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第31节(1 / 2)





  林大姑最近可谓是刘家村的大红人了,走哪都有村人热情的与她打招呼。如此一来,林大姑虽未主动去与人显摆了,但获得的注意和赞叹却比她往常故意显摆要来得还要多。

  便是家里的两个妯娌,最近也来与她讨好了。例如做饭等家事,一瞧见她干活,两个妯娌便会赶紧上前来抢过。

  说到底她们会这样,也都是为着治虫的法子。

  这法子不仅让刘家的棉地和豆地免受了不少的虫害,便是她们娘家,在她们把法子带回去后,地里的虫害情况也好转许多。

  为这事,两个妯娌的娘家也都把她们分别教诲了一番:“莫要与你婆家大嫂再起争执……她也不是什么坏性子的人,不过是爱听些好话罢了……”

  “平日里顺着她些又吃不了什么亏,不过是口头上的几句好话而已……但自家得了益处,这才是最实际的……”

  如此一来,刘家三个妯娌都改了些许的脾气,倒使得刘家近日来家庭氛围一下子变得前所未有的和谐。

  “都不是什么傻子。”面对三个儿媳妇的转变,刘老太背地里便这般与刘老头说道。

  “还是咱们当初把亲家选得好。”刘老头便说:“亲家不糊涂,教出来的女儿便糊涂不到哪里去。”

  其实要刘老头来说,三房亲家里,原来的林家老两口其实是有一丝糊涂的。

  林家两个老人在大事上是没得说,可就是对大房的偏心,让刘老头颇有点看不过眼。但这事与他家干系不大,便从未说过。再者平日里林大姑虽有几分顾娘家,可一来有他们两个老人在,林大姑不敢。二者便是林大姑自己,总归还是有点分寸在,不至太过。

  而且后来林立文被赶出学堂后,与农事上又展现了诸多天赋,刘老头便更不会把这些话说出来讨人嫌了。

  “大郎虽念书不大行,可种地上,却着实天赋过人。”刘老头还忍不住夸赞道。

  刘老太也点着头,表示赞同。

  只这边俩人前脚才这般夸完林立文,没等多久林家那边便闹起了不小的动静。

  便是刘家这边,很快也有人急忙跑来告诉林大姑:“哎呦,大郎她姑,你怎的还不去你娘家啊?我听好些人都在说你那娘家大郎不知怎的回事,竟然把上好的棉株顶心给摘了!”

  “什么?”林大姑的脸色果然骤变。

  都顾不上跟刘家两个老人说上一声,林大姑便急急忙忙赶了过去。

  第41章 棉花打顶

  林家的地一直都有被村里人注意,尤其是林家所种的这十几亩的棉地,大家更是格外的重视。当这些棉株开始长果枝时,更是一跃而成全村人的宝贝。

  如今林家村的村民,但凡去干活时,都忍不住抽空也去林家棉地看上一眼。看看地里的棉株长多高了,枝干多壮了,叶片多肥了……这期间但凡有一点变化,他们都因为看得仔细而能及时发现。

  甚至不仅是林家的村民们爱看,便是一些离得近的外乡人也很是重视。如跑去给林大姑报信的这一个,便是家里的地离林家一处棉地较近,她才第一时间撞上林立文要给上好的棉株打顶。

  “大郎,这么好的果枝,还是顶心,怎的就要将它给摘了啊!”虽说这是林家自己的棉地,但村里人对它们格外看中。面对林立文这行为,便有人一脸痛心的跑来拦了。

  在他喊出这话后,旁边地里干活的村民们也都纷纷将手里的农具往地里一扔,跑了过来,用着同样痛心又略带点谴责的眼神注视着林立文。

  “大郎,你这是在作甚!”得了人报信的林大姑,在林立文被许多村民们围着时,也匆匆赶来了。

  “爹!娘!大兄!大嫂!”急忙跑来的林大姑喘着粗气,喊完林立文又冲着家里其他人气急喊道:“大郎这么做,你们怎就不拦着点!”

  她可是都瞧见了,自家大郎肩膀上还背着一个背篓,背篓里面可是已经装满了整整一背篓打下来的棉株顶心了!心中对此是又气又痛心,林大姑一急之下,看向林老头他们的眼神中都带着强烈的埋怨了。

  “大郎说就是得把棉株顶心摘了,棉花才能长得更多更好。”林老大瞧见林大姑生气跑来,便开口解释道。

  林老头也说道:“你急什么,大郎都与我们讲清楚了。”

  林大姑瞧见父兄都这般说话,心中更是气急了。

  其实也不怪林大姑会如此,如他们往常种植棉花,能使得棉株顺利长成都很是不易。因此对棉株每一根果枝都格外的爱惜,也就更别说顶心了。

  “大姑,”林立文这时候开口了,只见他边开口还边伸手,极其干脆利落的掐掉旁边一株棉花的顶心后,面对林大姑越发痛心的眼神,他耐心的把给棉株打顶的作用又仔细的解释了一遍。

  林立文解释说道,棉株顶心若是不摘,棉花便会疯涨株杆。这样一来肥力和营养都给了生长,反而不易结铃。便是果枝好不容易结铃,后面也会因为肥力供给不足而易脱落。

  这说法林大姑还是第一次听说,好些村民们也都半信半疑。

  “竟还有这说法……”

  “摘了顶心,棉花当真能长得更好更多吗?”

  “那我们呢?要不要也与大郎学这打顶的法子啊?”

  一时之间,村民们开始议论纷纷。

  林大姑此刻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便只拿眼睛去看林老头他们。

  “大家都勿要着急。”林立文开口道:“行不行的,便用我家棉地先来试一试。”

  被林立文这么一提醒,村民们才想起,林家棉地是早他们一个多月种植的。且用的还是育苗移栽的法子,他们确实是可以等着看林家打顶后的结果再做决定的。

  村民们顿时便无话可说了。

  再者这棉地到底是林家的,林家人都没有什么意见了,他们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便是先前那般拦着,都说得上一句有点多管闲事了。

  只林大姑还一脸担忧的在那说道:“可这要是不成呢?”

  “不成便多养几头猪!”林老头回道:“大郎反正都答应我了,这地他今年要是没种好,明年会与我多多养猪的。”

  林大姑立即不赞同的喊道:“爹,没你这么说话的!”她也觉得大郎可以多养猪,可断没有说为了让大郎安心多养猪,便拿家里这般好的棉地去折腾的吧?

  “我这话说的也没错啊!大郎善养猪,地种不好让他去养猪,哪错了?”林老头还说林大姑:“这事你也莫管了,有我们看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