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第8节(1 / 2)





  明珠和索额图安静下来,甚至为了打消康熙的怀疑携手合作。因他二人不再互拖后腿,对三藩之乱的攻势凌厉了许多,康熙这才回过味来。

  他仔细想了想朝中细节,终于品出了这两人拉帮结派的苗头。

  康熙此刻心情很古怪。

  生气当然是生气,但他更多的想法是……居然还能这样阴差阳错让两只老狐狸的尾巴露出来?

  康熙看向胤礽。

  奶味圆团子胤礽低烧好了之后为了发泄之前憋得发慌的精力,正拿着木头小剑满屋子哒哒哒乱窜,根本不顾屋里还有一只阿玛在批改奏折,需要安静的环境。

  这件事难道是拖了自家儿子的福?不愧是朕的儿子,福缘深厚!

  满屋子乱窜的胤礽察觉康熙正看着他发呆,停下脚步抬起头:“嘎?”

  嘎?康熙的微笑崩裂。

  这混小子,怎么开始学鸭子叫?谁教的!伺候保成的人,果然还是应该再换换!

  于是胤礽身边伺候的人再次大换血。

  胤礽十分无奈。这次他身边的人保持了三月不换,他好不容易眼熟了一些人,又换了。

  再这样下去,他恐怕要得脸盲症,除了阿玛和太皇太后身旁的人,谁也不认识。

  ——————

  又过了一阵子,三阿哥也被送出了宫。

  康熙本不想让三阿哥这么快被送出宫,但他又死了一个儿子。

  长生,这个胤礽没见过的弟弟,在三阿哥出生一月后便病逝了。

  长生自出生起便一直病恹恹的,御医委婉告诉康熙长生恐怕会早夭。

  康熙给他取名叫“长生”时,仿佛就已经给他定下了结局。

  只是马佳氏不肯放弃。

  古代没有避孕手段,不想要孩子只能打胎。

  马佳氏很受宠,受宠的代价是年年生孩子,身体未好便继续生孩子,孩子死了之后继续生孩子。

  不断生不断死,马佳氏已经濒临崩溃。

  钟粹宫院子里的事其他人不知道,马佳氏有所耳闻。

  她猜到太子恐怕有神异之处。自己那时难产,自己的命和孩子的命恐怕是太子付出了什么代价保下来的。

  那么,太子能不能保住长生的命?

  马佳氏魔怔了。

  她忘记了太子的身份,没有思考长生和太子分别在康熙心中的地位,只凭着一腔濒临崩溃的母爱,抱着长生去求太子救命。

  康熙看着刚出月子,憔悴衰老得不成人样的马佳氏,不但没有可怜马佳氏,反而很愤怒。

  太子已经救了你和你的儿子,你还不知足,居然试图用太子换长生?!

  凡事皆有代价,长生病入膏肓,太子若能救下长生,岂不是以命替之!

  在康熙愤怒之时,胤礽成年人智商上线,冲上去护住马佳氏,打断了康熙的发怒。

  “对不起,我能力不够,救不了所有人。”胤礽一边护着马佳氏,一边摸了摸长生的脸,“我救不了额娘,救不了胞兄,也救不了长生。”

  似乎是因为长久生病,让长生的智力受到了影响。他傻乎乎的,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但胤礽触碰他的时候,他本能的喜欢胤礽温暖的手,笑着蹭了蹭胤礽的手,张嘴“呀呀”了几声。

  还未满两周岁的长生发育迟缓,居然连话都不会说。

  康熙的愤怒被胤礽打断。他看到胤礽和长生互动的那一幕,心中愤怒终于转变成了悲伤。

  悲伤又变成了更深的愤怒。

  胤礽病好之后,“终于”能背下一些顺治在梦中告诉他的话。

  女真族的诅咒,是因为被多尔衮打断的大清与华夏大地的龙脉融合,而不得不背负的诅咒。

  康熙终于下定决心,即使掀翻所有祖制,也要斩断这直接朝着他子嗣来的诅咒。

  胤礽的胡编不是乱编。当年清军入关时,的确没强制要求剃头,只说“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民。”。

  但明朝降臣被谩骂后主动剃头主动上书,“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政策定下。

  胤礽对康熙说,顺治当年心里很憋屈。

  顺治定下两个政策,第一个是“不强制推行剃发令”,第二个是“勿杀无辜,勿掠财富,勿焚庐舍”,屁用都没有。

  这两条规矩完成,清朝入关便可很快融入炎黄大地龙脉——炎黄大地王朝轮换,只要能给他们安稳的生活,绝大部分民众并不在乎新王朝是谁当皇帝。

  可多尔衮三兄弟连皇太极都不尊敬,多铎甚至在皇太极寿辰上送给皇太极一匹跛脚马,他们能听顺治的话才有鬼。

  更何况顺治是自幼修习汉学,和最爱杀文人的努尔哈赤一样不喜学问的多尔衮三兄弟,对顺治那满口的仁义道德更是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