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第35节(1 / 2)





  林立文便知晓县城学堂也有类似于后世寄宿的方式。

  毕竟这年头,像他们这种中下县里有学问的夫子较少。便也有许多如林家这般,既想给自家孩子找个好点的夫子,可家又不在县城的人家。

  甚至学堂的选择,林立文也从许师爷那里问到了。要知道许师爷可是王县令的心腹幕僚,而这年头科技考试的第一步县试,便是有县令主管的。

  哪家学堂每年考中学子最多,成绩又是如何,林立文只需朝许师爷一问,便能只晓得一清二楚了。

  林立文还对大家说道:“……让二姑与二姑夫再帮忙去打探一番,咱们再决定给二郎重新拜师念书的事。”

  可以说,林立文对给林立泽转学的事,考虑的是相当细致了。林老头和林老太也想不出哪还有不妥的地方,于是便答应了。

  然后第二日,林老二便与林杨氏驾上家里的牛车,赶去了县城,让林二姑与黄书成帮忙打探许师爷介绍的两个学堂。

  几日后,黄书成托人把打探结果带了回来。

  于是给林立泽转学的学堂便也定了下来。

  林立文此时又说,待林立泽去县城学堂念书后,自家往后给黄家再多置办些东西送去。

  一家子的亲戚,谈钱怕林二姑不肯要。但她既嫁去黄家,林家就还得考虑黄家的态度。最好的办法,便是自家多送些东西去,让黄家帮忙也能帮得情愿些。如此一来,林立泽在那边念书,家里人也能更放心些。

  对此,林老二忍不住感叹:“大郎,劳你为二郎这么费心了。”

  “我家二郎命好,才能得了大郎这般为他着想的兄长。”林杨氏也是一脸的感动。

  林立泽则红着眼眶,哽咽着唤了一声:“大兄。”

  被唤的林立文心里也为之触动,忍不住摸了摸他的头:“去了县城念书也莫怕,若是有什么委屈的地方,一定要回来与大兄说。”

  作为原文男主,林立泽是懂事的。可再是如何懂事,在林立文眼里,他也不过是一个今年才刚满十岁的孩童。

  将要独自一人去县城念书寄宿,再是有林二姑他们帮忙照看,林立文心里总还是挂念的。然周夫子这边,却是真不适合再让林立泽继续留在那念书了。

  因为有一事,林立文一直没有对林家人去说。

  周夫子那日说愿意重新收下他做学生,林立文总觉得是冲着他留给林立泽的那对猪蹄来的。

  其实若周夫子真开口了,林家为着还在他学堂念书的林立泽,是无论如何都会卖他这个面子的。而且按照林立文对林老头的了解,最后这对猪蹄还会是白送。

  只是周夫子这个人,生性高傲,甚至跟当初的原主性情上极为相似,是最为信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为着即将到来的秋闱,周夫子明明很是想要猪蹄,可前有这猪是他看不上而打破头后又将其赶出学堂的林立文养的,且他还在学堂又说过不少劝诫大家勿要去学林立文的话……他着实是拉不下脸来寻林家购买。

  再者,林家也早就告知大家猪蹄不卖,是要留给林立泽的。周夫子自持身份,更不好再去与自己的学生抢猪蹄,便只能摆出一副严师的姿态,说他愿意重新收下林立文做学生。

  再到林立文来拜师时,周夫子只需稍微提点一下,林家便会主动将猪蹄送上了。

  然而周夫子怎么也没想到,林立文压根就不愿意再进学堂念书了。而且他还在看出周夫子的意图后,直接将林立泽转学去县城!

  第46章 传授养猪

  因着林立泽现在还有许师爷教授课业,且林立泽还私下与家里人说了,许师爷讲授的课让他受益匪浅,故林家便厚着脸皮继续麻烦许师爷。

  于是给林立泽转学去县城学堂的事,林家便准备拖到许师爷回县衙之后。

  许师爷还不肯收取束脩,于是林家就只能在生活上,将许师爷照顾的格外精心。

  许师爷所住的房间,每日换下来的衣物等,林老太帮着打扫和清洗。在吃食上,林家也着实舍得了一把。

  一日三餐,那是顿顿干饭。

  至于菜肴,猪肉是没法日日食用。毕竟这年头购买不便,林家自养的猪又不能待着一个劲宰杀,但林老二隔上几日还是会架着牛车跑去堰塘镇上买来。

  如鸡鸭鱼这类好弄来的菜,林家便更舍得了。

  林立文还去找寻过林猎户,在他家买了不少熏物回来。且还与他说好了,若是得了什么野物,别忘记告知一下,他家需要购买。

  刚开始时,林猎户自认自家今年得了林立文所赠的棉苗,又学了他种棉的法子,他家的苗花也因此大丰收,便怎么也不肯收林立文的钱。

  林立文却也不愿意白拿人家的东西,便说道:“你若是不肯收钱,那我只能麻烦一点,上别处去买了。”

  林猎户便只能收下,但每次称重时,秤头总是撬得高高的,与林立文算钱时,也经常喊着要抹点零头

  对此,林立文委实没有办法了。

  因为不止林猎户一家是这样,与其他村民们购买鸡鸭等物时,也是如此。

  他们虽未直接得了林立文赠的棉苗,但后面也用了他所教授的育苗法子育出来的棉苗,给棉地补苗过一次。且还有那灭棉铃虫的法子,以及打顶增产的技术,都使得大家今年的棉花收成或多或少有了增加。

  村民们对林立文心怀感恩,这便导致一些人在听说林家需要购买鸡鸭等物时,还主动上林家来喊:“大郎,我家的鸡今年养得很是不错,你需要买去我家抓啊!我绝对给你算便宜些!”

  这场景简直跟现代一些业务上门来跑销售时一模一样了。可不同的是,村民们嘴里说的,全都是真心实意的话。

  说给林家便宜那绝对便宜,甚至买上一只鸡或者鸭时,一些村民们还又非得塞林立文几颗蛋。说林立文身板还是太瘦了,必须拿些蛋回家煮着吃,好生补补身体。

  “大郎确实过瘦。”再次目睹林立文被一老者硬塞了几个鸡蛋的许师爷笑着打趣他。

  林立文:“……我这是在长身体抽条。”

  这具身体今年冬日才满十七岁,算起来正是长身体最厉害的阶段,所以如今的林立文瘦是正常的。

  许师爷就笑着伸手拍了拍他肩膀:“唔,那就多吃些,再长高点。”在林家住了这些时日,许师爷与林立文也熟了起来。如今两人相处时,玩笑话也能开上一些了。

  许师爷在林家待了一月左右的时间,这才与刘衙役一并回到县衙。且回去之时,他不仅带了几种棉花样品,还有一份林立文写下的他家今年棉地的种棉过程。

  从最开始的耕地下肥,育苗移栽……再到之后的杀虫,打顶等,林立文都格外细致的写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