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八零女配的佛系美食之路[穿书]第110节(1 / 2)





  沈临川他们的小公司也逐渐上了轨道,新药开始投入市场,因为疗效好,价格又相对便宜,很快就占据了相当了得的市场份额。小伙伴们的投资,都有了很丰厚的回报。

  许锦薇当初也跟着投了一笔钱,如今翻了好几倍回到了她的手上。看着账户上长长的一排数字,她也萌生了想要开一个公司的想法,不过她打算开一个矿泉水厂,否则她这个水系异能者的能力岂不是浪费了?

  她完全可以买一块地皮,然后开发地下水资源,用她的水系异能,改变其中的水质,她甚至都不需要那些繁杂的工序,只需要购买几台抽水机和灌装的机器就能够生产出全世界质量最好的矿泉水。要知道后世的依云、salvers以及日本的神户天然矿泉水,全都是售价高昂的高端水,可买的人依旧不少,可以说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想到就做,许锦薇从来就不是一个缺乏行动力的人。郑萍虽然不知道女儿为什么突发奇想打算去做矿泉水公司,但是她作为母亲肯定是要支持女儿的,而且她对于女儿的能力也是有着充分的信任,只让她放心去闯就是了。

  只是还不等她出动去找适合的地皮,就有人给她送上门来了。廖志刚的公司囤了两三块地皮,其中有一块位于首京郊区一处未开发的荒地,前不久勘测出了拥有天然地下水资源,他原本是打算开发成仓储中心的,但勘测出了地下水,再拿来做仓储就有些暴殄天物了。既然许锦薇想要开矿泉水厂,那么转卖给她,倒是刚好。

  亲兄弟明算账,许锦薇也没有占廖志刚的便宜,按照市场价与他签订了转让合同,但因为前期需要花钱的地方不少,所以廖志刚只收了她一半的钱,剩下的就当做入股了。廖志刚原本是打算帮许锦薇省一些钱的,却不知道自己这么做是占了多大的便宜。

  不少人都觉得廖志刚是傻了,一个大学还没毕业的女孩子,异想天开的要办厂,廖志刚就算是为了在妻子面前挣表现,也不该拿这么大一块地皮来开玩笑。不过许锦薇和廖志刚都不是在乎外人看法的人,他们自家的事,自己觉得合适就行了。

  想要开办矿泉水厂,第一步就是要进行水源的质检,许锦薇悄悄将一块鸡蛋大小的淡蓝色水精悄悄放入了打好的水源井中。这块水精是异能水的超级浓缩体,这么小一块,却是耗费了她大半年的时间才凝练而成的,可以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至少能管个一年半载,等到消耗的差不多的时候,她也能凝出第二块水精来了。

  经过水精改造后的地下水质检结果自然是最优等的,许锦薇便拿着质检证明去国土部门跟林业部门办理了水源开采证明。

  之后许锦薇便请了工程队盖了一座大型厂房,却没有请多少员工,从抽水到罐装,尽量都用机器来进行。矿泉水制水设备、灌装机、喷码机、贴标机、包装机、瓶盖消毒机等等,所有的机器都是国外进口的,价格自然不便宜,但在外人眼中,这却是水质的保证。

  她除了注册公司之外,还注册了品牌商标,名字就叫作“霖泉”,寓意是这水就如同甘霖一般可口。

  第一批霖泉水很快就生产了出来,许锦薇找了三家国内有名的权威机构进行了检测,给出的都是最优评级,不仅水质纯净,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活性也是如今市面上最高的。这样高品质的矿泉水一出现,都不需要许锦薇去找人,就有新闻触觉灵敏的报社记者主动找了过来,对这家矿泉水厂进行了全方位的采访。

  这个时候的人有事没事的都喜欢拿着一份报纸看,所以霖泉水很快就在上市之前打响了知名度。

  霖泉水的零售定价比较高,500毫升的一瓶矿泉水就要五块钱。在九十年代初期,人们的工资虽然涨了一些,可一个月也就两三百,这五块钱一瓶的矿泉水,还真没多少人消受得起。

  但许锦薇的目标客户群本来也不是这些普通人,而是更高端的客户群。“锦绣年华”是最先用上霖泉水的店家,不管是做菜还是烧汤,用了霖泉水,这滋味就是能更上一层楼。尤其是爱茶的人,发现用霖泉水泡出来的茶水,茶香会越发浓郁,回甘也更浓醇,简直是质一般的飞跃。

  能到“锦绣年华”吃饭的客人,家里的条件自然不会差,在发现霖泉水的好处之后,都是一箱一箱往家里搬。

  喝霖泉水的人越来越多,也就发现了更多这种水的好处。就算不拿来烧菜熬汤,就这么直接喝,甘甜沁凉的味道也是其他矿泉水所难以企及的,更不用说霖泉水中的多种矿物质是真的对人体有着很大好处的。

  霖泉水的销路就这样渐渐被打开了,除了那些家里条件比较富裕的人家之外,还有不少国内知名的大酒店也联系许锦薇这边进行了批量采购,就连一些外国企业也在寻求出口合作。

  霖泉水一下子成为了国内最炙手可热的高端水品牌,短短两年时间,许锦薇的身价已经过了千万。而她的男朋友也是同样如此,两人各自创业都非常成功,引得学校里的所有学生都将他们视为了偶像。

  那些之前不看好许锦薇还在廖志刚身边说风凉话的人,如今脸都被打肿了。

  许锦薇和沈临川原本打算一毕业就结婚的,可计划赶不上变化,季亚珍因为上了年纪,身体机能衰退,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就在他们即将毕业的时候,因病过世了,享年79岁。不过在这个时候,快八十岁的老人,也算是喜丧了。

  在老太太住院期间,依然是郑萍亲自照料,因此老太太在临走之前,把她的那间老房子留给了郑萍,三个子女里头,就是二女儿最孝顺了,不管她什么时候需要,身边出钱出力的总是只有这个二女儿,她自然是要把最好的那一份留给她的。

  说是留,其实只是把户主转让给了郑萍,毕竟这房子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是最老式的公租房,承租人享受的是居住权而不是产权,不能买卖,只能等拆迁,但怎么说地段还是不错的,出租一个月也能有个百来块,以后万一动迁,也能分到更多。

  剩下的几千块钱积蓄和一些家里的大件,则留给了郑珠和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