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07.三国(三十八)(1 / 2)


直到带着司马徽办完了入职手续夏安然都是有些晕陶陶的。

司马徽, 水,水镜先生呀!

咿呀呀!!!

实不相瞒,在大家没注视到的角落里,夏安然连连蹦高,还欢乐得一连滚了好几圈呢。

之后二人商讨了一番如何招收学生,以及水镜先生想要选择什么作为教材等等, 司马徽对此非常随和,以他的知识储备, 也的确无惧于教材这个问题, 倒是夏安然有了一些纠结。

既然开立的是以州为单位的公共学校,目的自然不是单纯为了做基础教育的,就好像现代,你能看到以地域为名的学校基本都是大学, 不太会出现中学或是小学。

毕竟这种能用地名为学校名的教育机构, 某种程度就已经代表了本地区最高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了,但是现在尴尬的问题就在于,如果按照这个说法, 那么这所学校教授的内容应该就是大学的程度, 但是这里的学生却基本还在初中水平。

而且水镜先生这种大家……你让他来教初中生, 是不是太浪费了?

见夏安然在选择教材上露出了犹豫的表情,司马徽却是一脸泰然,他抚须一笑, 道“夏主簿勿须担心, 余有弟子若干, 可一同前来作为讲学。”

也就是说,水镜先生慷慨表示,不光光我来做老师,我还要把我的学生带过来让他们做小老师负责基础教育哟。

夏安然当即拍板。

我们就需要您这样的德高望重之辈啊!

等到水镜先生在聘书上签字,这件事情就算是尘埃落定,只等招生了。

兖州第一所公立学校的招生非常顺利,几乎就在水镜先生担任兖州学校主要讲师的身份暴露之后,想要报名成为校舍学生的学子,就差点挤破了报名处的大门。

其中并不乏高门大户出生的郎君。

这一点完全在夏安然的意料之中。

虽然后世人知道水镜先生,完全是因为诸葛亮和庞统两个学生,但是除了教出以及举荐了这二人之外,水镜先生本身就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大家,他的学生,人才也不止诸葛亮和庞统两人。

更多人进入了诸多政权的中上层,虽然名声不显,但是都可谓是中流砥柱。

不到七日,前来报名的人数就已经出乎大家的预料,原本夏安然是打算招纳四十到五十位学子,这是考虑到小班教学的优势,而且这个时代,能够全职念书的人也不多,图书馆如今的承载量也不过才一百四五十个人。

没想到报名的学子就有近一百人,足足超了一倍。

虽然经过初级筛选筛掉了二十多个,但是也还剩下了八十人,远超校舍的承载范围,而且更重要的是,据他所知,这些人仅仅是昌邑城内的,因为时间比较紧迫,还有不少外地的学子也想要赶过来。

对此,水镜先生倒是全不在意,他表示可以全数收下,他敢收,夏安然却不敢。

水镜先生如今已经有五十多近六十了,放在现代那就是退休的年龄。在这个医学不发达的社会,夏安然哪敢让他受累。

他想了想,还是把入学考试这个邪恶的东西分了出来。

入学考试的试卷是水镜先生出的,司马徽本人对于出卷这种行为感到新奇,但是他本就是老师,之余每个学生的水平划分本来也有他的基准线,只不过卷子这样东西,将他的基准线更为明确的划分了出来。

水镜先生学问好,政治觉悟也不低。

这年头的读书人绝非后世某些朝代的迂腐之人,他们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明事理,然后去做官,既然目标是为了做官,政治敏感度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在亲自参与批改试卷,并且自其中择取了几个可塑之才之后,水镜先生立刻在私底下去找到了夏安然。

既然已经上了曹刺史的车,他自是开门见山,毫不婉转,“曹刺史可是欲以此法择人才?”

夏安然倒是稍稍一愣,他有些被惊到,实话说,在他看来这只是普通的分级考试而已,卷子里面有基础知识,略高深一些的知识,还有开放性题目,每一比例占分均有不同,可以说能够比较科学也比较精准得判定出学子的知识根底,至于的确有可能会发生这考题恰巧是这学生会的,也无妨,毕竟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运气好的人,未来的路也不会太难走。

至于一步跨到科考制……夏安然的确是想过,但是这个步子跨得太大,后果也绝非他自己能够承担的。

他想了想,还是谨慎得回答“暂时兖州择举人才,还是以举荐制为主。”

水镜先生微微一笑,举荐制为主,自然有旁的方法为辅。

至于这旁的方法……他如今跳出了局外,便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小秘密,譬如,图书馆内毫无必要的一些程序。

见夏安然不承认,他便也不说破,他自然知道其中的轻重,也知道如果曹孟德当真有了这个打算,那么必然是对于世家、豪族的一个冲击。

如此,没有完全的打算,和准备,又没有借口的情况下,曹孟德自然不会擅动。

有如此打算,又能循序不冒进。

他在心中默默给曹孟德加了点分。

曹孟德:什么?谁叫我?

排班计划基本完成后,就是开学这个任务了。

有关开学日这一件事情,其实夏安然本来是打算等到曹操回来之后的。但是他被钟繇说服了。

先不说曹操什么时候能够回来,单单就说,依水镜先生的号召力,不到半月时间,兖州就已经挤满了闻讯而来的学子,如果再等下去,这些学子,在兖州城的住宿就会成了他们的负担。

兖州的学校是包吃住的,夏安然还规定了必须身穿校服,且不准带上小厮,全都自己来。这些在招生说明上便已经说好,绝无意外,可以接受这一点再报名,入了学校的第一身份就是学生,和家室、财产均都毫无关联。

学生必须服从学校的规章,即便是皇孙贵子,包括曹操自己的儿子来了都绝不徇私。这些是之前就已经定好的校规,夏安然只要照搬就是。

这也是为了吸引家中不富裕,但是天资聪颖的学子。但是如今学校不开,这些学生就只能借宿在旅社里头等着。

而且。等曹操回到兖州,会有两种情况,他们没找到小皇帝,小皇帝或是掳回去,或者就下落不明;第二种,他找到了小皇帝,并且被带回到兖州,无论这二者是哪一种情况,到时候,曹操都不会有时间,也没有空闲。

而这第三条最重要,当时钟繇并没有说出。但是他不说,夏安然也知道,司马徽,愿意从颍川来到兖州,给他们担任教师这件事情,肯定打了大部分世家豪富一个措手不及。

因为司马徽的资历和人脉,他完全不可能屈服与曹操的命令、或者征调之下。

他愿意来当老师,只能说明司马徽本人看好曹操,也看好兖州,如此表态之后的后果,绝对是当地的世家所不愿意看到的。

图书馆在曹营的严防死守之下没有出事。其实多少也因为图书馆里面的藏书,被细分为了很多类,当中不乏一些被认定为玩物丧志之物。

久而久之,又见图书馆除了给曹操增加了些好名声,旁的并没有折腾出什么大-波浪来,世家便放松了警惕,但是学校就不一样了。之前也说过,汉朝的公立学校,完全由当地的官员自己决定是否需要建立,国家并不会给予补贴,更不要说强制任务。

所以大部分的官员,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并不会去做这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只有少数官员,除了一部分,真的心系于民心的,其他,其实也是由当地的世家所牵头,也就是说,很多的公立学校,其本身,就是给世家贵族培育人才的地方。

这当然不是说是世家是硬逼着这些学子向他们投诚,只不过这些学子,在受到了如此恩惠,心中自然会记挂上这一份人情。即便平日不说言听计从,在规则可控范围之内,定然也是会给世家放一些水的。

那,曹孟德会允许他们这样笼络人心吗?这个答案不用问,世家也知道。

用钟繇的话来说,世家前些日子,因为他们学校迟迟没有开张的事情,已经在私底下不知道嘲笑过他们几遍了,那如今,学校突然开张,还引进了一位大儒,可不就就在活生生的打着世家的脸面吗?

这种时候,千万不能等世家反应过来,否则这一件好事就极有可能会被搅和。

钟繇的对夏安然说,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小看你的敌人的反应能力。

他自己就是颍川世家,比任何人都清楚,世家在地位受到威胁之时,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所以,他建议夏安然行兵贵神速之招,先将一切落实下来,不要给予世家太多的考虑时间。

同时,也可以转移一下民众们对于此次蝗虫和旱灾的注意力,让百姓忙起来。

但是钟繇的话,只是作为建议,夏安然作为此时,整个昌邑市最高的领导人员,这一次,只有他自己能够做决定。

现在他们的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世家们都认为夏安然会等到曹操回来,他们就可以打一个时间差。

若钟繇所料不错。现在兖州的世家豪富们,只怕正在慢悠悠得合纵连横呢。夏安然采纳了钟繇的建议。甚至于,他做的还要更极端一些。

这位,不过刚刚到了及冠年龄,在世家们眼中还是个黄口小儿,并不被世家们所看在眼里的夏景熙直接命人动工,不过短短两日,恰是九九重阳节,兖州公立学校便正式挂牌,夏安然以兖州主簿的身份,为其揭牌。

自此,中国第一所因材施教并且划分了就读等级的学校,正式成立。

远在弘农郡的曹操。刚刚收到来自后方的书信,他快速的扫了一遍,便露出了一个笑颜。

然后他整整纸张,给了站在他身侧的曹纯,毫无疑问的,他的弟弟肯定非常想要知道夏安然的消息,读了这封书信,他难免有些意外,但是更多的,却是生出的自豪之情。

他的小谋士聪慧过人,更难得的是一片赤子之心,只是嘴软心软,做事难免失去了几分果决,又少了几分冲劲。

曹操一直知道他的这个问题,但是知道归知道,实则大家也都是纵容着他的这一点小毛病。

咳咳,虽然大家心里都知道宠着不行,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愣是没有一个人肯去下狠手教的。

倒是此次算是意外之喜,曹操有些喜滋滋的想,他觉得自己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景熙这聪明孩子不就是有进步了吗?文若就是太着急了,揠苗助长可不是好事,哪儿就有他说的这么严重咧。

他搓搓手,正待看向曹纯等着看他的反应,就见曹纯读完了信,一声不吭得就将信折了折,就给塞进了自己袖兜里面。

见状曹操瞪大了眼,胡子都要飞起来了,他按捺了下脾气,尽量婉转得对他说道“子和,此乃军报。”

曹子和面色平静,语气中带着点理所当然,“纯知晓,待出去纯便将其销毁。”

还销毁?

曹操更气,他抬手点点曹纯,只是这个是他的从弟,在他一无所有之时便变卖家产筹措军姿前来投奔的,此后又跟着他闯过无数刀山火海,用命护着他的从弟。

曹操无论如何也没法对他骂出什么狠话,只是憋着憋着继续吹胡子瞪眼,曹纯瞟了他一眼,似乎是嫌弃他这模样难看,便若无其事得转移了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