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四十七 百密一疏(2 / 2)


“我师傅留给我的。”李冉毫不犹豫地回答。

钢弩都落到了人家手里,再说说来历也没什么大不了。况且这句话说了等于没说一样,

“你师傅是谁?”

“包继!包围的包,继承的继。”李冉继续老实回答。

包继?负责审讯的军官没什么反应,一直注意审讯情况的牛锋这里倒是忙活开了,十几个人一齐敲动键盘,寻找包继这个名字。

即使是在旧时代,狙击弩和豹牙军刀也是昂贵的军用特种装备,别说普通平民没见过,就算普通士兵也仅离其名不见其形,这小子的师傅说留下就留下?

“问问他师傅多大年纪!”牛锋再次指示。

“你从哪里来?”

“南边山里。”

“到邺城干什么?”

“路过!”

……

周健经验丰富,明白直接问并不是最好的办法,不动声色地继续问其它问题,甚至间或夹杂着已经问过的问题反复询问,他问话的速度越来越快,李冉的回答也越来越快,他突然冒出一句问道:“包继多大?”

“四十一岁!”李冉想也不想地报出这个数字,面不改色心不跳,心里却暗道一声好险,要不是早就听师傅提起过这种不断重复问题的审讯方式他非露出破绽不可!

虽说问他的问题绝大多数与师傅无关,可他就是觉得这些人对师傅极其感兴趣,因此他才在最重要的关键节点撒了个谎。

周健又问了几个不着边的问题,总算结束了审讯,几个仍然穿着连身式防护服的家伙将李冉从椅子上解下来带走,关进了特制的辐射隔离间。

完成了审讯的击健长长地出了口气,总之还算圆满,不过他的心底也疑惑不已,这小子是不是也太配合了一点?令人顿生疑窦,不过牛老不追问他自然不会给自己找麻烦。

牛锋这里则是另外一番景象,一阵手忙脚乱的查找之的后,秘书拿着像一片透明的蓝色玻璃般的电子记事板走到牛锋身边:“牛叔,结果出来了。”

“没找着是么?”牛锋轻啜一口热水,淡淡地问。

人老精鬼老滑,虽说李冉成功地瞒过了周健,可在牛老眼里那副信誓旦旦的表情本身就是个极大的破绽,要知道就算保养得再好,经过五十几年的雨雪风霜,狙击弩和军刀还能保存的如此完好?

说这两件武器传了两代,别说牛老,就算李冉自己也得苦笑摇头,前几十年的自然条件比现在恶劣得多,有好武器不拿出来保命,还能掖着藏着?就算使用的次数再少,也要比现在陈旧得多!

军刀的刀身材料特殊也许还说得过去,不过刀柄总不会一点不磨损吧?这可是几十年的不断使用!

更夸张的还是狙击弩,别的地方也就算了,一根原配的高分子材料弓弦用了几十年?笑话,那可是消耗品,就算当初的弓弦再多也早就该用完了!

这么明显的破绽,活了六七十岁的老家伙还能看不出来?

“也不是没找到,而是找到的太多。”秘书摇头苦笑,“考虑到他可能没说实话,包括同音不同字的结果,电脑里一共找出四十二万三千六百零三个叫包继的,剔除女性还有年龄偏大,活不到现在的还剩下四万七千二百四十九人,其中三千二百零七人有过从军经历,曾经服役于特种部队的有七十八人。”

避难所的电脑里记录着旧时代的全部户籍资料,虽然其中绝大多数名字只剩下一个符号,但还是当做历史资料保存了下来,谁也想不到竟然真的碰上了用场。

“嗯,”牛锋不置可否地点点头,突然问道,“你注意那个年轻人的口音了没有?”

“什么?”秘书很意外,不明所以,“将军,您知道我是出生在地下城的新生代……”

牛锋轻轻摆了摆手,两手交叉靠坐在椅子里轻笑:“这小子的口音不重,但是还听得出一点,你去看看旧时代的地图,把邺城附近方圆百里之内的大小城镇乡村全给我标出来,然后一个一个对比,看剩下这七十多人里哪个是这里出生长大的。”

秘书眼前一亮,顿时明白了牛锋的意思。

一方水土一方人,即便是经过三百多年的大力推广,普通话也只是全面普及而不是全面取代各地方言!

这一点同样适用于这个时代,新时代的人口流动性极差,很多人从来没离开过方圆百里之外,虽然口音中普通话的成份更多些,但用心听还是各自带着浓重的乡音!

教导一个新生代可不是一两年的时间能教成的,这小子的口音里绝对带着他师傅的口音!

有了这条线索,还怕找不出人来么?

――――分割――――

呼,总算写出来了,不知道什么时代才能把欠的补上……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