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如意宴第104节(1 / 2)





  这小丫头倒是不饶人,裴明昉几乎要笑出声。

  他拍了一下女儿的后背:“不会是他,他才不会做这样的事,他也没有那样的心。”

  果然,随着裴明昉的话音落下,他们正巧来到开封府前不远处的街角。

  沈如意被父亲高高举着,简直是一览众山小,前面任何人都阻挡不了她的视线。

  她老远就看到前面立在开封府门前,穿着句芒神衣服的男子,那是个四十几许的中年人,有些富态,个头也不高,一看便不是年轻的靖王。

  裴明昉给女儿解释:“那是开封府通判。”

  沈如意点头:“哦!这个看起来还可以,似乎不是坏蛋。”

  裴明昉倒是有点意外,这位开封府通判是个清明好官,一心为百姓分忧解难,开封府中的刑名案件皆是他亲理。

  靖王赵衸可没那么好的耐心,什么侦查破案统统都与他无关。

  “你怎么看出他是好人?”

  沈如意笑得高深莫测,她挑了挑眉:“我就是知道啊,大概是看脸吧?”

  裴明昉以为她是小孩子的玩笑话,未再多问。

  倒是赵允宁,因为个子矮,只能看到眼前黑压压的人群,什么都瞧不见。

  裴安要抱他,他也不肯,只能站在裴明昉身边叹气:“唉,看了个寂寞。”

  沈如意听了他的话,咯咯笑出声,然后便好心请求裴安必须要把他抱起来。

  赵允宁这才“不情不愿”答应了。

  待两个小孩子都坐到长辈肩膀上,鞭春仪式便已经开始了。

  只看开封府府衙前面,春牛摆放在一个由鲜花妆点的围栏中,中有百戏人物,很是漂亮。

  通判手中执春柳软鞭,在春牛前来回挥舞,发出“啪啪”的响亮声音。

  他口里还唱诵:“春来五谷丰登。”

  他唱一句,百姓便跟着唱一句:“春来五谷丰登。”

  待到反复再三,鞭春仪式才算结束。

  百姓们看完仪式,便一哄而散,有的去左近的瓦舍看戏,有的则去大集逛街,还有的寻了附近的脚店正店,美美大餐一顿。

  节日里的汴京,无论何时都是洋溢着幸福的。

  节日的热闹属于每个人,这座繁华的都城也属于每一个汴京人。

  这时便有小贩端着巴掌大的春牛造像,在人群中兜售。

  裴明昉见沈如意的目光一直盯着那春牛看,便招来小贩,给女儿和赵允宁一人买了一只。

  “回家摆在灶台里,”沈如意一本正经,“能发大财。”

  赵允宁居然当真了:“真的?那好,我也让人摆在灶台里。”

  裴明昉无奈地拍了一下女儿:“莫要糊弄哥哥。”

  沈如意低头看一脸认真的赵允宁,忍不住冲他笑了一下:“我瞎说的,在我家什么都能招财。”

  这边鞭春看完了,裴明昉就领着女儿和借来的侄儿去逛街。

  最近这几日,几处主街上的店铺几乎全开了,此时正是一年中最赚钱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不想错过。

  裴明昉抱着女儿往巷口行去:“一会儿想逛什么?”

  沈如意想了想,道:“爹爹,我想去州桥。”

  裴明昉立即便知道她想去看什么了。

  从朱雀门出,一直到龙津桥,自州桥南去,一整条街都是各式各样的食肆。1

  州桥夜市,最热闹的时候是从太阳落山时开始的,整条街市灯火通明,要一直闹到三更才少有客人,彻底停席。

  因是夜市闻名,白日里人会少许多,且许多半夜才出来的铺席这会儿也没有,但依然叫两个显少出来玩闹的孩子高兴。

  待进了街市,沈如意就让裴明昉把她放下来,她自己跟在父亲身边,仰头看着每一间店铺。

  一边看,一边还同赵允宁评议。

  “这一家瞧着生意好好哦,”沈如意指着梅家熟食铺问赵允宁,“宁哥哥吃过吗?”

  赵允宁小小年纪,却是汴京老饕。

  他背着手,一脸严肃道:“吃过的,梅家主打鸡鸭肉,隔壁的鹿家主打鹅鱼熟食,都是酱香风味,鹿家的更辣一些。”

  他思索片刻,又评议一句:“他们所做猪肉都有些腥臊之味,卖气一般,不如其他有名,没有雪婶做得好吃,依我看,是香料用得不对。”

  沈如意也仰着头,听着他的话,还说:“那我家的食肆,可以多加猪肉一项,便宜又好吃,大家都喜欢。”

  赵允宁道:“正是如此,不过州桥是大街市,此处虽然租金昂贵,但生意也比别处要好倍余,倒是不好比较。”

  “总的来说,即便味道一般,在这里也能卖出别地好店的量。”

  两个孩子就站在人家店铺门口,一脸严肃地点评着,你一言我一语,那一本正经的话语,听得裴明昉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