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7节(1 / 2)





  ***

  长公主是说走就走的性格,她直接把离京的日期就定在了二十几天之后的二月中旬。

  而事实上这只是她对皇帝和对国公府的说法,她根本就已经打算十日后,也就是二月初就带着明舒离开。

  她甚至都忘记了自己在京城另外还有一子一女,从国公府大房过继来的夏延林和夏明珠。

  她忘了,但国公府的人可没忘。

  长公主是在赐婚那日的翌日,带着明舒去给国公爷和夏老夫人请安的时候说起这事的。

  她说的口气可也不是什么商量的口气,而是直接通知,道:“父亲,母亲,儿媳打算下个月中带兰嘉去江南,这几年可能不会再回来了。”

  当时英国公,夏老夫人,崔氏,以及夏明珠等人都在。

  众人都被这个通知震住了。

  什么叫几年可能不会再回来了?

  而且,几年是几年?

  夏老夫人咳了一声,道:“公主,你怎么会突然有这个想法,而且还走得这么急?”

  长公主笑道:“其实并不是突然的想法。当年我母妃过世之时,我曾经在她临终前答应过她,替她回去江南看看。而且这几年我身体不好,何太医说江南的气候宜人,也比较适合调养我的身体,只是这些年我一直牵挂着舒儿,不愿离开京城,怕她寻回来找不到我。现如今舒儿也回来了,我在这京城也没有什么别的牵挂,所以便打算带舒儿去江南住些日子。”

  “在这京城也没有什么别的牵挂”,英国公和夏老夫人都有些被这句话堵住,觉得不怎么舒服。

  这世上可没有这样儿媳妇的。

  可对面的人不仅是他们的儿媳妇,还是公主。

  所以不舒服也得受着。

  夏老夫人道:“你刚刚说这几年不会回来,是打算过去住几年吗?”

  长公主道:“嗯,至少也要住上四五年,说不定六七年吧,打算等替舒儿备嫁的时候再回来。”

  崔氏大概还没完全反应过来长公主离京六七年不回来意味着什么,但夏老夫人却是已经想到了。

  她皱了眉,道:“公主,林哥儿今年已经十三,这两年就该开始议婚了,如果你去了江南六七年不回来,他的婚事怎么办?不仅是林哥儿,就是珠姐儿,过两年一样也该议婚了。你是他们的母亲,不说为他们操持,但总该在场的。”

  长公主面上有一刹那的愕然,随即皱了皱眉,道:“儿媳的确差点忘了这事。”

  国公府众人:……

  然后他们在难言的复杂情绪中就听到长公主又道,“其实说起来林哥儿虽然过继在了成拓的名下,但这些年一直都是在外院读书,先生师傅也都是世子请的,之后入了书院也都是世子安排的,我并没有插过手。”

  “至于兰珠,她更是年前才过继在我名下,母亲那时劝我,为的也不过就是一个县主的名头,说是婚嫁时更易说到好人家。现在她的县主之位也有了,生父生母也都在世,我想其他的事情我也就不插手了。”

  “不过虽然只是挂个名,但好歹他们也叫过我一声母亲,我记得国公府嫡子娶妻公中是拿八千两准备聘礼的,那我就再添上两千两,凑够一万两吧。至于兰珠,想来她嫁人的时候我应该已经回京了,如若我尚未回京,也会命管家好生给她准备一些东西添妆的。”

  长公主这一番话说完,不说崔氏的惊得面无人色,就是一向稳得住的老国公和夏老夫人也给惊住了。

  更别说下面的小辈,全部都是目瞪口呆。

  可是长公主却恍若不觉。

  她完全无视众人的神色,说完那些话后就又对老国公和夏老夫人道:“父亲,母亲,如果没有什么事的话,儿媳就先带舒儿回去了。因为时间比较赶,舒儿又是刚刚回京,儿媳还有很多东西都要替她好好准备,所以每日里都是赶得很,后面日子我就不带她过来国公府了,如果父亲和母亲有什么事,就打发人去长公主府说上一声就好了。”

  她说完就拉了明舒起身告辞。

  英国公沉着脸,放置在椅子扶手上的手都在抖,可是却到底还是一句话都没说出口。

  夏老夫人倒是想说什么,可是她刚张口,就看到了长公主眼中的冰冷之色,那些到嘴的话就都吞了回去。

  她立即明白。

  她是故意的。

  长公主从来都不是什么小气之人,必定是大房在背后做了什么惹怒了她,才会令她做出这么一番决定。

  此时此刻,就算她想说什么,也知道不能再说了。

  因为对面那个人是公主。

  连皇后都拿她没办法,皇帝都要哄着的公主,就是这么简单。

  她愿意给你多少,你就能拿多少。

  但她不愿意给,想要收回,也都是她一句话的事。

  就算她想要劝也要等查明事情原委,等私下无人之时才能劝上一劝。

  长公主拉着明舒的手走出了夏老夫人的堂屋,刚出房间,就听到了里面一个失控的声音叫了一声“母亲”,接着就是“扑通”跪地的声音。

  那应该是崔氏的声音。

  想来这一日,国公府都不会太平了。

  长公主冷笑了一声,紧了紧明舒的手,就头也没回的带着她离开了。

  吃着她的,用着她的,还想合着她的杀夫杀女仇人来继续害她的女儿吗?

  真当别人的脑子跟她一样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