸禄都可以正常下发,小堂弟就不用再扣扣索索靠着那么点钱过日子了。

没错,夏安然现在拿到的生活费其实都出自于小皇帝的私库。

而因为买房子花出了超过于他想象的金钱,小皇帝发给夏安然的零用钱就有些少,虽然自己的生活十分简朴,但是对于心爱之人,仁宗皇帝一向都是十分大方的。

不过赵祯又转念忆起那一日夏安然与八王爷见面之时两人紧张的气氛,他觉得应该传授小堂弟一些怎么和他的皇叔接触的技巧。

赵祯是发自内心得觉得八王爷赵元俨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但是如果朕直接这么对夏安然说,是不是会显得有些……刻意?

小皇帝十分苦恼。

毕竟如果不是因为他的缘故,夏安然就是八王爷从小骄宠到大的小儿子,虽然在王府的记忆已经淡去,但是小皇帝记得那是一段很快乐的日子。

如果是从小成长在八王叔身边,他当然不会担心如何和八王爷相处,但事实是,偏偏就因为自己,才使得夏安然和八叔之间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哎,这可要怎生是好?

另外还得劝劝八叔那边,到底是亲生儿子啊!夏安然这边不太好出门,但是八叔可以去见见他呀。

而且过些日子就是八婶的生辰了,找回小儿子这事要是给娘娘知道,她得多高兴呀。

直到马车停下的时候,赵祯脑子里面依然充斥着胡思乱想。

跨下马车之时,他的心中还带着几分沉重,但是没过一会,他看到用震惊表情看着自己的门口守卫们便轻松了起来。

一直是乖孩子的仁宗皇帝在此时感觉到了做一个熊孩子的快乐感!

但是他的好心情没有持续多久,当他无声无息得穿过廊门走入的时候,他就看到了一个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人。

而此时这人不单单出现在了这里,还悠闲得一边看着卷轴,还一边吃着小点心,气氛极其得和乐。

小皇帝的表情都僵硬了,为什么皇叔会在这里?为什么皇叔看起来呆得挺开心的?皇叔桌上还放着笔墨,是不是还在指导下安然做作业?明明以前都没有指导过我的……

这一刻,小皇帝的心里生出了几分酸涩,难道,难道这就是父子天性吗?即便之前相见不甚欢快,却还是天然吸引?

可是要说是父子天性的话,先帝对他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呀?

虽然没有看见夏安然在哪里,但是看八王爷的作态,小皇帝就已经知道估计皇叔在这里过得挺开心的。

既如此那以皇叔的性格定然也不会为难夏安然,所以他过来究竟是为了什么?

被突然闯入的人中惊到的赵元俨看了看皇帝古里古怪的表情,对他不经通报擅自进入的举动挑了挑眉,正想谏言,但是考虑到皇帝和夏安然之间的关系似乎不错,这又是一种表达亲密的方式,他便也不想做这个恶人,就不再多言。

眼看皇帝呆站在那里似乎被他在这儿的情况吓得不轻,以贤明为人所称道的八贤王也跟着挑了挑眉,他起身向着小皇帝行礼,小皇帝忙还礼,二人面对面入座,二人寒暄片刻后八王爷很快就向他询问了来意。

见到皇叔如此做派,小皇帝心中更加委屈,没来的时候,他苦恼这对父子生疏。

但是来了之后,他又要自己即将失宠而憋屈万分,这一时之间的心绪波动让他竟有片刻的失语同尴尬。

八王爷可不知道自己的皇帝侄子敏感的心思犯了,他招呼人坐下之后,将小碟子往那人面前推了推,再看小皇帝没有聊天的打算,便自顾自的继续看起了手中的书卷,他的视线落在卷轴上,余光却瞟过小皇帝。

就见小皇帝一脸的欲言又止和委屈巴巴,有趣的很。

就见八王爷一边看书,他还一边执笔在书卷上面写写画画,半盏茶之后被冷落的赵祯终于憋不住,他期期艾艾得问八王爷看的是什么?莫非是夏弟的作业?

八王爷瞟了他一眼,黑眸小一闪烁,似乎对他憋不住发问毫不意外的样子,他从一旁又抽出了一叠纸张递给了小皇帝。

同时,他也将另一份笔墨放在了他的边上,对于赵祯看过来的疑惑视线,赵元俨面上淡定一片,言道“夏小郎君……别字有些多,看的时候且帮他修正一下。”

幸好夏安然不在这,如果在的话他一定要跳脚。

这不是错别字!是通假字啊!

他不要面子的吗?

东汉和大宋的不同不光光是官方语言和语音语调,某些词汇的意思自然也大有不同,对于没有接受到任何记忆的夏安然来说,他遣词造句一方面受到明清的红楼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东汉影响。

至于……对于大宋来说,他的某些字的语法错误就避无可避了。

第一次被要求改错别字的赵祯感觉可新奇,他二话不说便接了过来,哪正后一看,最上头便是一页封皮,上书《汉末英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