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第13节(1 / 2)





  而这一切的原因,还是因为粮食产量低。在人都不够吃的情况下,是不会有太多粮食给家畜去吃的。因此养猪的人少,如林家便没有养猪,而且这里的猪肉价格也格外的昂贵。

  就这几年还算好些了,起码村里未曾听闻有饿死人的场景出现了。

  只是在这种情况下,贫苦老百姓又怎么舍得吃肉。

  之后食用餔食,许是因为喝着难得的春笋炖鸡汤,林立文再吃着依旧掺杂着各种菜一块煮出来的菜饭时,难得的没了以往那种如啃草一般的感觉了。

  自然吃得满足的也不止是他,全家都一样,整个餐桌上无一人说话,只一个个埋头在碗里,时不时的发出一阵阵喝汤时响起的呼哧声。

  待吃完饭后,众人也无带着一脸满足的摸着微凸的肚子。

  “若是日后能时不时吃上一顿,那该得多好。”林老二忍不住发出感叹。

  正收拾着桌子的林老太闻言,没好气的说道:“你想得倒是挺美,偶尔吃上一顿就行了,还想着经常吃……除非家里能跟钱老爷那般,有上好几百亩的桑田!”

  林老二顿时就不再说那话了,舔了舔嘴角还残留的一丝肉味,只站起来说道:“我去制打谷机去!”

  纵然自家没钱家那么多桑田,可林老二瞧着大郎聪慧,能想出打谷机这般好使的农具给家里挣来这许多的钱。他的二郎也不差,是被周夫子亲眼瞧中,还愿意减免一年束脩收做学生的。

  相信有他们两兄弟在,早晚有一天,他们林家的日子必能好上去!

  林老头和林老大也默默的站了起来,准备跟着林老二一块去院子里继续制作打谷机。

  这时,林立文突然喊道:“爷,爹,二叔,我有一事需得和你们说。”

  第二日,林家村的人便听说了一件事——林家那边在收竹子和木头。

  于是得了消息的村民们立刻跑到林家来询问,方才得知,林家确实是收竹子和木头,但收的却是要经过一番炮制的。

  比如说竹子,他们收的是经过削制后的竹片。木头的话也需要炮制成林家所需要的各种长条或者是方片才行。

  林家收竹片的价格是三十片竹片一枚铜钱,木制长条或是方片的话,得根据所需大小不同,收来的价格也不一。

  这些东西制作起来倒也没什么难度,甚至可以算得上简单。属于只需要肯去做,细心一点便谁都能做的那种。材料也易得,只需自己上山砍回来变成。

  于是村里人还真有不少人动心了,跑来林家表示他们想做这些挣钱。

  面对这么多村民找来,林立文只笑着对大家说道:“只要符合模型且质量过关,往后的三个月时间里,我们都是会收的。”

  除此之外,林家还招短工,需要的是力气较大的汉子。做的便是最需要费力气的那部分,利用模具,把蒸软的木头拉成脱粒装置和轴承所需的半圆。

  工钱也是按照计件的方式来给的,制作脱粒装置的半圆是一枚半铜钱,轴承所需的半圆则是一枚铜钱。

  其实原本林家其他人没想着请村里人做的,直到林立文跟他们分析了一遍。

  林立文告诉林家众人,现如今打谷机会这般好卖,是因为除了他们家再无人会制,且大家皆等着三个月后稻谷成熟需要用上。

  可实际上,打谷机虽然比秧马和麦钐制作稍微复杂一些,但却不是难到别人看不破其中的诀窍。一旦等到今年的稻谷收割完后,打谷机的市场暂时退却,那么其他的木工也能把其仿作出来了。而且林立文没说的是,如果他没有推测出错的话,等打谷机交至那牛车三人组后,所谓的制作方法要不了多久,怕是再也成为不了秘密了。

  因此林立文要告诉林家众人的是,他们真正能借着打谷机赚钱的时间,也就是在今年的稻谷成熟期前。

  林立文把打谷机的价格定在较便宜的一百文,也是为了借助低价激励众人购买。再加上有之前创下的好名声在,和林氏割麦队帮他在各个村子里打出去的广告,已经足够林立文在这三个来月的时间里挣上一波快钱。

  为了更有说服力,林立文甚至还又给他们细算了一笔账:“……一台打谷机,若只有咱一家来做,需得费工一天半。那么三个月的时间,撑死了也就只能做上六十多台……”

  现在把一部位分出去,让林家村的人帮忙做。虽然会减少一部分利润,但也为他们挣来了不少时间。

  时间就是金钱!

  只要他们能在这里面赚的银钱能比原来自己单门独做更多些,那便是划算的。而且分出去的都是一些零件,组装这一块还是牢牢的掌握在自家人手中,也就不需多担心在这三个来月的时间里,会有其他人仿作出来抢生意。

  林立文还说道:“这样一来,咱们自家人也不必这般辛苦。”

  林老头虽觉得他之前说的话有理,却忍不住对这一句话进行反驳:“咱们都是种地的庄稼人,这些都是生来该干的活,哪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说法。”

  “爷,种田不等于就一定是苦干!”林立文也反驳道:“便是我将来开荒,您且瞧着吧,我也会想出更多好使的农具,把开荒变得简单起来!”

  这话直把林老头堵得当下冲着林立文一个劲的吹胡子瞪眼。

  然背地里,林老头却十分得意的对着林老太说道:“终是大郎脑子聪慧,随我,随我!”

  于是林老头成功收到了来自于林老太的白眼几枚。

  第18章 牛车三人组

  一如林立文说的那般,把一部分的配件分出去让林家村的村民们帮着做后,制作打谷机的速度果真就快了许多。

  原本需得一日半时间才能制作出一台打谷机,现如今一日竟就能制作出三四台来。再把其中付给村民们的工钱一算,一台打谷机林家还是能挣到约三十文钱。这样一来,也就相当于林家一日少说都能挣上一百多文。

  这确实比林家独制打谷机要更挣钱一些。

  然这还只是开始,等到了后面,村民们的配件制作的越发熟练,每日交来的数量也增多了不少,林家制作打谷机的速度便也跟着快了起来,挣的钱自然也就更多了。

  对于这个挣钱速度,林家众人都特别的满意。

  但对林立文来讲,挣钱是高兴的,可同样也感到唏嘘和沉重。

  随着打谷机制作的越快,出货的速度也就越快。

  可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家是没有牛的,租牛也需要租资。只是抗个打谷机回去,是没什么人舍得花钱去租借一头来拉。于是这段时间,在林家村的必经之路上,经常可以瞧见有那两个汉子合力抬着一台笨重的打谷机行走的场景。

  除了过来拿取打谷机的,还有收到消息,也赶来订做打谷机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担着担子,过来送配件的。

  林家当初确实是只在村里请人制作配件,但架不住消息传开后,一些外乡人也动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