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国公夫人多娇艳[重生]第23节(1 / 2)





  郑棠于宋桃儿容色已是十分满意,又观她举止稳重,并无丝毫轻浮之态,心底那轻视之意便又减了几分。

  他接过茶碗,抿了一口,不动声色,便同宋大年商谈起婚配事宜,一面暗中观摩宋桃儿神色做派。

  宋桃儿坐于下首的一张长条凳上,双膝并拢,两手放于膝上,垂首默然,倒是一副娴静安分的样子,只是两颊微微有些绯红。

  郑棠便十分满意起来,这般教养在乡下人家已算十分难得,即便是在京城那些闺房小姐伙里,也不差什么了,还算进得了他郑家的门槛。

  他心下念头微转,忽向宋桃儿问道:“宋家丫头,听闻你父兄在镇子上开有食铺,你常去店里帮衬?”

  宋家人听着,顿时捏了一把冷汗,宋长安禁不住要开口,却忽被郑棠一瞥,便生生咽了回去。

  卖面的勾当,可算不得什么体面营生。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在饭铺里抛头露面,招待客人,在他们乡下还不算什么,放到这些权贵人家眼里,怕不要招人耻笑。

  却听宋桃儿朗声回道:“伯伯所知不错,我家在逸阳镇上确实有间饭铺,生意还算说得过去。铺中人手不足,我便也常到铺中帮忙。”

  她心中倒是坦荡,这也没什么可隐瞒的,倘或郑家因此事而看不起她,她说谎也并无益处。更何况,她一没偷二没抢,凭靠自己的劳力为家中挣银钱谋生活,又有哪里见不得人了?

  郑棠倒喜她这段光明磊落,暗中颔首,又问道:“那铺中盈亏如何,你可知晓?”

  宋桃儿点头回道:“铺子每月流水虽不定,但总不过在五两银子上下,刨除本钱,一般也有三两银子的盈利。”

  她其实晓得郑棠为何如此问她,左不过是这些人考究她心性如何罢了。

  宋桃儿极善心算,银钱往来过目不忘,有她在便是个活账本,打从她十二岁起,宋大年便将铺中银钱收发、账目核算等事尽数交付与她。郑棠所问,只不过是她心头烂熟之事。

  郑棠却眸中一亮,甚是欢喜,于他们这等门第的人家而言,好容颜、好教养的女子并不难寻,但头脑清楚,善于持家理财的,却不大好找了。

  郑瀚玉本就有爵位在身,娶过门的妻子,便是执掌一房的太太。他身子不好,公务繁忙,倘若妻子是个稀里糊涂,治家无能之辈,这后院就要着火了。

  娶妻娶贤,色还在其后,眼见宋桃儿仪态端庄、口齿清楚,又善理财,郑棠便十分中意起来,心中原就所剩不多的偏见尽数如冬雪向阳化了去。

  当下,郑棠捋须颔首,向宋大年莞尔道:“宋家老哥哥,你倒是教养了个好女儿。”

  宋大年闻听此言,心中略生出几分宽慰来——这场门第相错甚远的婚事,女儿出嫁之前能得婆家的赞赏,往后的日子兴许会好过几分。

  两人客套了几句,便依着俗世礼节,定婚书,商议嫁娶事宜。

  宋桃儿不便在堂屋逗留,起身去了母亲房中。

  杨氏正伴着刘氏坐着,刘氏满脸泪痕。

  宋桃儿有些诧异,她迈步上前,低声问道:“好端端的,娘怎么哭了?”

  杨氏看了她一眼,轻轻叹了口气,说道:“聘礼送来,娘先是欢喜,可欢喜了没多久,就又哭了起来。我咋劝都不中用。”

  宋桃儿心里顿时便明白过来了,她走到母亲身侧,扶住了刘氏的肩膀,将脸贴着母亲的脸颊,柔声笑道:“娘,桃儿就要嫁人了,你不高兴么?人家还送了这么多东西过来,往后您和爹再不必为年景担忧了,不好么?”

  杨氏也劝着:“娘,这国公府的四爷,使人送来这么贵重的彩礼,可见妹子在人心里那是有分量的。日后妹子过去,可有享不完的福,您哭啥呢?”她是个头脑清楚的女人,当然晓得这世上的事儿没这般容易。然则,事已至此,她也只能拣好听的说了。

  刘氏抹了一把眼睛,哽咽道:“阖家子人,独独抛了你保平安,叫娘心里怎么安生!”

  聘礼抬入门时,刘氏也欢喜,她做梦都想女儿风光出嫁,这份风光今日可总算进了门。

  然而这份重礼的背后,越发彰显着两家地位的天壤之别,又想到女儿即将离家,去到一个她再也管不着、碰不到地方去时,刘氏只觉满心的苦楚。

  她只是个乡下妇人,眼前这般境地,已是什么也做不了了。

  正因无力,所以凄楚。

  宋桃儿神色平静,她揉着母亲的肩,浅笑说道:“娘,我不怨谁。这条路,是我自己选的。郑四爷是个好人,我也情愿嫁他。”

  直至黄昏时分,乱了一日的宋家,总算清静了下来。

  定过婚书,下了聘礼,这桩婚事便已尘埃落定。

  宋家人谁都没多议论什么,刘氏躺在屋中不出来,杨氏便熬了一大锅米粥,切了一碟子咸菜,全家人对付了这顿晚食。

  入夜,宋桃儿闭了房门,便在梳妆台前坐了。

  屋中没有掌灯,月光如水透过窗棂,洒在她年轻洁白的脸上。

  她打开妆奁,铜镜如一泓秋水,看着镜中自己的面容,依旧是青春少女的模样,饱满光润,如初春桃花,灼灼绽放。这样的一张脸,在国公府经历了数年磋磨之后,也会变得憔悴沧桑起来。

  宋桃儿依稀记得,上一世临终之前,她吩咐小丫头春子拿镜子过去。

  春子那时候不过十五岁,是国公府里最末等的小丫头,因她年岁小做不得什么,蒋二太太时常嫌弃她蠢笨,便打发到了家庙之中服侍宋桃儿。

  春子虽不甚机灵,人倒颇有几分痴心,小小年岁在病榻边忙前忙后,从无一句怨言。

  宋桃儿也曾让她另寻主家,她却不肯走。问着她,她只说二少奶奶病着,不能没人伺候。

  便是这样一个不甚机灵的小丫鬟,那时候也是躲着不肯给她镜子,直到逼急了方才去拿。

  那时候的镜中,映出一张如女鬼般的脸孔。

  皮肤雪白如纸,双唇亦失了血色,她还未满三十,眼角便已生出了皱纹。

  宋桃儿笑了,原来自己已是这副模样了。

  自回忆中醒来,她轻轻摩挲着自己细嫩的面颊,如上好绸缎般的肌肤,今生还会变成如前世那般么?

  宋桃儿自妆奁里取出一副赤金嵌红宝石的镯子,戴在了手腕上。

  这副首饰当然是白日里国公府送来的聘礼,刘氏将布匹收了起来,余下的首饰便都拿到了她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