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第168节(1 / 2)





  李茂可是大皇子嫡亲的表弟,其背后的李家也是坚定的大皇子一党。李茂若是因茶叶走私一案被判处死刑,李家再一倒,便等于大皇子一派自此斩去了大半势力。

  因此这事情被败露后,哪怕顶着永兴帝强大的怒火,朝中也还是有不少的人来帮那李茂求情的。这些人打的便是感情牌,言道李茂虽触犯律令,然而却还是希望永兴帝能看在李家过去的功劳上,给李茂留一条活路。

  朝中有人这般为着李茂来求情,便也有想借此一举将李家击垮。他们不止拿朝廷律法来说事,还言道李茂这般行事是拿损害朝廷的利益,用以换取他个人的私欲!

  因为谁都知晓,茶叶对游牧民族的重要性。朝廷这些年来,都是靠着茶叶在与那些游牧民族换取良马,强大军队。

  可李茂呢?只为着私人利益,便走私茶叶出境。在他那里,只需银钱或者是旁的物件便可换取茶叶,这么一来,游牧民族又岂会再跟朝廷换取马匹?

  因此有朝臣还言道,李茂此举无异叛国!

  第204章 恳求

  叛国的罪名那可比走私茶叶出境更为严重的多了,李家如何敢认,大皇子一党又如何敢让李家担此罪名。

  只是如今这皇位之争越发激烈,那些人没抓着把柄时都想着如何将大皇子一党拉下去。此时这李家现成的罪名都摆在这里了,他们又怎肯轻易放过。

  李家与那大皇子一党自是又苦苦哀求。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永兴帝此时怒道,朝廷以茶易马,本意强国制番。然李茂为一己私欲,便私贩茶出境……此等损害国利之行为,其罪当诛!

  永兴帝这话一出来,满朝震惊。

  “还请圣上开恩啊!”

  “那李茂虽有过,但还请圣上念李家过去功劳,饶恕他这一命!”

  “恳请圣上饶恕啊……”

  大皇子一党极力苦苦求情之时,那郡公李尤也老泪纵横的不停磕头:“圣上,臣有罪!臣有罪……但还请圣上怜我一回……”

  但显然,永兴帝这一次是下定了决心,人也格外的强势,只言道:“一切遵循国法律令来办!”

  说到底,朝廷会这般严管茶叶私卖,不止是因为茶叶所带来的利益之丰厚。更为要紧的,还是在茶叶与游民民族之间的交易上。

  茶叶是游民民族的必需品,但他们却自己没法生产茶叶,故一直以来只能跟朝廷做交易。而朝廷也是抓住了这一点,一直以来对游牧民族实行的便是以茶易马。

  朝廷靠着从游牧民族那里换取的良马,除了能壮大朝廷的军队战斗力,更能对游牧民族进行一定程度的钳制。

  可李茂这等走私茶叶出境的行为,使得游牧民族能用银钱或者是别的物件换取到他们所需的茶叶的话,那么他们自是不用再拿马与朝廷交易。

  自此,游牧民族得所需之茶而增强,朝廷失所需之马而削弱!

  长此以往,皇朝堪危。

  故在永兴帝这里,李家作为大皇子的外家,便是这么多年来因站位大皇子,干了许多出格的事,永兴帝也并非完全不能忍受。然而皇位之争可以,损害国家利益不行。所以李家便是过去有再大的功劳,朝中为他们求情的人便是再多,对永兴帝来讲,这李茂这次必死,李家也得重责。

  永兴帝就是要让朝中所有人都看着,哪怕是如李家这般的功勋之家!这般的皇亲国戚!一旦牵扯到茶叶走私出境这种事情上,在他这里,也无一丝一毫姑息的可能。

  而李家这一倒,且又是以这样的罪名倒下去的,于是朝中好些人都知晓,那位大皇子想要上位,估摸着怕是没什么太大的戏了。

  当林立文听闻这些消息的时候,李茂已经被判处了死刑,郡公李尤被褫夺了爵位。便是那大皇子和宫中的那位李贵妃也受到了不小的责罚。

  毕竟当初稽查部门查到的结果便是,李茂在走私茶叶出境里所赚取的银钱,大部分流入的便是这位大皇子的府邸。

  因此在这件事情里,大皇子是无论如何都脱不了干系的。

  于是在过去这十来年里,朝中呼声最高的一位皇子,就这般快速的倒下去了。

  但倒下去了一个大皇子,自还有别的皇子……而且随着大皇子的倒下,这种夺嫡的争斗便只会越激烈。

  不过别管这朝堂的争斗再是如何激烈的,也都与林立文无关。

  林立文从宫中出来时,外面天色已经变黑了。

  好在的是,自从官办农学开设后,为着林立文教习方便,农学学院是有给林立文提供一小院给他住宿的。平日里若是赶不及回庄子上的话,林立文便多宿在这学院小院里。

  于是今晚,林立文便是回的学院里歇下的。

  第二日,林立文也是照往常一般,平静的给农学班的学子们授课。

  朝堂上的那些争斗,林立文是不掺和。但是农业和民生上的事,林立文却是十分看重的。

  如今这农学班的众人跟当初林立文在庄子上带的也不同,他们都是先经过一轮司稼寺的考核。可以说,这里边的每一个人在种地一事上都是有一定本事的。

  在过去的这近两年时间里,林立文教授他们农事上的一些知识点的时候,同时自己也在跟着这些人一起吸收大家的擅长处。

  林立文还将这些人的擅长处都一一记录了下来。

  在临近过年时,林立文入宫请见永兴帝了。

  李家和大皇子的事发生后,对永兴帝来讲,他心中也并不好过。因此也就那么短短时日没见,林立文瞧着永兴帝的精神状态便又差了些。

  见着永兴帝这般,林立文心中也不由得暗叹了一口气。

  不过能做君王者,心性也远非常人。

  这段时日以来,永兴帝确实心中较为沉闷郁结。但瞧见林立文来了后,永兴帝还是给了他笑脸:“大郎今日入宫,可是有何要事?”

  要说永兴帝,跟林立文做了近二十年的君臣了,对这个林大郎的品性和为人也算是看得十分透彻了。

  一般情况下,若无要事的话,林立文几乎从不进宫。所以有时候,永兴帝也觉得林立文挺有自知之明的,最起码在做官这事上,他确实不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