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节(1 / 2)





  她按住了女儿夏明珠的手,忍着剧烈的心跳问孟嬷嬷道,“嬷嬷,你这消息可属实?”

  长公主竟然已经上了折子,国公府这边可是半点没有听到风声。

  “千真万确,”

  孟嬷嬷笑成一朵花似的道,“夫人,这是长公主房里服侍的小丫头在长公主和柳嬷嬷说话时听到的,应该不会有错,不过夫人回头也可以去长公主府试探试探,或者让世子爷去宫里打听打听。依老奴看,陛下和太子爷都信重我们老爷,只要长公主上了折子,陛下必然会很快就恩准下来的。”

  柳嬷嬷是福安长公主身边的掌事嬷嬷,也是福安长公主身边最受信赖的人。

  崔氏听得心都快要跳出来。

  这种事情,她们也不可能,更不敢胡诌!

  而且以长公主性格孤高冷傲的性子,她做出这种事也没什么奇怪的。

  思及此,崔氏的眼泪一下子就飙了下来。

  孟嬷嬷和夏明珠等人都吓了一跳。

  “阿娘?”

  夏明珠疑惑地唤了她一声。

  “没事。”

  崔氏抱着夏明珠,含着泪水,慈爱地摸了摸夏明珠的脑袋,笑道,“珠儿,阿娘这是高兴的,我们珠儿终于要熬到头了!”

  不过想到刚刚信上看到的内容,心头又是一凛。

  这个当口,夏明舒找到的事情绝对不能传出去,更不能传到福安长公主的耳朵里!

  只希望燕王妃那边的信还没有到长公主府,丈夫也能运作一下让女儿的爵位快点册封下来!

  思及此,她擦了擦眼泪,转头就对孟嬷嬷道,“孟嬷嬷,我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情要处理,你先带着珠儿去给老夫人请安,待会儿我再过去。”

  夏明珠听言有些不愿意。

  她虽然三四岁几岁时就被养在长公主府,但却还是跟自己的生母崔氏最为亲近。

  这也是因为崔氏虽然把幼子幼女送去了个福安长公主养,但她怕他们被养得跟自己不亲近,所以平日里他们过来长公主府时就对他们格外的娇宠溺爱,好让他们依恋自己。

  夏明珠撒娇道:“阿娘,我待会儿跟你一块儿过去。”

  崔氏摇了摇头,又摸了摸她的脑袋,怜爱道:“珠儿乖,你先去陪你祖母说说话,阿娘稍后就会过来,阿娘买了满香楼的点心,让双环带上,你拿给你祖母,就说是孝敬你祖母的。”

  满香楼是京中有名的酒楼,那里不仅饭菜好吃,就是点心也格外的美味,虽然一盒外卖点心要好几两银子,但也要一大早去排队买,去晚了,就只能等第二天了。

  夏明珠最爱满香楼的甜点,但长公主府的嬷嬷认为吃东西当有节制,并不常给她买,所以她每次过来国公府,崔氏都会准备好些给她,由她吃个够。

  夏明珠听言嘟了嘟嘴,道了一句“好吧”。

  又巴巴道,“那阿娘你可快点过来,陪祖母说话也好闷,我想阿娘陪着。”

  崔氏“嗯”了一声,道,“阿娘一会就过来,珠儿放心,阿娘会一直陪着你,属于你的东西,阿娘也绝不会让别人从你手里抢走,我的珠儿,值得这世上最好的。”

  说到后面,眼中已隐现厉色。

  ***

  孟嬷嬷带了夏明珠离开。

  崔氏捏着那信坐在椅子上坐了良久,申嬷嬷觉得很不对劲,她小心道:“夫人,到底是怎么了?长公主为我们姑娘请封,这可是大喜事啊?”

  自小公子得封伯爵位,自家夫人的心事不就剩下这一桩了吗?

  崔氏听了孟嬷嬷的话脸上的肉抖了抖。

  她把手中的信默默递给了申嬷嬷,待申嬷嬷面色大变地看完,她才缓缓道:“嬷嬷,你是知道的,这么些年,为了让林儿和珠儿讨得公主的欢心,我忍受着母子母女骨肉分离的痛苦,将他们送到了她身边养着,忍受着他们唤她阿娘,在外面却只能唤我大伯母时心如刀割的痛苦,这一切为的还不就是给林儿和珠儿讨一个好前程?”

  “可是长公主那个人你是知道的,她一向冷心冷情,这么些年林儿和珠儿费尽心力地讨好她,才将她捂得稍微热了点,可若是她知道她的女儿没死,等那丫头一回来,我们这么多年的盘算,林儿,珠儿这么多年的努力就很可能都会白费了。还有林儿,若是她不回来,长公主府的东西将来都会是林儿的,可她一回来,除了一个一代都不能传的伯爵位,林儿很可能也什么都得不到了。”

  “那我们这么多年所受到的煎熬,忍受的痛苦是为了什么?我们珠儿还很可能被京中人笑话!”

  她口中的林儿和珠儿就是她的幼子夏延林,幼女夏明珠。

  英国公府的爵位是可传五代的爵位,本来在现在的国公爷这一代便要被收回去了,只是明舒的父亲战死,皇帝体恤夏家,就又册封了明舒的大伯为英国公世子,可以多承一代的爵位。

  但那也只是多承一代。

  为此,世子夫人崔氏为了给子女谋个好前程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机。

  “而且,你看二妹的信中说了,那丫头粗蛮无礼,明知道二妹的身份,却为了个侍女对她出言不逊,还命她的嬷嬷掌掴二妹的嬷嬷,又在燕王妃面前诋毁二妹和玉姐儿,给二妹定下仗势欺人,强抢侍女,妹夫为官一手遮天等等各种罪行。小小年纪,心思就这般恶毒狠辣,咄咄逼人,不肯饶人,若她回来了,长公主府哪里还有我林儿和珠儿的立足之地?怕不是要被她搅得天翻地覆!”

  “夫人?”

  申嬷嬷也是听得心惊。

  她看了那信,也不敢相信一个八岁养在乡下的小姑娘竟然这般大胆狠辣,这哪里像个像个乡野养大的小姑娘,倒像是个妖孽……

  但她还是忍着心惊劝道,“夫人,不管怎么样,这长公主殿下的请封折子已经递上去了,想必这册封圣旨很快就会下来了,只要我们瞒着这消息别让长公主那边知道,等陛下的圣旨下来,君无戏言,就算是将来三姑娘回来了,这圣旨也不可能收回去了。”

  “而且夫人您想,三姑娘一直养在乡野,粗蛮不知礼,跟我们姑娘肯定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就算她是回了京城,也不可能取代我们姑娘地位的。”

  又道,“这京城可不比北疆,由不得她撒野,长公主她最重规矩,就算她是长公主的亲生女儿,粗蛮不懂规矩,脾气还差,到时候我们做点手脚,在全京城都成了笑柄,想来长公主也会嫌她丢脸,嫌弃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