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第63节(1 / 2)





  然而景县这边的村民们学习的劲头委实不大。

  村民们也不是不清楚这都是非常好的种植技术,更不是不愿意相信那位林大郎的能力。这一切的原因,归根究底还是在景县这地方的田地它不给力啊!

  在景县这地方,因为一直以来受那湖田水患之害,所以对于村民们来讲,第一茬都长不出什么庄稼来,更何谈什么第二茬了。

  只是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自己都放弃了的时候,林立文这时候却突然跑来景县了。

  “你们说,这林大郎当真能有法子给我们解决吗?”

  “不知。不过我有听我那彭家村的亲戚说,林大郎可是自己主动说要来咱们景县的!”他那亲戚可是跟彭县令还有点亲戚关系的,因此消息上是有几分可信度的。

  于是有人便说道:“我觉得既然是他主动要来的,想来他应是有几分把握的……”

  “那咱们景县是不是有救了?”

  “这个……不好说,不好说。”

  这也不是他们对林立文的能力不信任,说到底还是那句话,凡是景县这地方的村民们,他们自己对景县一直存在的湖田水患之害已经彻底没报什么希望了。

  “那咱们还要把人都喊回来吗?”有人便问道。

  经过仔细的思考,有人便说道:“还是派人去寻吧,但不用执意将人带回,只需要把消息带给他们就行。回不回来的,看他们自己……”

  “我也赞成派人去将消息捎带给他们。”

  于是大家经过这一番商定完后,村里很快便派出几人去往江县寻人了。

  江县紧挨着景县,路程其实并不算远,所以才会被景县这边的男丁作为入赘首选地。毕竟这年头交通很是不便利,路程若是太远了的地方,那就不是一年到头见不了一面了,而是很可能一辈子都见不上一面。

  村中男丁跑出去给人做上门赘婿虽是想寻一条活路,但对家中亲人还有故土也是有感情的。所以村中结伴出去做赘婿的男丁,也多是在江县这边找寻。

  又因着他们已经连续好几年都这般行事了,大家对江县各村子的情况也很是了解的,因此村里派出去寻人的队伍很快便找到了一些他们景县出来做赘婿的男丁。

  大家将林大郎要解决他们景县湖田水患之害的事情说了,还又言道如今官府正在他们景县五个村子里都大肆招短工,一日给十个铜钱还管吃两顿大白米饭!

  景县那些出门找入赘的男丁们,对自家村里湖田水患之害能解决一事其实也不大信的。但是他们对官府招人做短工的事,却是十分的动心。

  有钱拿不说,关键还管两顿大白米饭!

  他们当中好些人,怕是这辈子都没有吃过一顿饱的大白米饭呢!

  于是当下好些人便动心了,纷纷选择打道回村。而剩下的那些人,在犹豫了些许时间后,其余的便也开始陆陆续续地选择回村。

  招赘的事今年不成也没关系,后面随时都可以继续,更何况也不是说他们留在江县就一定能将自己招赘出去的。因着这几年从他们景县出来的男丁们太多了,江县这边需要招赘的门户终究不多。所以像早些年的时候还好,在江县这边是属于被人抢着要。可越往后,他们便越不好将自己推销出去了。

  而景县这边一日能赚十枚银钱还又能吃两顿大白米饭的事,对他们来说,还是头一遭老天爷开了一下眼,给他们景县人掉落了一次大馅饼。

  其实也莫说他们景县的人动心了,便是江县那边的村民们听说了这份消息后,好些人都想问上一句:林大郎可愿要他们外县人?

  而对林立文来讲,他做这一切为的就是尽力留住景县现有的男丁。毕竟一个县城要想发展起来,没了人也是不行的。因此外县的人,林立文这边只能很抱歉地表示暂时没办法招收。

  事实证明,林立文这法子也确实是有点作用的。

  随着村民们外出寻人,冲着那官府招工而回村跑来报名挖湖的男丁们在逐日增多。尤其是越往后,前来报名的除了许多男丁外,年轻的妇人也越来越多。

  衙役们按照林立文的吩咐,只要但凡是体能合格的,不论男女,他们都收下。但是林立文考虑到所处的时代背景,为了以防一些不必要的口舌。他对这些征来做事的妇人做另一队管理,还询问了钱秀秀,是否愿意过来帮忙。

  这是因为林立文瞧着此次林杨氏他们未能一同前来景县,在自己忙起来的时候,钱秀秀便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钱秀秀一开始有点不是很自信:“大郎,我能行吗?”

  “不过是跟着我一块巡查各村挖湖情况……没什么不能行的。”林立文笑着鼓励她:“若有不懂的,你还可以随时来问我。”

  “好,那我去。”她最近这段时间也委实闲得有些发慌了,如今既能有点事做,且还是与林立文在一块,钱秀秀便很是高兴的应下了。

  景县辖下五个村的挖湖队伍,如今都分成了两拨。

  一拨女队,一拨男队。

  现在人数一上来后,这挖湖的速度也就跟着一起上来了。于是也就那么一个来月的时间,这五个村里的一些地势最低处的荒地就在林立文的安排下,逐渐变成了一座座或大或小的池塘。

  而那些被挖出来的泥土则被堆积在了所挖池塘周边的一些荒地里,使得地势偏低的地竟因此得了改善。

  这时林立文又安排大家将这些得了改善后,地势变高了些的荒地一块块地围了起来。然后林立文又安排人对其进行开垦。且他在安排人开垦时,每一块被围起来的田地四周还被修建出了排水的渠道。而这些渠道的最终端,全都是对着村民们才刚挖好的池塘。

  到了这会,已经完全不需要林立文再来解释,那些前来挖湖的村民们自己就全都看明白了。有道是水往低处走,在来年雨水多发的季节,那些原本淹死作物的多余水流便可通过这些水渠流向它们附近地势较低的池塘。

  所以,以往困扰他们许久的湖田水患之害真的是有办法解决的!

  林立文这时候又对大家说道,这种法子不仅能解决湖田水患之害,如这些挖出来的池塘也可以用上。

  待来年水塘里池水上涨起来后,村民们即可在水里养殖鱼虾和种植一些如莲藕,菱角等长在水里的农作物,也可养殖一些如鸭,鹅等喜水的禽类。且水塘四周的岸堤上还可种植一些具有经济效益的果木,待到果树长成,这些也都可以给大家带来不少的效益。

  如此一来,景县这边的田地便可形成一个“粮——畜——渔——树”为一体的生态农业。

  于是眼下虽接近年关,在往年都是属于一年当中老百姓最为闲暇的时日,可景县却前所未有地忙碌了起来。

  家里但凡能动得起来的,都拿起了农具,去了林立文给他们做了标记的地方,动手挖起了池塘来。

  而这些做了标记的地方,都是林立文趁大家前面一个来月给官府开荒挖湖时,走遍景县的这五个乡村的大部分田地,再经过仔细考察完后所确定的适合开垦池塘之地。

  毕竟这办法虽好,但也不能一味由着村民们去随意开垦。

  只是这样一来,势必就会有部分村民们的田地是紧挨着一起的……这里边就需要当地的里正去跟那些村民们逐一进行沟通和协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