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第25节(1 / 2)





  “谁惹到,除了你那好儿子,还能谁能这么气老娘。”

  卫良峰不问还好,一问,登时扫到了台风尾,生气中的周桂,眼睛一抬,气怒地刮了一眼他。

  “永民?”

  卫良峰似乎从来就没想过,惹周桂生气会是卫永华,下意识就把卫永民定成了罪魁祸首。

  在卫良峰心里,老大没那能耐能惹她老娘生气,而老婆子也更不可能生老大的气。老大话少,除了干活,就没有什么花花心思,一辈子,也就在娶儿媳妇的时候和他们犟过一回。

  说起卫永华的性格,这其实和卫良峰两口子有着很大的关系。

  当年卫良峰腿断,卫永华十一岁,就被迫去跟着那老木匠学手艺。那老木匠性子不大好,只会打压教徒,等到两口子发现卫永华越来越沉默时,已经晚了。

  卫永华已经彻底不爱说话,只懂干活了。

  在农村这种性子其实也没啥,在外人眼里卫永华就是老实人,可只有卫良峰他们这对做父母的,才会明白,以前活蹦乱跳的儿子,不知不觉间变成这样是何等感受。

  好在现在成家立业,娶的媳妇虽然娇娇弱弱,但也是个会过日子的,两口子拧成一条线,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周桂揉了两下堵得慌的胸口:“不是他,还能有谁。”

  “他又干了啥?”卫良峰一听惹祸的是卫永民,眉头一横,怒问。

  问过了,眼神一扫,冷飕飕的睨向卫永红:“还有你,都忙起了,你不在凤平庄挣工分,跑回家来干啥。”

  “干啥,还能干啥,当然是来和你们说老三的事。”卫永红翻了个白眼,顶了卫良峰一句,走到若苏楠的跟前,忧心忡忡问:“大嫂,那陈丽和你是一批来咱良山大队的,你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不清楚,我下乡两个月,就从知青院搬了出来,这些年也很少去知青院走动,我不知道她如今的具体情况。”苏若楠摇摇头。

  当年她下乡,极度不适应地里农活,所以,就启用了她爹给她安排的计划。

  她离开江省前,她爹给她说,要是干不习惯农活,就找个傻一点的本地人嫁了,融进农村,只要成了那个地方的人,就不会有人敢欺负她,而且活也有人帮她干。也让她别担心嫁了人就回不了城的事,只说,要有机会,他会安排她回城。

  嫁的人好呢,那就一起带回城,苏家不差女婿那口饭,要是不好,那她就一个人回城。

  因为有父亲离开前的话,她当初才会在发现乡下日子不好过后,果断选择嫁人,而且还选了一个手艺人。

  永华手艺好,就是和她一起回城了,也不愁没工作。

  她当年嫁的太快,是真的不清楚知青院的事。不过卫永红嘴里的陈丽,她却是稍微知道一点点的。

  苏若楠从过往回忆中回神,抬眸,将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了在场三人:“陈丽也是江省人,父母是纺织厂的职工,家里七兄妹,我只知道她想回城,不然也不会二十八岁了,还一直单着。”

  卫良峰迷糊问:“到底怎么回事,你们三个在打什么哑谜?”

  周桂:“还能怎么回事,永民那畜生,鬼迷心窍和女知青搅合在一起,还搞大了别人的肚子。”

  “啥……”卫良峰震惊了。

  周桂瞥了眼男人,喊了一声卫永红:“永红,你来给你爹说,老娘现在不想提他。”

  第21章

  周桂愤怒砸出来的话,不但卫良峰震惊,乖乖巧巧当背景板的卫子英同样被震得回不了神。

  她小眼睛愕然大睁,瞪得都快成了两颗黑珠子,脑袋一歪,不可置信地看向周桂。

  ……哇,二叔能耐了。竟不声不响,干出了这种事。

  门口的扁担今儿保不准要断了,一起断的,可能还有她爷的拐杖。

  二叔完蛋了!

  “爹,咱老三,该打了。”

  卫子英想着她二叔要挨打,卫永红一出声,也是先怂恿亲爹打人。她就觉得,她弟该吃顿打了,脸都丢到凤平庄了,害得她被隔壁媳妇冷嘲热讽,还在抓瞎。

  今儿上午整个凤平庄的人,都知道了他干的事,也就左河湾和知青院隔的远,消息还没传过来,不然,还不知道要传出些什么闲话呢。

  哎呦,老卫家的脸,都被这臭小子给丢完了。

  “你再不说,信不信我先给你一顿。”卫良峰急得不行,坐在板凳上,拐杖对着卫永红一比,吓得她缩了缩脖子。

  “又不是我干的事,凶我做什么。”

  卫永红不忿地睨了眼她爹,道:“具体情况也不清楚,就是上午的时候,知青院的一个女知青,干活的时候累倒了,我们队长担心出事,找庄子里的赤脚医生给看了一下,发现她怀孕了。”

  说起这事,卫永红就来气。

  她早上没上工,隔壁媳妇中午兴冲冲地跑回来,对着她一阵阴阳怪气,结果却啥也没说,等她下午上工,发现大伙看她眼神不对,这才从别人嘴里打听出是怎么回事。

  那个累倒的知青是陈丽,知青院的老知青,醒过来竟对外宣称,她肚子里揣的,是她弟卫永民的崽。

  这消息,震得卫永红两眼一黑,差点没晕过去。她跑去知青院蹲守了一个下午,想问问那陈丽到底是怎么回事,结果,陈丽却不在知青院,据说是去市里医院了,送她去的不是别人,正是应该在左河湾上工的卫永民。

  左河湾到凤平庄的知青院有一段距离,也不知道是谁给永民递的消息。

  卫永红蹲不下去了,干脆回娘家,想问问老娘,弟弟和陈丽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想,她娘一问三不知,只知道永民的确是和一个知青走的近,而且走近还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而是一年多了。

  但这一年多,甭管老娘怎么问,永民屁都不打一个,更没说将人带回来。

  “她下乡十年都不愿嫁,永民那冤大头送了她一年多东西,也不见她上门,这会儿,却突然闹出个怀孕,她这是想干什么?”周桂听完卫永红的话,两条眉毛一皱,若有所思道。

  正月初三的时候,卫子英把在集上看到的事告诉她,她那时就隐隐有感,觉得永卫民谈的这个知青,有些不好。果然,这才多久啊,就闹出这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