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九章(1 / 2)





  李家人被唐老夫人“客气”的请了出去。

  唐家东南角有一处院子, 院里栽满了梨树, 名为梨香院。一到春天, 梨花似雪, 香飘满园, 是个十分清静优雅的去处。

  梨香院跟主院只有一条道路可通, 把这条路堵上, 在院子临街的一面开了一处大门,这院子就算是独立存在的了。

  院子不大,就三间正房, 两边各三间偏房,跟李家差不多一个格局,可是布置的却十分奢华精致。

  瓦是琉璃瓦, 墙是青砖墙, 三间正房雕梁画栋,六间偏房浓墨重彩, 跟李家那几间破房相比, 简直如云泥之别。

  屋里的摆设更让人眼红, 什么博古架, 什么贵妃塌, 张氏等人连听都没听说过, 更何谈见。

  摸着床上那比婴儿肌肤还润滑的锦缎棉被,田氏幸福的快要昏过去了,她从没有想过, 自己还有这样的运气, 能住进这样好的房子里。

  “这真是被子啊?晚上盖这种东西,我还能睡得着觉!”田氏都不敢往床上坐,怕把床给弄脏了。

  李二郎也有点不敢,但他是男人,不能表现出来,他坐在床沿上,绷着脸道:“睡不着就把自己好好收拾收拾,住这么好的房子,别再弄的那么邋里邋遢的了。”

  田氏瞪了他一眼,“我看,咱们应该买几个丫头伺候着。这样,我也能有时间打扮自己了。”

  “也行吧。”李二郎也有些飘。

  “还买几个丫头,买几个丫头你也就这样了,狗改不了吃屎。”张氏从外面进来,说了田氏一顿。

  田氏很不满意,“娘,你这话就不对了,我……”

  张氏根本没听她说,对李二郎道:“起来。”李二郎站起身,她将床上的锦被连同床幔等物全都收了起来,抱着就要往外走。

  “娘,你这是干什么?”田氏急了,这被子,她还没来得及盖呢!

  “干什么?这么好的被子,是咱们能盖的吗?做人不能忘本,今天得了赏,就飘起来,不知道自己是做什么吃的,以后钱花光了,难道要去喝西北风吗?

  我把这些东西都收起来,万一以后有个什么麻烦,拿出来还能换点钱。”张氏冷着脸道,“还有那边那些花瓶什么的,二郎,一会儿也送到我屋里。”

  李二郎尴尬了一下,就明白了张氏的苦心。是啊,他们是什么身份,怎么能享受这种富贵,真不怕折寿!

  “好,我这就搬。”他一边答应着,一边去抱旁边摆着的大花瓶。

  田氏却不肯答应,她抱住那个大花瓶,急道:“娘,唐老夫人说了,要把整个宅子都给我们,以后我们就是有钱人了,还愁这些干什么?”

  “人家给的能过一辈子?像你这么过,就算一座金山银山,也会被你败光。有本事,你就跟你大嫂一样出去赚,到时你想怎么花,我都不说你。”张氏怒道。

  田氏蔫了,她上哪里去赚钱。没办法,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张氏跟李二郎把整个房间都搬空了,连件好点的家具都没留。

  “娘,我们晚上怎么住啊?”田氏想哭。

  “一会儿让二郎拿点银子去街上或者当铺里买点,有这么好的房子了,还不够你住!”远处,传来张氏的声音。

  傅折桂来到唐家或者说李家新家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好好的房间,就好像遭了抢劫一样,除了窗户等不能拆卸的东西,所有家具甚至包括床都被收到了一边一间偏房里。

  张氏把那间偏房锁了,没有她的允许,谁都不能动房间里的东西。

  这点,其实傅折桂还挺欣赏张氏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李家如今没什么收入来源,她还真怕李家人过上富贵日子,忘了自己是谁,花钱如流水,最后落得穷困潦倒的下场。

  “你回来了,那边那间房是你跟小虎子的,一会儿你看看缺什么,就跟二郎一起出去买。”张氏看到傅折桂很是热情。

  “奶奶,叫我玉归。”李玉归不满的道。

  “好好,玉归,玉归。”张氏宠溺的笑。

  李玉归满意了,拉着傅折桂去看他们的新房间。还是跟原来一样,他们住在张氏对面的正房里面。

  这间房间,比其它房间好了一点,起码里面的床还在,铺上棉被就能睡了,这也算是张氏对傅折桂的特别优待。

  傅折桂叹了一口气,看来,她想过上好日子,还任重道远。

  看张氏等人在收拾令一间偏房,傅折桂心头一动,“娘,玉归越来越大,跟我住在一起,总是不太好的,我看这房间还很多,不如,让他搬出来住吧。

  实在不行,我住偏房,让他住正房也可以。”

  人就是这样,相信你的时候,你说什么都是对的,不相信你的时候,你说什么都错。以前张氏拿傅折桂当眼中钉肉中刺,自然觉得她这是在害李玉归,现在她拿她当自己的儿媳妇,也觉得她说的话有道理了。

  傅折桂还年轻,又是李玉归的继母,两人只差了十三岁,确实不宜睡在一个房间里。

  “让你住偏房,哪有这个道理。我看这间房正对着阳光,就不错,玉归就住在这里吧。”张氏答应道。

  李玉归还不想跟傅折桂分开呢,可是傅折桂跟张氏都发话了,他也只能闷闷的答应了。

  剩下的,就是买一些被褥、家具以及锅碗瓢盆什么的日用品。不用买好的,就买舒服耐用的即可。

  傅折桂把杨老五、李瘸子赔偿的那一百两银子拿出来交给张氏,张氏喜不自禁。还以为李家这次又倒了大霉,没想到,竟然是走大运,不仅弄了一套宅子,还有一百两银子,人生的大悲大喜莫过于此。

  把那块烧化了的银子拿出来,张氏嘱咐李二郎,先花这些银子。

  只花了不到十两,李家就又变了样,蒜头大葱,高粱白菜,箩筐锄头,除了那几颗梨树有些碍眼,李家俨然又是一个农家院的模样。

  真可惜了那房上的红砖绿瓦!

  “这才像个家的模样吗。”张氏很满意现在这个样子,“等这些梨树结果了,看看甜不甜,要是不甜,就砍了种两沟韭菜。院子里种树,还是有点浪费了。”

  傅折桂听了想笑,要是种梨树的人听到张氏这么说,不知道会不会被气的吐血,他的梨香满园啊,还不如两沟韭菜。

  “咱们在县城里住,去洗衣店倒是方便了,可是家里的地怎么办?”回归本源,李二郎最不放心的,就是他的地了。

  这点张氏还没想到,如今李二郎一说,她也急了起来,这地可是农民的根,他们可不能这么放弃。

  “离春种还有一段时间,我看,我们不如重修李家。”傅折桂建议,她不喜欢唐家,连带的,也不太想一直住在这里。

  “我看可以。”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在村里住习惯了,突然住到人生地不熟的城里来,李二郎也有些发怵。

  张氏比他们更不愿意离开老家,那是她待了半辈子的地方,承载着她所有的记忆,“现在咱们有钱,重修也不是什么难事,好,就这么办吧。”

  “还要感谢一下昨晚救火的村民,要不是他们,咱们还凶多吉少。”傅折桂又提起了一件事。

  “对,二郎,你去办,务必要办的风风光光的,让他们都知道,咱们李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富贵不归乡,就如同锦衣夜行一样无趣,张氏都有点等不及要回去感谢那些村民了。

  最后,傅折桂问起了早上的事。

  张氏把经过跟她说了一遍,“你没看见唐老夫人那个样子,没立刻把我们抓起来,我都念阿弥陀佛了。”她心有余悸的道。

  把整座宅子给李家,而不是这一座院子,傅折桂突然觉得,唐家也不算没有诚意。

  “对了,三郎呢?”她问。

  “在屋里躺尸呢。”张氏朝着旁边的一间偏房一努嘴,她就不明白了,李三郎为什么就揪着杨翠翠不放呢?现在家里有钱了,他想说一个什么样的媳妇没有。

  傅折桂犹豫了一下,决定去看看李三郎,她怕李三郎又做出什么傻事来,牵连李家。

  李三郎脸也没洗,衣服也没换,直挺挺的躺在床上,望着雪白的天花板不知道在想什么。

  “三郎?”傅折桂试探的叫了他一声。

  李三郎的眼珠动了动。忽然,他从床上坐起来,抓住了傅折桂的手,“大嫂,你可一定要帮我,唐老夫人说,她要带翠翠回京。

  她不想我再见翠翠了,你可一定要帮我。”

  他的力道太大了,傅折桂被他握的手疼,便开始挣脱,“你先放开我再说。”

  李三郎放开傅折桂,满是希冀的看着她。在他看来,若是还有一个人能帮他,那一定是傅折桂。

  傅折桂有些心虚,这件事,她还真没什么办法。

  唐家跟李家的家世差太多了,一个是朝廷勋贵,一个是祖宗八辈都种地的农民,李三郎想要跟杨翠翠在一起,除非像小说里面写的,要么,李三郎像柳梦梅一样考上状元,要么杨翠翠像王宝钏一样跟家里决裂。

  可能吗?李三郎这个样子,是能考文状元还是武状元?杨翠翠那个脾气,敢跟唐老夫人抗争吗?

  两个当事人都不争气,她既不是玉皇大帝,也不是皇上他妈,仅仅是一个平头百姓,有什么本事让他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