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九零致富日常(重生)第18节(1 / 2)





  上次她挣了四万块,罗梅拿的多了点,五万出头。

  要说在首都买房也不是不行。

  但就觉得这钱一下子就花出去,挺让人心疼的。

  “二姐,这可是首都,国家的心脏,在这里买房稳赚不赔,这次咱们带的货多,要是赚够了钱你也在首都买一套算了。将来鹏鹏和段蕾兄妹俩在这边上学也能有个照应,不比咱们那小县城的学校好?”

  孩子是陈建荷的软肋。

  罗梅这话说到了她心坎上,“那到时候再说吧。”

  她看着满车厢的货,还有些迟疑。

  两人这次带了足足三百件皮大衣,除了娜塔莎订购的那一百件外,还有额外的两百件。

  除了这皮大衣外,罗梅还特意打电话,让邱萍萍帮忙在首都买了羽绒服,跟那些酒放在一起。

  走出国界线后,罗梅这次没再车厢里躺着,陈建荷去跟列车员打交道学习蒙古语时,她在停车靠站时打开窗户兜售羽绒服皮大衣。

  迈入十一月,窗外的冷气灌进来,让罗梅的手都红肿起来。

  好在车里头暖气足,很快就好了。

  这么折腾了一路,那两麻袋羽绒服卖出去一半,倒是山羊皮大衣卖出去了好几十件。

  抵达莫斯科前,陈建荷回包厢时还带着几个乘务员。

  乘务员委婉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我能先拿几件吗?钱回头再给你。”

  赊账?

  罗梅笑了起来,“没问题。”

  第14章 户口的事

  她也不好拒绝。

  走的毕竟不是什么康庄大道,人真要是举报你,你咋办?

  去莫斯科的监狱了解本地的风土人情吗?

  所以哪怕是赊账,也只能认了。

  陈建荷脸上有些挂不住,“早知道我就不去跟他们聊了。”

  这基本上是有去无回的买卖,尽管双方互留了通信地址,但又不知道真假,还能真的去找上门?

  “做生意嘛就这样,这也是必要的支出。”不去找人闲聊人就不会来了吗?

  不见得吧。

  少不了的一环节,“回头他们真要是有借有还那就能处,他们可比咱们清楚这块地界上的事情。”

  陈建荷还有些懊恼,却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罗梅丢出去了二十多件皮大衣,说一点不心疼是假的,可已经这样了再怪罪二姑姐有什么用呢?

  其实有去无还倒也罢了,最怕的是回头人变本加厉,那她们这条道可就彻底行不通了。

  再度来到莫斯科,罗梅觉得骨头缝都冷飕飕。

  难怪这里的人喜欢喝酒呢。

  波琳娜裹着自己那件很有年头的毛呢大衣在这边等着,小老太太仿佛背着一座大山直不起腰来。

  瞧到罗梅和陈建荷,登时笑着挥手。

  “波琳娜你怎么过来了?”

  “我来看看你们。”这两日,那个年轻的姑娘经常去她的公寓。

  如果这两个中国女人不来,大概公寓都会被她掀翻吧。

  罗梅这才注意到,娜塔莎就倚在柱子上,柔软暖和的皮草大衣显得这位苏联姑娘线条都柔和了许多,正下午的阳光藏在她身后,显得这面目都模糊了几分。

  “我还以为你们不来了呢。”苏联姑娘腔调中带着微微的埋怨,仿佛是责怪情人迟到一般。

  钱,可不就是最好的情人?

  娜塔莎是个十分利落的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之余还多说了两句,“你们这皮大衣可以做的好看些,这样还能卖上价钱。或许可以做点其他款式的?”

  罗梅当即指了下那一袋子的羽绒服,“还有几件羽绒服你要不要看下?”

  这会儿羽绒服还十分厚实,虽然较之于军大衣、棉衣是轻快不少,但款式比较板正,远没有日后的休闲风。

  娜塔莎倒是兴趣盎然的试穿了下,金色的头发在下午的阳光下闪耀,流光溢彩的碎金也不过如此,“好看吗?”

  “有些配不上你。”

  罗梅的回答让年轻的苏联姑娘笑了起来,“你可真会说话,行吧这些羽绒服我也带走了。”

  一共八件羽绒服,她按照皮大衣的价格给的钱。

  实际上这羽绒服的成本比皮大衣贵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