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百五十九章 恶心刘备(2 / 2)

“别乱说,咱们大王乃仁慈之君,天子被颜贼害了,大王伤心还来不及,又怎会开心呢。”

“可是你听,大王明明是大笑。”

“谁知道呢,说不准大王是太过伤心,情绪有些失控。”

“哦,那肯定是这样了,我说呢,大王那么仁慈,怎会因天子被害,还能笑得这么高兴。”

……

几天之后,刘备在邺城之南,设立祭坛,为“被害”的刘协,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遥祭仪式。

仪式上,刘备跪在刘协的灵位之前,再一次哭得声泪俱下,悲怯感天动地。

身后跪伏的群臣,眼瞧着刘备哭得这般伤心,不禁也为之感染,个个潸然泪下。

“陛下啊,备对天发誓,有朝一日,必亲手斩下颜贼的人头,为陛下复仇雪恨,告慰陛下在天之灵,备若有违此誓,天诛地灭!”

流泪满面的刘备,发下了狠毒的重誓,那般慷慨之状,令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身后,那些被感染的臣子们,也纷纷表态,要追随刘备,赴汤蹈火再所不辞,一定要为天子报仇不可。

一场哭哭啼啼的祭拜,很快便演变成了复仇的宣誓。

此时,诸葛亮见瞅准时间,趁势进言道:“如今天子已被害,大王身为汉室皇胄,只有继承大位,方才能凝聚人心,号召天下义士,讨伐颜贼,兴复大汉社稷,臣等请大王为天下计,进位为帝。”

“请大王为天下计,进位为帝!”

身后群臣,齐齐拜伏,再次劝说刘备称帝。

耳听着这群臣的劝进之词,有那么一刻,刘备当真就马上有答应的冲动。

但最后,刘备还是忍住了。

“凡事有三,群臣们只劝了两次,我此时若是答应,岂非遭人诽议,刘备啊,你还要忍住才是。”

念及于此,刘备便叹道:“继位之事,不可操之过急,本王要为天子守几天灵,尔等所说之事,往后再议吧。”

刘备以守灵为借口,再次婉拒了群臣的劝进,不过这一次,刘备却不那么决然,只是称“往后再议”。

这也就是说,其实刘备已经默认了群臣的劝进,他只是需要点时间。

说白了,就是需要台阶。

诸葛亮等人何其聪是,马上就明白了刘备的心意,这时便也不再紧逼。

于是,当天的遥祭仪式结束后,刘备就呆在郊外守灵,暂不归邺城。

而诸葛亮等人却忙碌起来,暗示燕国各地,继续煽动劝进的舆论,并暗中指使各地,不断的向邺城献上发现祥瑞的上表,为刘备的称帝营造天时。

邺城方面的一举一动,当然逃不过楚国细作的耳目,数日后,最详细的情报,便送往了洛阳。

金銮殿上,颜良听着臣下汇报,关于刘备设坛遥祭刘协的情报,脸上浮现着讽刺的冷笑。

“这个大耳贼,朕还没杀刘协,他这个大汉皇叔,倒是把他亲侄儿给整死了,真是够讽刺啊。”颜良讥讽道。

丞相庞统道:“刘备设坛遥祭刘协,无非是想谎骗河北人刘协已死,若是刘协不死,他又有什么资格去称帝。”

“丞相所言极是,臣最近也听说,河北一带的敌国官吏,正纷纷上表劝进,河北各地也到处流传着祥瑞现世之说,诸般迹象表明,刘备已经在为称帝做铺垫。”御史中丞徐庶,亦出班奏道。

颜良冷哼了一声,不屑道:“朕早就知道,大耳贼野心极大,他早就想当皇帝,恐怕他早就盼着刘协被废了。”

群臣皆点头称是,一起议论纷纷。

“刘备称帝就让他称好了,总之朕早晚有一日要扫平河北,就让大耳贼先过几天皇帝瘾吧。”颜良豪然说道,对于扫灭燕国,乃是信心十足。

这时,庞统却又道:“我大楚三分天下有其二,扫灭河北乃是铁定之事,不过刘备这么一称帝,再加上他最近实行的那个九品官人法,倒确实能收取不少河北世族豪强之心。”

“那九品官人法弊大于利,刘备用此法,不过是为了收买河北世族人心的短视之举而已,不值一提。”颜良断然下了定论。

熟知历史的颜良,自然深知九品官人制的利弊,他的心中,已正酝酿着新的举措,用以对抗刘备的这套新的选官之术。

顿了片刻,颜良又道:“虽说扫平河北是早晚之事,但朕也不能让刘备这般顺利的称帝,好歹要让他难受一下,诸位爱卿可有可良策吗?”

众臣一时议论纷纷,大多数的意见,都是对燕国发动一场局部战争,以惩罚刘备的称帝之举。

这时,一直沉吟不语的贾诩,却笑眯眯道:“老臣倒是有一计,可不消一兵一卒,便让刘备脸面大损。”

“太尉有何良策?”颜良好奇心起。

贾诩捋着白须,不紧不慢的道出了他的计策。(未完待续