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第44节(1 / 2)





  “……”

  村民们皆是一些未曾念过书的,他们夸起人来,也很是直白。

  待到大家将林立文一番夸赞完后,彼此之间好似又熟稔了几分,于是村民们的胆子便又大些了。

  “大人,那火烧荒地为何能肥地啊?”

  这也是林立文告诉他们的,说火烧荒地不仅能使得开垦荒地轻快,最要紧的是地里的肥力也会因此增强。

  “燃烧过的草木灰,乱柴草是可以做肥料的……这种属于灰肥。”林立文解释的也很细致:“但烧土也是一种肥,它属于土肥。土肥还包含了陈墙土,熏土,炕土,尘土等。”(注1)

  从未听闻过土都有这么多种能做肥料之事,使得村民们震惊不已。

  “大人,你怎的知晓这么多?”

  这若是个种地的庄稼汉,他们也就不会这么问了。可林立文穿着官服,他是当官的大人啊!

  所谓的官大人,在村民们的印象中不都是一些读书人么?

  “我这官跟其他的官不一样!”林立文便笑道:“我原本也是跟大家一样的人,只因种地还行,圣上便赐了我官职。如今的我便是在屯田司当职的!这屯田,屯田……干的便是种地上的事。”

  有些事其实不用跟村民们解释的太清楚,林立文只需要他们能懂自己擅长的是种地一事就行。这样的话,与他们往后沟通起来也能变得容易许多。

  “竟然还有专门种地的官啊?”

  村民们对官场本就不了解,更别说屯田司在前朝还一度成为有名无实的部门,因此他们对其完全不知晓也是正常。

  “当然有啊!”林立文继续笑着回道:“比如我这次被派遣至你们吉州,便是替圣上来这试种棉花的。”

  “大郎,你竟然还是来吉州试种棉花的!”

  村民们在知晓林立文原来也是与他们一样的身份后,便对他越发的亲近了许多。有些话,大家也就更敢说了。甚至“大郎”这个称呼,他们也跟着林老二一并喊了起来。

  “大郎,我们北地吉州这般天寒,真的能种出来棉花吗?”

  “当然能!”

  对这个问题,林立文回答的很是肯定。如今苗床里的棉苗长势甚好,若不出意外的话,而按照他所查到的吉州气候,林立文预计今年八月之时,便可开始进行第一批棉花采摘一事。

  到那时候。便是后续二三批采摘棉花时碰上霜冻,也还是能有所收获的。

  “那以后我们不是也可有棉可用,有衣可穿了?”一村民激动的喊出声来。

  这话喊出来之时,其余的村民们也都眼巴巴的望向了林立文。

  实在是他们受无棉可用之苦太深了!

  吉州因为地理位置,天寒地冻。所以当地老百姓一直都在过着“织苇为席,编麻为衣”的日子。(注2)

  当地老百姓们也最怕冬日两件事。

  其一,怕妇人生子,生子易夭折。

  新生儿体弱,再无棉衣可保暖的北地吉州,很多新生小儿皆熬不过去。

  其二,怕老者生病,一病易亡故。

  老者年老多病,冬日一旦生病,他们也一样熬不过去。

  于是在每一年的吉州冬日里,便会有许多的新生幼儿与老者,因为无棉可用,最终闭眼长眠,然后用一床破席包裹住,埋进那冰冷的土堆里。

  ……

  这个话题,注定十分沉重。

  在返回屯田司府衙的路上,林立文与林老二也是一路沉默。

  待到下了牛车后,林立文让衙役拿上一篮子的构树穗回去后,其余剩余的那些,却在第二日一早,林立文带上些许与新农具设计图,一并去寻了严侍郎。

  种棉之事是很重要,可开荒种地,使得吉州百姓们粮食增产,也一样很重要!

  第57章 求助与推广

  构树穗这东西,严侍郎从未食用过。见着林立文将这些东西送来时,他还与林老二当时所想一般,吓了一跳:“大郎,这些东西是做何用的?”

  林立文笑道:“昨日去了松县罗湾村,教授村民们一种地法子与新农具制作,村民们感恩于我,便送了我这一车构树穗。今特意拉来,好与大人共享。”

  严侍郎见过不少送礼的,可却从未见过林立文这般的,顿时有些哭笑不得:“那多谢大郎了。”

  林立文待仆人将构树穗收下去后,又恭敬的递过去一张设计图。

  这图上画的正是林立文昨日教授罗湾村村民们的新农具的制作方法,而他把这献上,是希望严侍郎能帮他送与吉州徐刺史。

  林立文还告诉严侍郎,说这新农具他昨日已经在松县罗湾村试用过了,效果甚好。

  “我记得圣上去年就已经下达圣旨,命各府州全力推广大郎之前所制的那些农具了。”严侍郎虽不擅长种地,可观图纸上所画之农具委实太过简单,所以忍不住问道:“难不成,大郎这新农具还能比先前的那些更好使?”

  谁知,林立文很是干脆的摇头说道:“比不得。”

  “那为何还要我帮你将这新农具献与徐大人?”严侍郎很是不解。

  论耕地效率,曲辕犁可以完全将新农具秒杀。

  论播种效率,耧车也可以完全将新农具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