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十二章:恩科取士





  八月,大曌迎来了煌登基之后最盛大的一场恩科殿试,全球各国都在关注着,所以煌是格外重视。

  此恩科由太傅苏伍能代天子主持第一、二天的初试,各籍学子挥笔如豪,妙笔如珠,共有南北百来名贡生应试,煌都一一记下,亲自阅卷,经常忙到三更半夜,美美特地做了梅子饭,煌开心的更加疼爱美美了。

  而这次十年恩科,共计三千人应考,有两个贡士是本次恩科的重点。

  一是南阳贡士欧阳明,南阳怀县人,年二十,家徒四壁,由叔父养大,资助赴考盘缠,五年之内便考取童试第一名、乡试第三名、会试第二名、煌相当看好他。

  二是晋江二胡县的黑川良平,他是慧贵妃之侄,头脑聪明,四年内便已二元及第,明尼更是相当关注,希望他能中状元,来个三元及第。

  第一、第二试的试题分上下二卷,题目为:<上卷>济世;<下卷>弘愿,看似简单,但里头学问可大,许多的仕子都埋头苦写,而欧阳、黑川二人也是挥汗如雨,煌阅完卷后,询问主考苏太傅等考官们的意见,七成举荐黑川,三成举荐欧阳,煌权衡之下,还是让黑川排第一,欧阳明排第二,其馀则是南北各取六十六名,共一百二十二名,三千士子只取一百二十二名,门槛极高,于初试三天后参加由皇帝亲自考试的殿试大典。

  转眼,殿试时间已到,煌穿戴朝服,与太子奕一同到保和殿,传各仕子上殿应试,仕子站定,煌就当殿拋下试题,大家呆住,这试题不是卷子,而是三楼框的稻米。

  「各位学子,这就是朕给你们的考题,这三楼稻米代表着三种心,你们都来看看,摸摸,闻闻」煌说。

  但学子都不敢动,煌:「别把这当金鑾殿阿,来看看吧,不看,不摸,不闻,就不能知道里面藏了甚么」,学子们听到这话都弯下腰,手去挖,闻着,结果都分不出个所以然。

  煌:「这三楼稻米,这第一框,是新缴上来的稻种,饱满扑香,是广州粮仓的新穀,这第二框,是受了潮的穀子,颗粒欠佳,发霉报废,来自新仓,这第三框,来自京城的粮穀司仓,身为京城门面,穀子却是糟糠,有的虽是新米,但绝大部分都是次货」说到此处。

  煌愤怒道:「来啊!把人带进来」,有两个人被带至大殿。

  士子们都看向他们,煌:「把自己的姓名籍贯报出来,顺便说说自己干的坏事」。

  两人依序说:

  「臣新仓穀司穀政史李杜...参见...皇上...臣因近日下点小雨,穀仓不渗漏水,导致穀米全都发...发霉...」

  「臣...京城粮穀司尚善...,因...因为...赌钱而私吞贡穀...以...以劣充优...」。

  煌等他们讲完了,便询问一旁的太子,奕:「稟皇阿玛,粮食是百姓之本,民以食为天,朝廷居次,有人敢在上头做文章,那就对百姓不仁,对皇上不敬,理应严惩」。

  煌考虑了一会说:「传旨,李杜监督不严,以致粮食浪费报销,削职罢官,永不录用;尚善侵吞贡粮,拉出去斩首了」,两人瞬间腿软,一个喊着上下有公婆要养,不能没有官职,一个则是拚了命的喊冤,但都得到了恶果。

  所有仕子惊呆了,等他们都心情平復了,煌说:「各位仕子们,还有一个人呢,来啊!传深田三郎」,说着,深田上殿朝拜。

  煌:「深田,你掌广州粮仓,克尽职守,主事克太庸懦无能且称病不就,着吏部严惩,由你监管粮仓主事」,深田大大的叩谢皇恩。

  仕子们又是一阵称讚之声,煌说:「各位仕子阿,现在你们懂了朕的考题了吗?」。

  欧阳明想了一下,回答:「皇上是要告诉我们奉公守法,清廉爱民的为官之道」。

  煌点点头:「是这么个理,这样吧,虽然你们进士了,但朕不愿你们立刻为官,朕要你们到地方各地实习二年清官之道并累积人生经验,朕再派任官职,你们没有不满吧」,仕子们都对煌的做法一致赞同,高喊万岁,煌便命人将此方法做成定製,传承下去,各国使节都对于此国策非常新鲜与讚赏,便请求学习,煌也答应了,而这批仕子日后也都成了国家栋樑。

  恩科之后,根据晓芸所说,找到了法胤法师,畅谈之后,觉得他是一可靠人才,且在接下去的四个月内中也帮煌破了不少贪污案,煌就任命他为京城第一寺承恩寺住持兼任上书房行走,而法胤,自从煌在一次反贪行动中亲自为他取出子弹,他就发誓要为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二人建立了不错的君臣情宜。

  九月,煌带着陶三德与侍卫蘑菇再度微服私访,寻找可用之人,并从范文轩处得知在京师一带有位无名的举子身怀绝技,便慕名而去,寻找这位"世外高人"。

  而此时间,正是会试正在进行的时期,煌与陶三德便前往会试会场观摩观摩。

  「你是谁?为何擅闯考场,来啊!给我打出去」门口守卫口无遮拦地说。

  「放肆!看清楚这是什么?」陶拿出内廷管事牌,守卫瞬间吓傻,立刻点磕头赔罪。

  考官陈林听到消息更是吓傻,连忙率全体工作人员门口跪接,煌就指示不要惊动考生,一切顺其自然,就这样,煌成功进入了考场。

  考场内,煌专心的看着所有的考生,突然一阵骚动,一个壮年样的考生被打出考场,煌便要蘑菇上前询问。

  「这是怎么回事啊?」蘑菇问。

  陈林:「稟告大人,那人不学无数,没把煌字遮笔,那还了得,没有避皇讳,实乃大不敬,于是将他轰走」,说着,就把那名学子打轰出堂,蘑菇向煌稟告,煌和陶、蘑菇跟着出去。

  学子被轰出考场后,落魄的走在路上,煌是一路跟着,走到一家豆汁摊,学子想喝但因没盘缠,几度想放弃,但豆汁摊贩是一少女,看到他便免费提供豆汁,学子看出她好像有事情,一问之下原来少女父亲被贪官所害,走投无路,在此摆摊喊冤,学子立刻掏出一张纸,给了少女写了状纸,煌与陶坐着吃着豆汁,来龙去脉是一清二楚,接着学子又到了一家书摊,却被商家赶出去,煌便上前关切。

  「诶!这位兄台,这本"梅亭摘记"是本好书,而且彷彿是宋版,难能可贵,兄台为何不买呢?」煌疑问道,学子说:「在下囊中羞涩,买不起」。

  「恩...何必自贬身价,有道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兄台,可否赏光与您高谈一番?」,学子听到,摇摇头,说:「在下刚刚落榜,可能不能符合公子的期待阿!」,说完,煌先笑笑,走向茶楼,陶便回头说:「喔!学兄,这是我家黄二公子,也是一位嗜书如命的人,想请兄台茶楼一叙,请您务必赏光」,学子听了,瞬间明白,赶紧跟上。

  茶楼上,煌听说了学子把自己的老师范文轩写给他的推荐信给了少女写了状子,瞬间大乐:「看看你,有这么个珍贵的信,为何不用啊?」,学子说:「在下寧愿为五斗米折腰,也不愿意走后门」,煌听到更乐了,就叫陶再去弄豆汁。

  学子接着说了:「但是,今天不折腰都不行了,天子在上,如日当头,落榜举子周福寿叩拜皇上」煌小惊,但随后又笑笑。

  「福寿,你怎么知道,我是皇上阿?」煌问,福寿公说:「皇上身形英姿焕发,再加上旁边这位虎背熊腰的侍卫,所以草民斗胆臆测,请皇上恕罪」,煌笑笑,与福寿公相谈甚欢,也从福寿公处得到许多的好的意见。

  陶这时回来了,煌:「三德子,怎么那么慢,豆汁呢?」。

  陶说:「皇上,天京府拿了锁儿」,福看向煌。

  煌呜着头,说:「为何拿人呢?」。

  陶:「木寿说,他是造谣生事,有碍观瞻,所以就拿下她...」。

  煌:「蠢材!蘑菇!把人给我叫进来」,蘑菇应诺,去传人。

  不一会,木寿就到了,跪下,煌劈头就问:「木寿,为何拿了锁儿?」。

  木寿:「皇上,奴才看此人造谣生事,蛊惑民心,奴才把她拿下,准备遣返原籍...」,

  一语未完,煌劈头就骂:「混帐,人家一个姑娘家,千里迢迢来此处就是为了替父母申冤,有理有冤屈,人家就指望着你呢,你却锁了她,朕就站在这里,还不知道百姓怎么恨官府呢...实实的蠢才!」,木寿直发抖。

  煌说:「罚你半年俸禄,赔锁儿所有用具」。

  当下,就把锁儿请来,承诺会帮她处理,但朝廷忙,由地方代理,还给锁儿一副墨宝,锁儿是频频的谢恩,而福寿公,随后就跟着煌回宫了,封为抚远提督领兵部尚书衔、南书房行走,领吏部侍郎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