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章(1 / 2)





  沈荷香听罢目光一闪,低头拿了块黑米饼,然后轻轻用手掰下一小块饼放进嘴里,一时间觉得嘴里没了滋味,在前世这种走私香料的事太多了,抓得人也太多了,当时就是因为家里太穷,没有田地,只能靠着父亲走街巷赚点零花买米买粮食。

  母亲的身体本来就虚弱,加上常年住这破败的房子,平日操心过度吃不好营养也跟不上,后来几年经常卧病在床,家里实在太拮据,最后父亲只好挺而走险的买了些布料,然后跟人去了边界香域撞撞运气,如果能换回些香料卖给香料铺,便能得到一笔不菲的银钱,到时回家买地盖上房子日子便不愁了。

  但是走私又岂是这般容易的事,先不说燕京国与香域边界两国正在交战,三年一大打,两年一小打,便说这一路要穿过三座大山两处丛林,还要路过一处官道,其中强盗匪徒衙卫无数,他们这群人便如那过街的老鼠,东躲西藏心惊胆颤,只要一不留神便可能永远也回不到家乡.

  为了那点有数的银子,这些人背着那些沉重的的香料布料生活品走这么远的路,一路上各种野兽毒虫蛇蚁遍布,一般的人都是承受不了的,熬到最后真正能回来的更少之又少。

  沈荷香想到这里微咬了咬唇,手中的筷子在碗底戳了戳,沈父那时离开了家便是三个月,最后回来已经不成人形,只憋着一口气想看母女一眼,十来天后便离世了,最后的结果便是人财两失,自此后,原本破旧的家中就只留下了她和娘两个人,母亲的病也越来越重,直到两年后自己进了候府,她才闭了目与世长辞,想到这里,沈荷香眼睛便涌了些水意。

  沈父边说边大口吃着菜,转而见闺女只戳着碗底并不吃菜,不由的把盘子往闺女那边推,女儿大了,自然不好像小时那般挟给她,只好劝说道:“我闺女正长个的时候,多吃点菜。”

  柳氏心细,见闺女有点不对劲,不由多看了两眼:“这是怎么了?他爹你看看,孩子这豆子都快要掉下来了……”

  见沈父柳氏都看过来,沈荷香不由缩了缩眼中的水儿,扬脸笑道:“是娘的菜做得这个豆角太辣了,刚才不小心呛了下,没事了……”沈父和柳氏本来还担心,见闺女笑意盈盈,不由也跟着笑了。

  吃完饭沈荷香回了屋,拿起桌上她收集的一瓶清晨花瓣上的露水,然后用手绢沾了一点轻轻的点了点眼睛,刚才憋的狠了眼睛有些红,这花露水可以明目,平日多擦洗些眼睛可变得水汪汪,用了一个多月效果还是不错的。

  觉得眼睛冰凉凉的清爽了些,这才坐在桌前望着窗外,雨还在连绵不绝的下,落在地上溅起一股股土腥味,不用看也知道屋里右面的墙角又开始往下淌泥水了,她甚至能听到滴答的声音,但此时却并没有在意,只是蹙着秀眉想着那日无意看到的鞋印和血迹,目光微微的动了动。

  抬眼向外看去,今日这么大的雨,不知那简舒玄是否还在山里。

  ===============================================================

  作者有话要说:有亲亲帮忙捉虫好星湖33333333333333

  ☆、第十章

  这雨一直从中午下到傍晚,待到天放晴时沈家已经吃完了晚饭,柳氏在房间给沈父缝着衣衫,沈父则是去了虎子家,沈荷香随便找了个借口便溜出门去。

  刚下过雨的香山有股泥土的清新气,多闻上几口便如清洗了身体的浊气一般,觉得全身都轻了几分,进山的小路有些泥泞,好在可以踩着路边的野草前行,只是走几步便沾湿了绣鞋和裙摆,沈荷香只得双手提着襦裙,好在出门前她换了旧鞋和旧衣。

  走了一会儿,鞋底已经被雨水微微浸湿,沈荷香才终于找到了那日她挖到百里香的荆条树,当初看到的树枝上留下的血液如今早已经被雨水冲刷干净,犹豫了下后便拨开荆条,趟过厚厚的树叶向里面走去,反正横竖鞋已经湿透,倒不介意再湿一些。

  走了没几步便看到一处岩洞,这岩洞沈荷香并不陌生,以前猎手冬天打猎时晚上山路难走,便会宿在山洞里过一晚,但香山一直没什么大的猎物,所以打猎的人日渐减少,现在基本没什么人过来,所以石洞也就荒废已久,洞里恐怕已经长满了青苔。

  没人住的地方看着总是有些渗人,那洞口黑洞洞的仿佛有什么危险,沈荷香不是真的十一岁女娃,虽然也觉得腿肚打颤,倒也没吓得拔腿就跑。

  沈荷香没有进去,只是想了想昨天父亲所说走私香料的事,再结合昨夜突然出现的简舒玄和那大量的银钱,这些都在预示着他可能与官府抓的那些贩香料的人有关系,也许他就是父亲所说逃走的两个人之一?

  沈荷香还清楚记得昨晚他离开时弓着身一瘸一拐的样子,似乎受了伤,这样的伤就算着急也不可能连夜翻过香山,以他现在的处境更不可能到农家去借住,因抓到贩卖香料的人官府可是悬赏五两银子,有几个穷人能经得起这样的诱惑。

  就算换成自己也知道躲在山中比下山要安全,昨天夜里又下起了雨,因下过雨的山路湿滑,行起路来的危险更高,他断不可能冒雨下山,也没有这必要。

  所以种种迹象表明若他真是如自己猜想的,现在可能还在山里,香山也没什么可以避雨的地方,有的话也只可能是眼前这个荒废的山洞,沈荷香今日一天脑中都是昨日看到的鞋印和血迹,所以雨一停便有些鬼使神差的跑来查看一番,如今都已走到洞口了,若是转身离去岂不是前功尽弃?

  沈荷香站在洞口犹豫了一会,在扔了两块石头进去仍没什么动静后,这才轻轻的掂脚小步的往里走,岩洞并不大,只是因为快傍晚光线有些暗,待眼睛适应了里面的阴暗后,她这才看清整个岩洞,如她所想因长时间没有人住,两边的石壁都生了一层绿苔,但地上显然有人清理过,走过去倒不至于滑倒,她一边慢慢的走一边四下看,脚下一个不注意便踩到了什么,寂静的洞里突然发出了一声“哗啦”的声响。

  吓得沈荷香急忙紧张的往后退了几步,待看清后,才发现那是一些生锈的弓箭铁器之类,可能是以前路过的猎人丢弃的,被人堆在这里,就在她将目光从这堆废铁上移开时,右面不远处突然有人咳嗽了一声,声音听着似有点痛苦。

  本来已平静下来的沈荷香一时间心口又怦怦直跳起来,女人天生胆子小,她现在仍存着理智没有拔腿就跑,就已经算是胆子极大了,停了片刻见那边再没了声音,此时站也不是进也不是,犹豫再三,只好硬着头皮绕过那斑斑锈铁,然后向刚才的声音方向慢慢移过去。

  走近了才看到,洞里靠里面的石壁有块较平整的石头,应该就是留做过路人休息的地方,此时那石头上正躺着一个黑影,就着洞里阴暗的光线能看出是个人,似乎是极冷的样子,整个身体都痛苦的蜷在一起,即使有人进来了也一动不动维持着那个姿势,如果不是刚才听到了这人在咳嗽,恐怕还会以为上面躺着的是个死人。

  沈荷香小心的看了两眼,便确定了那人十有八,九是简舒玄,因那身衣服她记得清楚,当日在京城帮工扛石他便穿着这身,清楚没有认错人,沈荷香忐忑的心总算有点落地了,不由地向前走了两步,想问问他昨晚干么鬼祟的跑来丢银子,给也不要紧,可以光明正大的来,偷偷的塞算什么事,若没事还好,一旦要是他被人抓了起来,事情败露,那自己一家岂不是也要跟着受这无妄之灾。

  想到此,她快步的走到石床前,刚叫了声喂,便发觉不对劲起来,因为靠近后她闻到一股恶臭,这股恶臭味儿她并不陌生,很久以前就闻过,是属于那种伤口久未痊愈,溃烂流脓的气味,她想到前世沈父被抬回来时便是如此,全身散发着恶臭,伤口流脓,即使她与母亲再如何细心照料,也不过是拖了十来天便去了。

  此时她也顾不得捂着鼻子嫌弃,急忙伸手过去覆在那人额头上,温度烫得她手直哆嗦。

  ======================================

  作者有话要说:前面文有些地方重改一下,伪更不要点=333=

  ☆、第十一章

  柳氏晚上烧过饭,便见这个时间一向关在屋里洗澡的闺女,竟然在院子里用手撸着他爹刚从池塘周边砍下来的一大丛蒲草,要说沈父对自己闺女的好,简直是没话说,荷香刚说了一句屋里虫蚊多,想弄点蒲香点着熏熏蚊蚁,这不,沈成石就带着闺女去了附近的池塘边割了一堆回来,在柳氏做饭的工夫,父女俩一个在劈柴,一个在院子剥着蒲黄,忙得不亦乐乎。

  晚上吃的是前两天沈成石从京城捎回来的几根牛骨,砍成段熬了一锅汤,边上又贴了些白面掺玉米面的饼子,炒了盘野菜炒鸡蛋。

  之前因为家里拮据买不起多少肉,沈父也只好听闺女的,花几个铜板买点便宜的骨头回来尝尝鲜味儿,谁知骨头汤喝了大半个月,一家三口不仅面色焦黄营养不良的样子去了七七八八,身子骨也都比以前壮实了,就是柳氏脸色也好看很多,又时常喝些女儿给泡的野花茶,如今只觉得大病初愈后,身子又恢复了以前,里里外外忙忙碌碌反而什么病也没了。

  于是这骨头汤一家人三天两头便喝一喝,吃完饭沈荷香主动的收拾了桌子,沈父坐在地上用竹条编点竹篓家用,柳氏则手不停的缝着针线,时不时的和沈父说着话。

  沈荷香看着锅里剩下的牛骨汤,犹豫了下便取了一只瓦罐,然后舀了三勺汤进去,随即便将罐子小心的放入了她平日上山时背的背篓里,待到夜里一个身影悄悄出了沈家,然后沿着小道向山间走去。

  沈荷香看着脚上的泥泞,忍着踩在湿泥中的那种咕叽咕叽的声音,终于忍不住的想发脾气时,总算是到了地方,好在路过山洞不远处山涧控下来的泉水,现在刚下过雨,水流极为充足,于是眼前一亮急忙过去几下间涮干净鞋上的湿泥,拧干了鞋上的水又套回了脚上。

  这才背着竹篓几步走进了山洞,虽然月光还算明亮,但洞中光线仍然是暗的,她摸索着走到那石头处,将竹篓从肩膀上卸下来,微平了平因赶路急促的呼吸,便将湿湿的手往旧衣的蹭了蹭,这才走过去,石床上那人还是之前看到的姿势。

  沈荷香伸手小心的摸了摸那人的额头,还是如之前一般的烫,当年父亲也是这般,胡大夫说过如果不将温度降下来,烧上三天人可能就不行了。

  大概是她的手冰冰凉,石床上那人竟是微动了动,但显然人已经烧得有些神智不清,只是潜意识的往额头那抹舒服凉意上蹭去,喉咙里似乎还发出了一声类似娘的叫声,最后再无动静。

  原本一路上还颇有些怨气,觉得自己此举有点傻了,在听到那声模糊的言语后,想到什么也不由感同身受的微叹了口气,不耐的心底顿时柔软起来,随即便收回了放在那人额头的手,然后将一边的竹篓打开,从中取了一只油罐和灯芯出来,然后放到床头用火石点燃,屋里这才有了点人气,虽是豆大的光线但照明倒是可以。

  细想一下,这人还真是命运坎坷,双亲突然过世,生活一下子自云端跌落谷底,从被人称作少爷到被人骂为乞丐,这其中的落差与痛苦不是普通人能够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