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四十二章 拜会关山月(2 / 2)

“这位小道友,能赏识关某是关某的福气,道祖曾言: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悲而处下,是我一贯做人的宗旨。我九岁的时候来到关帝庙,二十四岁的时候老主持病逝,我服侍他十年,他就把庙给了我。其实在汴京这种地方,谁没有本事给自己攀上高枝?若是说朝云观我也有本事去得,但是就是舍不得我的岳武穆庙,当年师父待我不薄。”

金元景想起来自己曾侍奉榔梅祠的前主持,也就是自己的师父,但是师父终究没有给自己留下来什么。

当然,他也从来不怨恨,因为以他的本事和手段,就算是师父给了他什么他也没有本事留下来。

“主持这一番话的确是让我敬佩,哎……想当年我在武当山上的时候,师父曾经给我安排了好去处,但是等他羽化之后,武当山上的斗争惨烈,暗涛汹涌,即使师父给我安排好了,我也没有地方可以去。就这样我一直坚持着坚持着,直到今天。也算是最后的结果还不错。”

关山月听到金元景这样一说,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毕竟他二十四岁接任主持,年纪太小令人不满,也有很多人觊觎过,但是他也是披荆斩棘的走了过来。

“哦?看不出来小道友还是从武当山过来的,不知道在哪座仙山洞府修行啊?”

金元景特别尴尬的看着关山月,尴尬了一会儿说道:“我……以前修行的仙山洞府已经不存在了,这之前是在榔梅祠修行。”

关山月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因为武当山九宫一祠,其中以榔梅祠最为尊贵,这样的一个地方出来的人物,又有谁不想结交呢?

“没看出来道友竟然是在榔梅祠修行,我以前也曾去过榔梅祠,请过一根榔梅祠的枝条出来。但是汴京这个地方,终究是不适合生长榔梅的地方,我辛苦栽培了七八年,最后那榔梅树还是没有活下来。我去的那一年很是殊胜,三月初三,武当山上庙会很隆重。”

金元景点了点头,似乎也在回忆那回不去的时光。

“每年,像我这种在庙宇里面的小辈,都是跟在前辈的身后干活,所干的活种类有很多,其中就包括给真武爷蒸寿桃。我在榔梅祠蒸了有五六年寿桃,三年前也是我蒸的。以前,我总是不相信缘分这两个字,但如今却信了,冥冥之中总有相遇。”

金元景的话说的神乎其神,当然关山月听得也连连点头,表示自己赞成金元景的看法。

他们修道之人,本应最看重人与人之间的缘分,这位眼前的道友看上去年纪不大,却有这样丰富的经历,果然今天出来和他聊聊天十分值得,反倒是他带过来的这位朋友,好像并不是那么容易打交道的样子。

关山月见润夜在一旁一直不说话,又暂时和金元景没有了聊天的话语,只得找出一个众人都可以聊天的内容来。

“对了两位道友,不知道你们二人如何称呼?”

润夜的身份高于金元景,便由他先开口。

“我姓纪,唤做润夜,是师父在庙里面收养的孤儿,师父走后也将庙宇留给了我。”

“我姓金,道名元景。”

关山月听着两个人的名字,感觉“润夜”这个名字仿佛是在哪里见到过的,但是过年期间庙会众多,他实在是想不起来这个名字是从哪里听到的。

“哦,那我陪着几位在庙里转转吧。”

说着,关山月起身,就要陪着几个人去庙里转转,润夜本想着去转转,但是看了一眼朱红玉,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不了,关主持,今天有幸拜会,还望日后能否成为朋友呢?”

润夜这话说的直白,就算是见过几面之缘的人都不一定能反应过来,金元景听到润夜这话,赶紧打断了他。

“关主持,我这位道友不食人间烟火,是个神仙一般的人物,这世俗的礼数都要被他忘完了,我给您配个不是。”

说着,金元景赶紧对着关主持行了一礼,关山月连忙摆了摆手,这样的礼数他可受不起。

“两位道友就知道拿我寻开心,我呀今天见到了二位道友,尤其是金道友,就感觉自己又碰到了故交一般,像你们这样的道士,以前是真的没有啊……现如今,我觉得能遇见你们,是我的福泽。”

润夜和金元景再次抱拳作揖,很是恭敬客气,这样的表情和动作,无异于就是要告诉关山月他们要走了。

关山月知道,过年期间,道士的安排满满当当的,能在一个地方坐一会儿都是很庆幸的事情,过完了年之后,这段日子就会轻松很多。

所以现在他也实在没有比较挽留两个人,各有各的忙法。

“那好,我就不挽留几位了,改日得闲过来坐坐,大家再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