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2节(1 / 2)





  福生不知道媳妇做了什么样的梦,他也不想去问。他只需要知道,媳妇是多么珍视自己和孩子就行了。

  周琳让福生把熟睡中的小鱼儿和新生的女儿都抱过来,放在自己身边,她看着身边的这一大两小,觉得自己是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她轻轻在福生额头上落下一吻,“这辈子能遇到你,有了小鱼儿和囡囡,真好。”此生无憾。

  福生闭着眼感受着那个轻如蝶翼的吻,想的是,媳妇,你不知道,遇到你,才是我今生最大的幸运。

  作者有话要说:  从3月31日开文,到今天,历时两个月27天,这篇文终于完结了。后面会有一篇或者两篇番外,但正文就到此为止了。

  毕竟是第一本书,肯定有很多不足,但是能有始有终地把这个故事跟小仙女们讲完,我已经觉得很有成就感了,不知道大家什么感觉。

  能够看到这里,对桂圆也算是真爱的了吧?(脸大如盆,圆滚滚的桂圆),所以能不能拜托大家收藏一下作者专栏,说不定能够养成一个大神呢?哈哈哈哈哈,人总要有点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

  还有桂圆的第二本小说:《朕的才人套路深 》, 感兴趣的也可以收藏一下。如果搜不到,可以试试原名《宋宫才人升职记》,也可以直接从作者专栏进去。七月一号正式开文。相信桂圆的坑品,更新很有保障哒~

  ☆、第88章 番外之许氏

  周见信死后,许氏收拾了家里的细软, 回到了娘家。

  这些年许氏也没少贴补家里, 这次回来也带了不少银子。一时之间, 一家人还和以前一样和和美美, 其乐融融。

  但是许氏总觉得心里有些空落落的, 尤其是看着哥嫂抱着孩子亲昵的时候。她摇摇头,不肯承认是惦记那个短命鬼,更不愿意去想留在周家的儿子江涛。

  虽然有钱傍身, 但是没点别的什么进项, 终究会坐吃山空。而且等父母过世之后, 自己老无所依, 怕是死了都没人知道。至于周家的那个儿子, 想着知道指望不上,周家族人可不是吃素的。

  晚上, 许氏躺在穿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琢磨着以后的出路。

  第二天, 许氏就跟她娘提起了再嫁的事,“娘, 我留在家里, 也是带累你们, 不如趁年纪还不太大,再走一步吧。您也帮我留意一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家。”

  许老娘对闺女也是有几分爱惜的, 对她这个决定十分赞成。大哥和大嫂则是想着妹妹再嫁的话,应该还能再得一注聘礼,也没有反对。

  许老娘欣慰地说,“女人家终究还是要有个依靠的,我等下去找人帮你说一个。”回头塞几个钱给媒人,让她给闺女说个好人家。

  许氏要再嫁的消息,在许庄又掀起了一阵风浪。村里的三姑六婆都议论着这个已经二嫁的女人,这回要嫁个什么人家,会不会跟上次一样,越嫁越好。

  越嫁越好自然是不可能的。毕竟二嫁的时候,许氏才二十出头,而且又和周见信有了私情,怀了孩子。这回她都三十多了,再嫁又能嫁个什么好人家。

  不过终究还有那种家境平平,又要续娶的。黄花大闺女自然娶不到,然后就会把目光转向守寡的年轻妇人,所以媒人提供的人选也有好几个。

  许老娘看中了一个四十一岁的屠户,虽然相貌有点凶恶,但听人说其实是个敦厚的性子。家里有两个闺女,大的刚嫁了人,小的才十岁。

  这家就是娶不到年轻的媳妇,就挑了许氏。看中的是许氏生过儿子,年纪也不太大,生孩子不成问题。

  看许氏面有难色,许老娘就拉了她在一边苦口婆心地劝导,“这家也可以了,你是再嫁之身,都愿意出一贯钱。终归你也不年轻了,不能跟你前头那个比啊。”

  其实许氏倒不是跟周见信比,只是一听到“屠户”,她就眼皮直跳,下意识地就想起她曾经给梅子说的那个人家。

  做了亏心事,许氏终究还是怕报应的,所以就随便找了理由拒了许老娘。

  许老娘气得骂这个闺女不识相,扬言要撒手不管她这事儿了。没想到的是,没出两日,媒人又就一脸兴奋地登门了。

  “我跟你们说啊,这个人家是再好不过的了。这郎君名叫温正春,小瓦村人。今年才三十八岁,长得也好。他前头娘子生了娃儿就去了,如今也有五六年了。就想找个年纪大点的,能照顾孩子的。这回看中了你家阿香,聘银足足出了这个数呢!”

  媒人伸出两个手指,神神秘秘地跟许老娘说。

  “这,这,是二两银子?”许老娘高兴地话都说不好了,看来她这个闺女就是有福气,三嫁也能嫁的这么好,自己先前还真是错怪她了。

  许氏这次也很满意,她偷偷去打探过,这温正春长得还真跟媒人说得差不多,斯斯文文的,不说还以为是个读书人呢。听说性子也温和得很,邻里之间谁有事儿找他,他从来都没有推辞的。

  说来许氏虽然自己是个外表端庄,内里风骚的,但是她其实还最偏爱这种老实的男人了。因此这次不用许老娘多说,就欢天喜地的准备嫁妆了。

  嫁过去之后,温正春果然跟许氏打听过的一样,对她也是小意温柔的。许氏也投桃报李,把他照顾得妥妥帖帖。就连六岁的便宜儿子温大宝她都没有忽视,除了变着法的做吃的,新衣服更是没少做。晚间也必得哄睡了大宝,她才肯睡下。

  许氏的贤德让温正春对她也更加体贴,一时间两个人跟年轻的小夫妻一样,蜜里调油起来。

  直到那天中午,从地里回来的温正春没有看到大宝,就问了许氏。许氏先前在准备午饭,一个没留意,就让大宝一个人出去了。

  其实在乡下,五六岁的孩子都是放心地在村里撒野的,也没见几个大人跟着的。也就是温正春对这个唯一的儿子看得比较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