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十六章(1 / 2)





  这些钱该怎么花?

  “大哥, 你晚走几天, 再多赚一点, 我用这些钱给你买匹马, 你也好赶路。”傅折桂道。

  傅登科木然的点点头。谁能想到, 前几天他还在为路费发愁, 现在就要有自己的马了!

  “娘, 这些钱你先拿去给爹买人参治病。还有,给家里添一点东西。”傅折桂分出三十两银子给周氏。

  “好,好。”周氏除了说好, 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书局那边还要再定一批书。”傅折桂又道。

  “你决定。”傅家人异口同声。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每天上午,傅折桂去卖书, 下午, 帮傅登科准备东西。

  这本《考试宝典》的书稿,傅折桂希望傅登科能带上。到了京城, 应该距离科考还有一段时间, 傅登科可以在京城找一家书局刊印售卖它。

  如果傅登科不想费神, 他还可以直接把这本书的书稿以协议的方式租给书局, 书局自然会拿去印刷贩卖。

  还有就是马, 傅折桂跟傅登科一起去马市, 挑了一匹白马,傅登科十分喜欢。

  衣服什么的都不用傅折桂准备,倒是这吃的, 傅登科就算有马, 也难免遇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时候,这时,既能填饱肚子,又美味的食物就成了必备的东西。

  傅折桂想了一晚上,还真想起来一种能带在路上吃一个月的食物。

  山东煎饼,相传是诸葛亮为了行军方便发明的美食,用五谷杂粮制作而成,既好吃又有营养,还能长时间保存,现在天气冷,足够傅登科吃到京城了。

  说干就干,傅折桂先去铁匠铺买了一块比较平的圆铁,在底下拿石头搭成灶,就是现成的鏊子。

  看看家里有什么杂粮,将这些杂粮加上小麦、地瓜干混在一起,用石磨磨成粉浆,再找一个篪子,弄一个油褡子就可以开始摊煎饼了。

  开始,她掌握不好火候跟煎饼的薄厚程度,摊出来的煎饼不是糊了,就是太厚,慢慢的,她开始掌握其中的诀窍。

  火一定要稳定,最好用炭火,面糊放在鏊子上以后,要快速的摊开,最好不要超过二十秒。

  摊好的煎饼,折成长方形放在一边晾凉。因为摊制的过程中,煎饼失去了大量水分,凉了以后就变变的薄而脆,能长时间保存。

  把这些煎饼叠在一起,慢慢的,外部的煎饼遇到空气中的水分,就会变潮变软,这时候,正好把这层煎饼拿下来吃掉。

  当然,如果能在煎饼里面卷上一点菜或者肉,就更好了。

  就像现在,周氏用沙锅炖了一锅小肘肉,汤汁粘稠,肉皮软烂,正是做肉煎饼的好材料。

  小肘肉就是猪后腿下方那块有很多筋跟肉皮的那块肉,一只猪只有手掌大的两块,炖煮以后瘦肉劲道,肉皮粘糯,卷着煎饼,荤素搭配,简直是人间美味。

  如果不想吃肉煎饼,比如傅老秀才,身体太虚了,根本没办法吃肉,那还有素煎饼。

  把豆腐、粉丝跟虾皮混合在一起,加一点菜心,调好味道,稍微加热一下卷入煎饼中,别有一番风味。

  “小妹,这个煎饼真是太好吃了。以前家里这些杂粮,也就煮粥吃,没想到还有这种做法。”傅登科吃的赞不绝口。

  “下午我再给你做一罐牛肉酱,你路上带着这两样,又是杂粮,又是肉,就不怕身体跟不上了。”

  去京城路途遥遥,饥餐渴饮,饱一顿、饿一顿的,有很多读书人都因为受不了这份苦,或者感染风寒,病倒在路上。

  这些人,好一点的,能慢慢熬过来,但也会因此错过科考,倒霉的,没准就直接死在了路上。这种情况,京朝每年都有,还不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