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予我千秋第93节(1 / 2)





  他松懈了气力,靠在文乙为他置放的锦垫上,再将目光投向文乙时,里面的情绪已大不同:“……你才是父皇留下的真忠臣。”

  文乙低首:“小臣不敢当。小臣有愧。”

  戚炳永则摇了摇头:“能忍辱者,方可成大事。文乙,你无愧于晋室,实是晋室亏欠了你。”

  文乙的眼眶红了。

  戚炳永咳喘数声,拍了拍床榻,示意他近前来,又指向榻边散落的几封折子:“朕今咳得眼花,你给朕念一念,谢淖叛军如今打到何处了?”

  文乙拾起折子,打开阅过,禀道:“安、庆二王封内守军骁勇,截断了谢淖连日北进的猛势。二王来表,请陛下速速发京畿兵马,南下驰援。”

  “好!好!”戚炳永以手撑额,慨然道:“今论大计,还须靠我戚氏宗亲。传朕旨意及兵符,火速发兵。”

  文乙喏应。

  戚炳永又道:“此前大赦鄂王余党,是朕昏了头,听信了谭君谬言。这些人,该统统杀光,一个都不可留。”

  “至于谭君,陛下欲如何处置?”

  “也杀。”

  “那小臣便替陛下草诏。”

  戚炳永颔首,他的头微微垂下:“朕乏了,想歇一歇。”

  这时,有人来进新煎好的汤药。文乙取过,亲自奉至御榻前:“陛下龙体为重,还是将药喝了罢。”

  这回,药未被戚炳永打翻。他依言用药,随即深深皱眉,身子往榻内一倾,朝外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歇了,叫旁人都退下。

  文乙退后数步,无声地立了许久,确见帐中人已沉沉昏睡,才转身出殿。

  ……

  内侍省外,一名小吏久候于夜色之中。

  文乙行来,看见他,冲他轻轻点头,随即二人共同步入内侍省中。阖上门,文乙为他倒了杯茶,小吏接过喝了,然后将杯子还给了文乙。

  文乙问:“谭大人身体如何了?”

  小吏答:“谭大人身子无碍,今已恢复如常。大人听闻陛下抱恙,托小人来问文总管:陛下的病,今日好些了么?”

  文乙摇了摇头:“太医束手无策。”

  “陛下睡了么?”

  “已睡熟了。”

  “陛下何时醒?”

  “恐怕这一觉须睡很久了。”

  小吏道:“今日南面得报,安、庆二王封地八郡守军临阵倒戈、全数降了谢淖将军所部,二王亦已被大军生擒。”

  文乙颔首,以示知晓。

  此前戚炳永下诏,罢废鄂王生前户部新政,为保宗室诸王之利而重定藩军之饷,此举已是尽失军心,而今逢乱,檄文风传,诸王封内又有谁会在面对谢部铁蹄之时仍肯为戚氏宗亲卖命。

  文乙问说:“谢将军将如何处置二王?”

  小吏答:“不杀。”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封书函递上:“谭大人嘱咐小人务必将谢将军此函交至总管手中。谢将军有令:此番伐晋,不杀戚氏一人。总管近奉御前,须保陛下平安。”

  文乙接函,默声片刻,点了点头。

  在小吏离去后,他取出在崇德殿草拟的诏书。诏书上墨字方干,其间悬着千余人的鲜活性命。这封诏书被他放在案上,另一边,是小吏刚交给他的那封谢淖书函。

  一边是“杀光”。

  一边是“不杀”。

  文乙拈起那封诏书,毫不犹豫地将其撕碎了。

  ……

  远天破晓。

  皇城的天华门外,周怿率众肃立。

  宫门内放鱼钥,金钉朱漆的城门缓缓敞开。沿着苍青的宮砖道,文乙不疾不徐地向外走来。

  他站定在周怿身前,行礼道:“周将军。”

  周怿还礼:“文总管。”

  文乙自袖中取出一物,交至他手中:“陛下授符,发京畿兵马。这差事,便要劳烦将军了。”

  周怿握住兵符。

  他望向大开的宫门,没有丝毫迟疑地按剑迈步,向前走去。

  ……

  翌日,内廷传诏,皇帝急疫未愈,休朝不觐,以宰相谭君监国事;尽赦鄂怀妄王一案罪臣;释长宁大长公主出狱,以宗室女十人随行,入相台寺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